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懂劲”才能提高

劲为何物?劲是内气充足在外的表现,这种劲不是拙劲,而是外表看似非常缓和、柔绵的拳势引得内气散布于身体四肢的鼓荡。习拳者在学会了套路,依样画葫芦地打拳是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有内外合一(即产生内劲),呼吸和形体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进入太极拳中级阶段,“懂劲”阶段。

....................................................................

这个阶段对初学者是最难理解,最难掌握的,习练者对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单劲以及缠丝劲、开合劲等复合劲要从原理上弄清各种劲别产生的原理、特征,相互之间关系、引化之方法。要把动作的开合、伸缩、起落和呼吸结合起来,让丹田、腰脊发出的力达到四梢,使练拳者逐步达到“懂劲”阶段。




放松”能消拙、去僵

太极拳放松的目的,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劲,按照一定的规矩用劲,以特有的意识贯注于整个行拳过程,并以虚实变化的动作特点去完成整个行拳过程。现在“放松”这个课题,已成为众多习拳者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古人关于身体各部位如何放松,腹肌、膈肌、阴部、腰胯、四肢怎么放松的理论十分丰富,为我们学习放松提供了方法论,可问题是我们要怎样才能结合实际达到细细体会的成效?


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练习太极拳就是练阴阳,阴阳的高度融合即是太极。习拳者按照用意不用力的原则练太极拳,就会逐渐产生一种轻灵而又沉重、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这种锻炼方法能够引人入胜,使习练者在练拳过程中会越来越感到趣味无穷。陈鑫的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就是说,练拳时要心静不乱,动作要轻灵细腻。肌肉骨节没有一处不放松的地方。动作轻缓可以逐步体会和纠正全身内外的不放松之处,而习练太极拳正可让动作从轻缓中求得内外放松。



习练太极拳要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

初习练太极拳者,横气填胸是其通病,如何才能使心气下沉,行拳时沉着平静顺遂。这就要我们认真研究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正确掌握丹田呼吸之要领,明确呼与吸的区别;呼吸与动作开合、上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注意结合实际逐步掌握并运用到实践。


1、正确的呼吸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拳理


太极拳的呼吸法是中华武术的气息调节方法之一,是以养气和练气为基础,一般是深长、细匀的自然呼吸和腹式呼吸。习拳者进入“懂劲”阶段,首先要培养深长舒缓的腹式呼吸习惯,通过腹式呼吸习惯的养成,增强练习者对太极拳“以腰为主宰,以腰为轴”,“命门开合,呼吸往来气贴背”的认识和把握。其次,通过静态下的舒缓匀长呼吸的训练,可提升太极拳习练者的心静、体松、气固、神凝的身心修养。


2、正确的呼吸方法有利于习拳者的身心健康


太极拳的呼吸,一般是深长、细匀的自然呼吸。习练者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主要用鼻呼吸、呼吸量不足时也可辅以口腔一同呼吸,呼吸时不要受动作的影响而紧张勉强,甚至憋气,应力求自然通畅,配合拳式呼吸。习拳者通过结合呼吸,可起到舒展筋骨、调和气血、畅通经络、增加内劲、以气催力、按摩内脏、消除淤血、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24式太极拳,太极拳,陈氏太极拳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地址:练习太极拳想提高,一起学习一下这几招!发布于2023-10-28 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