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汉平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叫做:“花鼓子夜戏——接着来。”意思是说,在一个地方演戏,只要戏一开锣,就得接二连三的演上几场。也寓意着做任何事情不要停止,要一鼓作气、一气呵成。
  昔时,乡村没有什么娱乐,难得有一场戏,却总在夜间上演。
  “夜戏”一词,其字面意思就是在夜间演戏。当然,白天也演戏,相比之下,“夜戏”要多得多。是因为白天里看戏的人,都有事情在忙,很少有时间来看戏,故选择在夜间演出。“夜戏”与民国时期“密演”的“夜半台”无关。
  看戏是普通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村子里,没有戏的日子平淡如水。有一句俗语描述得很形象,也很逼真:“三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十天不看戏,做事没力气;一个月不看戏,见谁都有气。”所以,乡下只要有演出,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会蜂拥而至,村子里也热闹起来。
  戏班子还没到,村头的禾场上,戏台早就搭好了。戏台前的横杆两头,各挑一盏汽灯或油灯;戏台上挂块蓝布作幕布;戏台两边,用帘子围起。人们奔走相告,家家接客,兴奋写在每个人的脸上。那乡间土路上,夕阳下,传来吆喝耕牛的声音,农夫肩扛犁耙,急切地往回赶。
  乡村的夜晚来得早,夜幕降临的夏夜,总是那么的醉人,繁星闪闪,流萤点点,昆虫鸣叫,微风带着淡淡的花香味飘来。露天的简易戏台,灯光闪烁。“闹台”锣鼓打起来了,胡琴“吱吱”地在调弦、对音。人们开始往戏台前束拢。
  戏班的后台,演员们在化妆“行头”。丑角的鼻梁上是个四方的豆腐块,豆腐块上面画一个“寿”字;小生俊扮清秀,阳刚之气,风流倜傥;花旦古装头饰,服饰亮丽;青衣端庄娴静,穿青色褶子,化的是淡妆;净角界线分明,色块明亮。
  戏场上人头攒动,有自带小凳子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小伙子,也有大姑娘,也有满场窜的顽童。
  戏班子,四处不停地游走,从一个地方转场到另一个地方。摊贩,多是跟着戏班跑的,既过足了戏瘾,又赚到了养家安生的钱。
  相见难,别亦难,看戏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在皎洁月光下的背台,他们相互倾吐爱意。小伙子打扮漂亮,飘逸洒脱;大姑娘细心妆扮,梳头油搽得亮锃锃的,罩上网子,插一根银簪子,穿的是花衣裳。戏场人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戏,完全忽略了他们。
  唱戏不仅是是唱给人听,更是唱给神听。唱戏为的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唱戏,开锣要唱接神戏,幺锣要唱送神戏。
  “听了悲腔,肉酒不香。”戏文里的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时候唱戏的人唱到特别凄惨的段子,人们声泪俱下。
  唱戏人“戏比天大”,他们对艺术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这些平凡的演员,在这样的夜色里,表达的是一份快意的生活情怀。
  夜戏,是一个村庄最重要的场所;夜戏,唱到半轮残月西落,鸡鸣声声;夜戏,也成为了农村年年不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老人的乐园。


  荆州花鼓戏,因它生根于天门、沔阳一带,故曾经又名“天沔花鼓戏”。清道光年间在江汉平原的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
  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一百九十七出。其中,有的是从民歌小调改写而来,如《抽门闩》《掐菜苔》《告老爷》等;移植或艺人创作的,如《江汉图》《贺端阳》《打补钉》等;文人编写的,如《江汉图》,就是出自清同治年间沔阳的一个落魄官吏郑东华笔下。
  荆州花鼓戏的唱腔曲牌约有八十多种,多是当地的民歌小调,主腔有“高腔”、“打锣”、“四平”、“圻水”,其他小调有“思儿”、“绣荷包”、“双撇笋”等。演唱时有帮腔。因受楚剧的影响,唱腔有了某种程度的变化。主要乐器有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打击乐器的曲牌约有二十多种。乐曲较豪放粗犷。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看夜戏发布于2024-01-06 00: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