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道教#红楼梦#好了歌#文学、生活

c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好了歌》是读懂《红楼梦》的关键。诗歌开头四句“世人都晓神仙好”,“神仙”一词来源于道教。可能会有人认为这首歌属于道教。实则不然,诗歌后面“······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则流露出强烈的佛教思想,尤其表现出“色空”,以其为代表,都源于佛道思想。所以《好了歌》是佛教和道教的一个表现。

《红楼梦》中贾敬、宝玉、甄士隐、妙玉、惜春出家等都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影响。除了贾敬外,与其说他是被世俗的逼迫和对世俗的无奈与绝望才出家的,不如说是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但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受佛教影响深度不同,当然对佛教的理解也自然不同,所以最后的选择也不同。

个人认为,其实《红楼梦》的作者才是佛学的高手。作者笔下的人物思想,小说里的诗,人物情节变化,都来自作者所思、所想、所悟。与其说作者塑造经典人物,不如说作者是借小说人物来表达心中所想、所感。

小说以作者生活年代为背景来写,这就要谈到清朝时期的佛教、道教的一个发展历史。

清朝统一全国后接受了佛教,对道教采取了严格的防范和抑制的政策。清初的顺治、康熙、雍正从笼络汉人的角度出发,抑制的程度较为宽松。顺治册封第52代天师张应京为正一嗣教大天师,册封全真道龙门派领袖王常月为“国师”。康熙沿袭了册封张天师的定制,但明令禁止跳神驱鬼等道术活动,给正一道很大的限制和打击。

雍正是清朝唯一优待道教的皇帝,他主张利用儒道佛三教为统治服务,对道教的治世作用持肯定态度,宠信龙虎山道士娄近垣,也迷恋仙丹方术。然而,从乾隆开始,满清皇室对道教的贬抑越来越强。

乾隆宣布藏传佛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的宗教,他将正一真人的品秩由二品降为五品,对道教的活动限制不断加强,嘉庆、道光皇帝对张天师的地位继续贬降。鸦片战争后,国家落后衰弱,道教更是江河日下。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气来得道成真。清朝正一道的地位很低,但在民间影响很大。

按小说顺序来看,最先体现出佛教思想的是甄士隐。

前世享荣华,后世遭变故。欲怀未来期,奈何世俗迫。回首已悟彻,出家是归宿。---甄士隐

《红楼梦》中开头甄士隐在后半生经历了人生低谷,对生活充满绝望。遇巧听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口中的念诵与解说,加上自己的见解、悟彻,也跟随其出家了。

原本和谐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一瞬间就被打破。爱女英莲被拐,房屋被烧,被岳丈所看不起。后世经历世俗、人情冷漠,对生活失去希望,回首自己的一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与其说他做了一个梦,亦不如说出家是他最好的归宿和选择。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无还。”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这个道理,这也是甄士隐的一生。是“梦”,是“真”,或许只有当事者才知道吧。

本是神威大将军,荒废祖业喜炼丹。世人说他废祖业,不想染于世俗浊。终因丹砂而亡命,极乐世界是归处。--贾敬

谈到贾敬,我们都会想到他在道观里修炼、并且还炼丹。“道观”“炼丹”都是道家的代表。贾敬放弃爵位沉迷于炼丹,但最后吃秘制丹砂烧胀而死。家里事也撒手不管。有人说他有那么高的爵位,为什么会放弃那么好的日子不过,偏偏跑到道观里修炼去了,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疑惑的是,修炼不奇怪,也就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之类的。那为什么还“炼丹”呢?难道他不知道“炼丹”能让人长生不老的说法,只是传说罢了!

其实不然,他只是在逃避现实罢了。有学者和读者说,他受了很大的刺激和打击,他不想面对,对生活很绝望,他想逃离到他心目中的极乐世界去。逃避世俗,逃避家人,逃避自己。总之一句话,不想面对现实。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时间不到,过早服“丹药”并且剂量很多,最后中毒而死。当然他心中的“极乐世界”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受到佛教的影响。最后在佛道的影响下,真的去了他心中的“极乐世界”。

