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技巧#武术

祁家通背拳二十四势拳

通背拳原本是以单操、散手技击为主,套路为辅,内外双修的练功方法,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养生性。

功行久之既能防身自卫,又能强身健体,祛病延生.

祁家通背拳技击的主要风格特点.

祁家通背拳是以单操、散手为主、套路为辅的技击性强并能养生健体的优秀拳种之一。

通背拳单操技击中具有以下特点风格。


象形取意

为什么取名通背拳呢?

是因为前辈所创以“象形取意”也,即形取长臂猿臂长的特点;取其动作轻灵活快,发力相对较长,即意长、力长之技击特点。乃取其法也,而非单一取形。故此拳曾称“心极通背”。

心极有心法和心劲两方面含意:

心法要求长、严、连、整、顺、近、巧、灵、活、准;心劲则要求冷、弹、脆、快、硬、重、猛、轻、撞、抖。



通背拳

“一寸长一一寸强”。

长能击远,先敌而至,这是技击之优势。

通背拳取长臂猿之特征,因此“长”是重要特点之一。

“长”有如下几方面体现:

(一)手臂长

打手强调自身肩胛配置要踩足、撑膝、拧腰、切胯、含胸、探背、松肩、合肘、舒腕、运指,以浑身各关节的松活拧转、摇动及韧性来催助手臂放长击远。

放长不是放到极点,要形不破体,重心平衡为要。

所谓长与短主要是相对自身形体而言,而非取材不同。


(二)步法长

通背拳对敌时,手所不及要用步法弥补之。

步长不是放大步幅,而是用相关步法能迅速接近。

步法、身法与手法协调配合,方能打出“长”意。


(三)力长

通背拳打手有混元之力,发力时要有力透脊背之意,且在作用方向上要向纵深、切不可浅及即收。在操手时,各种发劲对自身肩胛配置均有严格要求,全身内外相合、浑身整合,合者之力,方为真长,否则形似而劲不是也。


(四)心意长

通背拳打手时主要在心意,心意要长,不能短、浅。要精神饱满,神气逼人,大气磅礴,有无所不能、无所不及之意。


心意长则臂长、步长、力长,远近因时而用,心一动而即至,否则形似而意不是也。打手时要意贯周身外,有视敌如蒿草、击敌如行路之气魄。


五)长短互用

通背拳打手发力时,形体长到手指、脚趾,短到肩、肘、胯、膝、头,皆能发力,远可长击,近可短用。

一味求形长,重心不稳,无混元之力,劲不整,打击力度降低。长而不知短用,易被长所误,则失偏矣。


通背拳

(一)势严

通背拳操手时,在手法、身法、步法上均有严格要求。

体要做到“三折九扣三尖对”。

“三折” 为臂折、身折、腿折;

“九扣”为指扣、腕扣、肘扣、肩扣、胸扣、胯扣、膝扣、踝扣、趾扣:

“三尖对” 是打直线手时手尖、足尖、鼻尖对正在一个立面之内。


体大三节、小三节皆要协调配置,尽量缩小被攻击面,并使自己动作开合自如,顺畅无滞。做某些操手时,应如前辈所言:“琵琶骨活 如扇,两手穿梭如星串,三尖不离一条线。

因此有人形容通背拳打手形同海上航行之巨轮,有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之势。


(二)法严

通背拳操手时有似封似闭之法,即打与顾互为表里,矛与盾的应用与转化皆在其中。内藏五护(即上下左中右),打手时高挑、低搂、里挤、外滚、中来懈,相机而动。由身法、步法、手法协调配合,组成三维空间范围内的“圆形”防御系统,封闭极严,不为敌所乘。


通背拳连

连即连续,也是通背拳打手重要特点之一。连能克化,连能降力,连能制胜。连意有四方面内容。


(一)势连

通背拳有两背相通之意,因此对膀、腰、胯有极特殊的要求。

肩膀琵琶骨属小三节的根节,要求必须松、沉、吞、吐自如,活动范围尽可能大;腰腹是中节,乃全身之纽带,动作之主宰,腰部转动变换犹如蛇行。胯是下三节之根节,进退,起落,带动重心移动,牵连步法快慢,因此要求胯似奔马。膀、腰、胯协调配合,带动全身的各关节灵活自如,打手方能势连。

因此通背拳在单操手基础上进行组合连操时,不论哪种拳法、掌法、腿法均能互相组合,变换连续,动作势势相连。


打手过程中两手没前没后,两腿没前没后,后手追着前手打。

起腿风卷地,落如暴雨倾盆。通背拳按老少门不同风格,有大架连操和小架连操之法,均以一-发六手为主,如一掌一拳爽袖代推拉转环等手法、步法。连手之诀在于势法顺、近、熟,一定要操至极连、 极熟、极冷,方可为用。


(二)劲连

通背拳在打手时力求粘衣发劲。即去时松柔,打时突然变紧,变刚;发力后立即又变松变柔,刚柔、松紧之间转换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步法、身法、手法紧密配合。在发力步法完成后,要立即形成蓄力步法,意在下一次连续发力。身法、手法亦然。劲不断,发力、蓄力不间断。


(三)法连

通背拳连击方法无断点,除连手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拳去不空回,效率提高倍。

打手去时崩、穿、挤、按、滚,回手撕、刨、捋、带,则势不断,劲亦不断,手手相连,心法涵涌。

刚柔、虚实、阴阳、奇正、开合皆在其中,如环无端,循环变化,乱环变化。


(四)意连

通背拳无论操手或打手,心意均不可断。心意断则法亦断,手亦断,劲亦断。打手过程中,要有控制对手之能力,要有扶其前手、断其后手加变化之意。


前辈所说的“意在半路"“躲着手打,不如躲着心打”,即在操手或打手过程中,手不可放极,劲不可使极,意不可用极。

意求中和才能变,法亦能变,势才能连,劲才能连。

因此,通背拳打手之势如同大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如及敌身则有“惊涛拍岸,击起千堆雪”之意境。胡悦昙前辈所说“涵涌”之意即如此也。


通背拳

通背拳又一重要特点是“整”。手足起落,整齐而不散乱,身体转动舒顺而不呆滞。

(一)势整

通背拳虽各势不同,但均力求浑身松整,内外相合。

内合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合要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外相连要眼与心合。

内外相合,浑身整合,体舒和畅,上、中、下才能协调-致,五脏六腑充实,无形中自增气力。


(二)劲整

通背拳无论何种发劲均要整。

人身分则成万法,合则成一体,发劲时内从五脏到六腑,外从足梢、指梢到顶梢、发梢,从舌到齿,大小三节在瞬间皆须由松变紧,周身成为一体,这样发出的劲才整,才有身撞之力,才有爆发力。

(三)意整、精神整

通背拳发劲时心要有整意,意整则精神饱满,气势如虹,左右平衡,松紧随意,上下一气贯通。心、意、力、精、气、神高度统一,浑身一整,力可推山。

即如前辈所说:“浑 身要活,心意要整,精神一整,一切全了。”此才是功力之真意。

通背拳技击中还有其他特点,如顺、近、巧、灵、快、准等,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祁家通背拳二十四势拳发布于2023-11-21 16:27: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