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学基础

在讲过了对于“命理学”的基础认知之后,想要进一步了解,最适合的,就是从“命术”入手了。
这是因为“人身一小天地”的认知,去结合所处大天地的变化规律,去得出不同行为的不同导向的方式。
而想要了解这些,最基础的,就得是“天干地支”这个概念了。
这个名词在最开始,是形容草木不同状态的称呼,被叫做“干枝”,随着时间发展,才成了“干支”,又被划分了“天地”。
也就是“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的延伸。

像是草木伊始,还被隔绝在地下的最原始状态,就叫做“甲”,读作“jiǎ”。
等到草木吸收了土中的养分,化为出生的种子,这种状态,就叫做“孳”,后来演变为“子”,读作“zǐ”。
等到草木的种子在土中发芽,堪堪冒出地面时,这种状态就被称作“丑”,读作“chǒu”。
等到草木终于探出地面,开始迎接阳光时的状态,就成了“演”,后来演变为“津”,之后又演变成了“寅”,读作“yǐn”。
草木发芽初生,枝叶新成的状态,就叫做“乙”,读作“yǐ”。
等到草木挺立,蓬勃生长时,这种状态就叫做“炳”,后来演变为“丙”,读作“bǐng”。
再之后,花叶初秀,草木的生长已然过半,这种状态就是“震”,后来演变为“辰”,读作“chén”。
等到草木生长,到了最为壮实的状态,就成了“丁”,读作“dīng”。

万物盛长,草木与同类都极为壮实,大地上一片茂盛的状态,就是“茂”,再之后的演变中,有分成了读作“wù”的“戊”,和读作“mǎo”的“卯”两种。
再之后,草木生长到枝叶的最极盛状态,就叫做“起”,后来演变为“巳”,读作“sì”。
“巳”状态的最极限,就是草木有了可以纪念的形状,这就成了“纪”,后来演变为“己”,读作“jǐ”。
再之后,草木丰满,盛极转衰,开始步入衰败的状态,就叫做“午”,读作“wǔ”。
花叶开败,草木秋收,开始蛰伏以待来年的状态,就成了“更”,后来演变成“庚”,读作“gēng”。
花叶败尽,果实新成,草木开始散发出果实的味道,这种状态,就是“新”,后来演变为“辛”,读作“xīn”。
等到草木的果实完全成熟,味道已经难以遮掩的状态,就成了“味”,后来演变为“未”,读作“wèi”。
等到果实熟透,草木迎来最为成熟的状态,就是“身”,后来演变为“申”,读作“shēn”。
成熟殆尽,草木整体开始收敛,准备蛰伏之时的状态,就是“酉”,读作“yǒu”。
等到草木回归地下,不再外露,这种状态就被称作“妊”,后来演变为“壬”,读作“rén”。
万物闭藏于地面之下,开始为下一次“甲”做准备的状态,就被称作“揆”,后来演变为“癸”,读作“guǐ”。
万物凋零,草木与同类都潜藏于地下,大地上一片生气灭绝的状态,就被称作“灭”,后来演变为“戌”,读作“xū”。
阴气劾杀万物,草木一生走到极致,即将迎来下一次“甲”,这种状态就叫做“劾”,后来演变为“亥”,读作“hài”。

这二十二项,代表了草木一生的状态,也就是“干支”,而这,在古代被认为,是代表了大天地变化的规律。
那“人身一小天地”,想要借助大天地变化的规律,去推算小天地的情况,自然要继续深入了解这“干支”才行。
而这,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起因了。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天干地支”说的是什么发布于2024-04-11 14:3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