世人曰:箕裘颓废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也不是不无道理的。

 自小无受谁怜爱,孤僻冷漠非她愿,看破三春光景凉,终削发青灯来伴。--贾惜春

有人说惜春是个佛修。由于贾家没落,惜春看透世态炎凉,最后削发为尼。惜春从小没有父母怜爱,她的存在感是很低的。并且她性格较为孤僻、冷漠,所谓心冷嘴冷,她的冷漠是更是让人心寒。抄检大观园,她的丫鬟被翻出很多私物,她不仅没有帮丫鬟说话,还火上浇油,狠心把丫鬟赶出门。就连王熙凤那样狠的人,都网开一面。但她就是要钻牛角尖,讲不通理,一概回绝。有人说她是怕了。加上贾家的变故,倘若大的府邸说没就没了。还有后面妙玉的失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更让她那颗冰凉的心更加雪上加霜,变得更加冰硬了。

我们来看惜春的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青灯”“古佛”毋庸置疑,与佛教有关。所以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有所安排,逃脱不了,也改变不了。因此作者笔下的她与佛教结下了所谓的“佛缘”。源于佛,归于佛。

一脚踩红尘情缘,一脚伴青灯古佛。时时勤把佛尘扫,奈何尘心难拂去。念念不忘闺阁情,终坠人间红尘泥。--妙玉

欲洁何曾云,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楼梦》中妙玉一出场,就是带发修行一直都是出家人的身份。她性格冷僻、孤傲。妙玉和惜春经常在一起下棋,谈论佛法。当然,她与佛结下善缘,并不是她真的喜欢佛,一切出于当时家庭背景的逼迫和无奈,让她出家能保全她。但是,也不能说她心中无佛,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佛教影响。她的出家与惜春的出家形成对比。惜春看透世间的人情冷暖,加上贾家遭遇变故,对生活绝望,所以削发出家了。

本是顽固石,听闻僧道语。劫历至人间,欲游凡间尘。嬉笑于大观,散去亦大观。几数流离泪,各自落归处。红尘已缘尽,凡心已无念。身尾僧道去,只留叹息人。--贾宝玉

贾宝玉这个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贾母心间上的肉,摸不得,碰不得,只能让他任性去罢。自小在花丛中长大,由于家庭地位和各种很是备受大家宠爱。用“喜爱”一词来形容,都觉得对他的爱都不够,生怕委屈了他。

贾宝玉与佛教虽然没有直接关系。大家可能疑惑他为什么出家当和尚而不是做道人。赖头和尚度化的是人间有缘的女子,跛足道人度化的是人间有慧根的男子。难道是圆了“三生石上旧精魂”贾宝玉出家是为了坚守对林黛玉的承诺,你死了我就去当和尚。获得和黛玉共度来生的机缘,所以宝玉注定要入佛教。

佛家和道家区别,佛教是外传宗教,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讲究来世。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目的是修身养性追求永生,讲究今生,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馨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

虽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红楼梦》全书就是描写“世事无常”,这一点,正是佛教常常讲的诸法无常”的真理。另外,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最后出家了,这也是描写他体悟到人生苦海的道理之后的选择。

《红楼梦》中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了凡间,便是赖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曹雪芹设计此二人超度人世间苦难,其意已经十分明显,那就是他是肯定佛文化和道文化的超凡脱俗和天人合一的。《红楼梦》两个地位尊贵的人物,义忠亲王老千岁,以及北静郡王,一个是重义轻利,并不愚忠的王爷,一个是神仙一般品貌的人物,都可以见出这种对于佛道文化的肯定态度。而且,一僧一道,亲密无间,紧密合作,悬壶救世,超度众生,既有合作,也有分工,僧度女,道度男,说明曹雪芹认为佛道是可以打通融合的。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包容的文化观。其实在中国民间,很多寺庙里面又供着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等。

《红楼梦》的神话世界,也是巧妙得紧。绛珠草长于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分明是佛家的语境。而施之于灌溉之恩的赤瑕宫神瑛侍者,分明又是道家的语境,却处于西方灵河。绎珠草得灌溉之恩,修炼成女体,又成了绛珠仙子,成了道家的仙姑,及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已然是一派道家风骨了。传抄《石头记》者,乃是空空道人,却因抄录生情,变成了情僧,名曰《情僧录》。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根本上也就是透过贾府人物的兴亡盛衰,表现人生若梦、世事无淹的道由,暗示出生命的虚幻无常与会运前定的因观念以“转世”观演绎故事情节在佛收致义中。转世是指一个人在死亡后,其性格特点或灵魂在另一个身体里重生。《红楼梦》以“因果报应”观作为小说的线索,构架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即由通灵宝玉和绎株仙草幻出,写其因“木石前盟”而双双下凡历劫,还泪报恩,历尽红尘之繁华而终登彼岸,并由此而引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描墓。

