只羡鸳鸯不羡仙,但是在夫妻之间,本来就已经有了爱情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好好过日子了,但是这就意味着夫妻之间就得分离开来了。对于人们的爱情,古往今来就有不少人写过优美的诗句,但是有一个人,却写了一个深闺怨妇的诗,这位诗人就是王昌龄。

王昌龄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自小出生贫寒,靠着每日农耕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之后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一生也是坎坷不已,最后还被闾丘晓所杀。王昌龄最著名的要数他的边塞诗了,但是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则是他的一首《闺怨》诗。全诗如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闺怨”也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

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

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

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

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

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

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

不难看出,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受到了谢诗的影响。王昌龄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  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

“闺中少妇不知愁”,闺中的少妇从不知忧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春季的一天梳妆打扮后就登上了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突然看到田间小路的杨柳青青,“悔教夫婿觅封侯”,后悔让夫君为了封侯去作战。

闺中少妇为何不知愁?第一是性格使然,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在家衣食无忧,从第二句可以看出,她住的是高楼大院,想必是个大户人家,平日里吃饱喝足没有其他事,在某一个春天的日子里,简单化妆后登上了高楼,想看看院子外面的景色,在唐代,女子是不可以随便一个人出外的,所以她上了高楼欣赏春天的美景。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春天来临时杨柳特别是柳树,看那光秃秃的树枝柳条,过个三四天就已经是绿叶挂满显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诗文中少妇“忽见陌头杨柳色”就是这样的情景。

早几天上楼看见枝条秃垂,今天突然是绿意盎然,少妇惊讶那杨柳孕育生命的美丽,想到自己婚后还是孤身独处,不由得想起丈夫,如果他在家,或许我们已经是儿女成群,共享天伦之乐,现在我抱着一个儿子,丈夫牵着一个女儿,一起在户外踏春赏景,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色啊!

所以,现在后悔自己为了让丈夫封侯,鼓动他去了边塞从军。闺怨由此而生,不是怨夫,而是怨己。人都是自私的,当初让夫从军为封侯,现在想让夫婿不要封侯回身边,这样细微的心理变化和“不知愁”到“闺怨”同时发生。一个活泼可爱、感情丰富细腻的少妇跃然纸上。

本文源于诗词大宝库,宋词杂说,宋词,宋词三百首,宋词大全, 宋词词牌名, 经典宋词。


唐诗宋词经典赏析
「品味唐诗,享赏宋词」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宋词杂说,宋词,宋词三百首,宋词大全, 宋词词牌名, 经典宋词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昌龄最著名的一首诗,戳中了多少无知少女的心,成为了千古名作!发布于2023-10-28 1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