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了——叫微循环障碍

堵在心脏——
堵在毛细血管——
堵在肝脏——叫肿瘤
堵在子宫——叫肌瘤
堵在乳腺——叫增生
堵在甲状腺——叫结节
堵在脸上——叫痤疮
堵在皮肤——叫疙瘩
堵在腿上——叫曲张
堵在粘膜——叫囊肿
堵在颈部——叫颈椎病

当血管堵塞不足70%时,人体无任何感觉,只有当堵塞程度超过70%进入晚期时,人体才会有不良感觉。

按照血管横断堵塞的程度,一般分为:

堵塞初期:堵塞30%无症状
堵塞中期:堵塞达50%无症状
堵塞晚期:堵塞达70%出现症状

什么是淤堵?

人体时刻遭到内在毒素和外在毒素的伤害,而毒素危害人体包含淤堵、负重、干扰、侵袭等四种方式。

淤堵,是危害最为广泛的途径,毒素会淤堵在经络血管中,阻碍血液运行,使经络不通畅。而恰恰人类的多数疾病都与经络不通畅有关。最常见就是由于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现代人出现非常常见的颈肩腰背腿疼痛。

第二点现象就是由于毒素淤堵了经络和血管,机体组织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出现麻木和功能减退。比如说现代人经常出现手脚麻木,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都是毒素淤堵的表现。

经络堵塞后有什么表现?

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无华。

大肠经不通: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胃经不通: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辰干舌燥身体消瘦。

脾经不通: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心经不通: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气短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

小肠经不通:小腹绕脐而痛 ,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

膀胱经不通: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

肾经不通: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

心包经不通: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三焦经不通: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胆经不通: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

肝经不通: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

督脉不通: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任脉不通: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经络不通怎么办?

1、5字调息通五脏

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声。每个字音对应一个脏腑:嘘对肝,呵对心,口四对肺,吹对肾,呼对脾。

提示:这是利用调节呼吸来调匀气息,疏通五脏。如果常念“嘘”可以养肝明目,常念“呵”可以泄心火等,长久坚持,会有一定作用。


2、三线放松通经络

平卧在床上,将身体分为三条线,分别自上而下放松。

第一条线(两侧):头顶、头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关节、两手。意念在中指端保持1--2分钟。

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两膝部、两小腿、两足背、十个脚趾。意念在脚趾部保持1--2分钟。

第三条线(后面):后脑部、枕部、两小腿后部、两脚跟、两脚底。意念在脚心涌泉穴保持1--2分钟。

提示:意念沿经络走向放松。实际上这是推动气血沿经络走一遍,检查通畅程度,对疲惫或失眠者有效。

3、轻揉耳轮通肾气

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示: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4、梳头促进血循环

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提示: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5、莲花坐活动韧带


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

提示: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养”血管小窍门

人们常说,“血管年轻人不老”,可人过三十,很难有时间、精力,好好保养自己的血管。对此,专家们教给大家一些日常护血管的小窍门。

一、四多食品少不了。

1、含鱼油多的食品
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的功能。

2、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可补肾填精,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例如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3、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发病率有重要作用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橘等。

4、多摄入天然抗凝与降脂食物
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及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葡萄、橘子中含少量类似阿司匹林的水杨酸抗凝物质。降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及橄榄油、芝麻油等。

二、饭前运动,帮血管驻龄。

国外,研究显示,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骑自行车、游泳、打门球、打乒乓球、慢跑、游泳、爬楼或登山,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变老。如果饭前适度运动,保护血管的效果更好。

三、每天多喝水。

每天保持充足的饮水量:2000毫升左右的温白开水,中医认为水能补阴、养阴,是滋阴生津的第一天然食材,并将喝水视为人的第一养生法;水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净化血液,血净则身体无疾病!

四、喝绿茶品红酒。


建议,在家或外应酬时不妨喝点绿茶,因为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预防血管硬化。或者每晚用玻璃杯喝上大半杯(约100—150毫升)红酒,它具有抗氧化作用,一周喝上四五次,能很好地软化血管。
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中若涉及配方针灸等技术,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八纲辨证|针灸|国医文化,中医,国医大师, 国医高手,国医堂,中医典籍,中医常识,中医方剂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世上本无癌,只是瘀和堵发布于2023-10-30 11:2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