借“因果报应”观来惩恶扬善,劝诫世人。作为中国世俗化了的“因果报应”观念,在民众心中已成为精神支柱,借果报观念来惩恶扬善,也成为普通大众推行道德观念、实现美好愿望的主要手段之一。

《红楼梦》根本上也就是透过贾府人物的兴亡盛衰,表现人生若梦、世事无常的道理,字里行间佛家思想流露无遗。曹雪芹在第五回即安排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显示金陵因果名册,演唱红楼十二曲,暗示出生命的虚幻无常与命运前定的因果观念以“转世”观演绎故事情节在佛教教义中,转世是指一个人在死亡后,其性格特点或灵魂在另一个身体里重生。

佛教的“转世”观念在《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上表现明显。这种转世投胎的神层面上,正是由于有了绎珠仙子和赤霞宫神瑛侍者在灵界的这段情缘,使得宝玉和黛玉的尘世劫难不可避免。以“色空”观释生存真相“色空”观念是佛教的重要观念之一。佛教把一切有形的物质称为“色”,这些物质均属因缘而生,其本质是空,故色即是空,意谓色本身即是空幻不实,无根无形。这种观念与传统的“人生无常”、“人生如梦”的意识相结合,遂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正是由于佛教的“色空”观的强烈渗透,使得《红楼梦》带上了伤感主义的基调和虚无主义的色彩曹雪芹的“色空”观有着自己的特色。佛教弃情、灭情、绝情,而曹雪芹的“色几乎无情不表,无情不述。然而所有的这一切所谓的“情”到头来却都落得一场空!荣、宁二府有享不尽的荣华,也终将摆脱不了火烙烟飞的厄运;宝、黛情深意长,最后也只是落个生离死别;大观园里的诸多姐妹,终究逃脱不了颠沛流离、身委尘土的命运。这符合佛家所云“一切皆空”的禅理。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销两霜。

贾宝玉的前身是一块大顽石,幻化为美玉,来人间游历一番之后,重归大荒山,而大顽石上就记录了整个游历的过程。这个其实就象征着唯识学所谓的“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称“藏识”,一个人一生中的身、口、意三业的种种造作,而种下的善恶种子,一切的一切都记录、含藏在此。

林黛玉的前身是珠仙草,因大顽石幻化的神瑛侍者曾经用水浇灌而得活命,而抱感恩之心,随之下凡,意欲“以一生眼泪还他活命之水”。可以说是一般人所谓的“灵魂”,是先于身体而存在的,所以书中说是“木石前盟”。书中的林黛玉的生命和人格,似乎是依附在贾宝玉身上的。除了贾宝玉,她是不可能嫁给第二个人的。

薛宝钗在书中并没有提到前身,只讲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用心于功名富贵。薛宝钗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赢得了贾府众人的好感,事非偶然,因为她的世智辩聪是世间第一的。然而,“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宝二奶奶最后也落得一场空。

从《好了歌》中,我们似乎也可以读出曹雪芹劝说迷悟众生抛弃眼前功名富贵,信奉佛教,超然物外的思想。无论从家庭、家族的盛衰消长来看,还是从人物的命运来看,《红楼梦》都贯穿着盛极必衰、人生如梦的“色空”观。宝玉的由色至空,既非乐极生悲,也非物极必反,而是在无可奈何下的一种精神解脱。盛极必衰、人生如梦的“色空”观。宝玉的由色至空,既非乐极生悲,也非物极必反,而是在无可奈何下的一种精神解脱。他的由色至空不能仅仅归因于他个人,而是冷酷无情的现实人生对人的个性压抑摧残的结果。对于宝玉的由色至空,人们受到强烈的震动,并因此对人生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会更积极地去探索解除人生的种种苦恼的办法。因此,若从“色”与“空”的实质内涵来看,《红楼梦》是美好情感遭到毁灭的哀歌,是“以人生无常宣告了身心俱灭的彻底死亡”。

《红楼梦》一个“红”字,涵盖了迷离多彩,变幻无常的人情世故,一个“楼”字喻指小小的尘世间,演绎着无尽的缠绵情殊,一个“梦”字更是直截了当的告知世人那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幻,万万不可贪恋执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红楼梦》中的佛道思想发布于2024-05-03 15: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