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赤文洞古经注序
  夫至道无言,真空非色,思之者莫能知,观之者不可见,赜之不可得,行之不到,陶铸天地,率循造化,寂而不动,应满六虚,令万物蒙休,群生复命。巍巍乎至矣哉!非圣人孰能通之者耶?况元始大圣,慈心广布,慧照十方,观见众生忘归失本,宛转世间,轮回不息,长劫受苦,不能自明。遂感法雨敷滋,宣扬妙道,引接有情,出生死海,游清虚之境、恬惔之乡,超乎尘垢,步乎寥廓,逍遥独化,微妙玄通,无为自然,返於纯素冥极混茫者也。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操真章上
  有动之动,出於不动。
  有动者,应机也。无动者,抱元守一也,归根复命也。故经云: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至静不动也。
  有为之为,出於无为。无为则神归。
  神本湛寂,感而遂通,不得已而后起,随机接物,妙用无穷。去智与仁,故循天之理。淡然无极,而众妙归之。
  神归则万物云寂。
  专气致柔,能如婴兄。抱守冲和,真气氤氲,万物皆长生也。知和曰常,心使气曰强。强者坚强壮老,死之徒也。
  不动则气泯,气泯则万物无生。
  气绝神逝,九窍百骸,变灭尘土也,更何疑之。
  神神相守,物物相资,厥本其根。
  以虚养虚,以实养实。何以故?忘形养气,忘气养神,忘神养虚,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神气冲宁,灵根深固,故成长生久视之道也。
  默而悟之,我自识之。
  至道之玄。不假外物而得。默默昏昏,无应无,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随万法,可以全生,可以复本也。
  入乎无间,
  无间者,无有也。是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圆通无碍,应化无穷,遍满十方,时时运动,无有间断也。
  不死不生,
  玄珠灿灿,今古常明。万物混成,法法平等。静非染,无始无终,故曰不死不生者也。
  与天地为一。
  天道清虚,所以能长。地道宁静,所以能久。人能悟理,达其妙道,致虚极,守静笃,恬惔寂然,不为万物之所累,清净无为,可以与天地为一者哉。
  入圣章中
  忘於目,则光溢无极。
  五色乱明,令人目盲。色者,彰也。色色者,未尝显。何谓也?法眼圆通,明照十方三界,观物无物,观空不空,视之冥冥。杳冥之中,独见晓焉。灵光充塞,无穷极也。
  泯於耳,则心识常渊。
  五音乱聪,令人耳聋。心是清渊,本自湛澄。是非言语,美恶声音,皆为妄情伪物。飘风骤雨,动扰心源,神室不灵。若能泯绝是非,不受於中,无声之中,独闻和焉,然后可以听玄歌白雪,不鼓阳春,仙音之曲调也。
  两机俱忘,绝众妙之门。
  声色双泯,动静两忘。听之不以气,视之不以神,是谓太玄之妙,虚旷之灵。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无为之为,不知而知。灵明旷彻,广大虚寂,妙无边际也。
  纯纯全全,合乎大方。
  物我俱忘,有无不立。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无边无际,非外非中。其游无端,其出无方,化育万物,不可为象,混成无方隅也。
  溟溟涬涬,合乎无伦。
  至道重玄,浩浩荡荡,理无等伦;藏之则为元精,用之则为万灵,含之则为太一,放之则为太清;无相无名,至尊至贵,迷之则凡夫,悟之则圣贤。
  天地之大,我之所维。
  古今圣贤、得道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雕琢万物,泽及群品,不为难乎?
  万物之众,我之所持。
  宇宙在乎其手,万化生乎一身。
  曷有穷终,以语其弊哉。
  圣人直说妙道,普现普光,惟恐后世凡夫不信疑惑,大发谦辞,若言不尽其理,以语为弊,恶舛讹之说也。
  住世章下
  养其无象,象故常存。
  真气熏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故曰心灯朗照,法身长存。慧烛不明,道容岂载?
  守其无体,体故全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滋荣群品。人能安静和畅,宝瓶坚固,玉浆香美,真水下降,滋养妙体,返老如童孩,不亦善乎。
  全真相济,可以长久。
  水火既济,魂魄相守,铅汞相凝,炼成大药,结就金丹,灿斓光辉,无幽不烛,纯白入素,无为复朴,长生不灭,没身不殆,号曰真人者也。
  天得其真,故长。
  天得纯粹不杂之道,则故能覆盖群有,包罗万象,历劫清凝,鉴物无私,不言而应,妙用无穷,高虚长远,大无不包,久而不易也。
  地得其真,故久。
  地得其真,则育养万物,深根固蒂,安静无为,乃长久也。
  人得其真,故寿。
  死而不亡者寿。但世人悟其真趣,得其妙元,与道合真,没身不殆,同其圣贤,令后代祭祀不辍,何以加此焉。
  世人所以不能长久者,为丧其无象,散其无体,
  五味浊口,五臭熏鼻,声色阏塞耳目。取舍滑心,使性飞扬,迷情徇物,念念相婴,使心智游乎外,鬼神入其内,是非宠辱乱扰灵源,与物相刃相靡,终身疲役。区区业网而不知其归,可不悲乎?身适美厚,锦绣罗谷,意迷邪见,颠倒妄想,至於穷年,不知天命。丧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可不哀哉!
  不能使百骸九窍与真体并存,故死矣。
  内本清静光明,虚白晃耀,奈何爱染万缘,不生返照,飘飘一性之散,沉沉万劫之迷,难省真身,迁於别蜕,迷其真源,坏其内也。万劫轮回,生死海中,不能超度,甚可哀怜矣。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竟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太上赤文洞古经注》发布于2024-01-06 17: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