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计划第21篇和第22篇,分别来自《李光耀观天下》和《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因为都是李光耀的观点,所以合并在一起。不愧为新加坡国父,犀利直接的现实主义者。


一 政治预判

中国实现民族复兴面对的障碍
第一,语言是一个很严重的障碍。汉语是一个非常难学的语言,因此汉语很难做到全球化。新加坡的成功案例证明了采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优越性,因为母语作为英语使得新加坡人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也让新加坡更好地吸纳全球的人才。但是中国不可能抛弃5000年的文化。中国文化习惯束缚想象力,而奖励顺从。
第二,贫富差距。国内消费最终会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必须重新分配增长。因为一些内陆省份不具备消费力,必须让经济增长惠及所有的人。经济上的迫切需求可能会推动社会改革。
第三,庞大人口的组织难度。
第四,缺少法治。做事不太理会法律或治理制度,是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

美国的地位
美国的优势包括:美国人头脑中没有根深蒂固的陈旧思想,而是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态度务实;拥有各类优秀的研究中心,竞相发明新技术、提出新理念;美国社会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并能轻而易举地使其融入其中;英语相当于一个开放的体系,是科学、技术、发明、商业、教育和外交等领域的领导者以及各国顶尖人才的通用语言。美国有一个鼓励大家勇闯天下的文化,就算失败了,也会被当作是冲向成功的中间阶段。
美国的问题在于:领导者会用媒体来粉饰自己的公众形象从而上位;上一任掌权者会采取短效措施提振业绩,把问题留给继任者。如果当年罗斯福、丘吉尔参加现在的选举,我都怀疑他能不能获胜。
美国文化的问题:过于注重个人权利,这种个人权利的膨胀是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的。只有top3%的人才有能力应对这种混乱。

对中美关系的预判
中国会把对峙维持在依然可以利用美国的水平。中国将推进军事现代化,但目的不是挑战美国,而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实现两岸统一。
美国是不会放弃日本的,未来一定是日、美一边,中国另一边。中国的潜在实力将超过美日总和。
美国对中国最大的长远影响就在于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中国公派留学生赴美学习,其中有一些是中国能力最强的学者和科学家,他们将是推动中国变革最强大的因子。
美国、欧盟与日本之所以会支持印度,是因为它们想要一个更加平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印度能与中国分庭抗礼。

其他国家
朝鲜:在朝鲜,人民几乎与世隔绝。朝鲜自称是社会主义的人间天堂,事实上它是全世界治理得最差的国家之一,就连让人民温饱的基本要求,也无法达到。
印度:受种姓制度羁绊。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全球化的问题
底层收入越压越低,顶层因为流动性高,受全球竞相招揽。
国家增税幅度太大,会逼走顶尖人才,在全球化的世界,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的舞台,不存在爱国情怀一说。



二 国家治理

国民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个民族的生活标准取决于很多基本因素:第一,它的资源总量与其人口总数的对比情况;第二,技术与工业发展水平;第三,教育培训水平;第四,文化、纪律和劳动力水平。
21世纪,一个国家是否安全、能否增长,最关键的因素不是这个国家是不是民主,而是这个国家的人口因素。
推动经济增长的是新知识、新科技以及企业家给市场带来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学者们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动脑筋捕获和发现新知识,致力于科技研发、管理、营销、财政以及金融等急需掌握的新学科,而不是一味地研究适用性不强的古书、古代文章和诗歌。那些富有智慧、能够成为学者的人还应该成为投资者、创新者、风险投资者和企业家,他们必须把新的产品与服务带入市场,丰富世界人民的生活。

领导人的作用是什么?
不以人们拥有财富的多寡作为奖赏依据,而是以人们通过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对社会做出的积极贡献作为奖赏依据,力争做到人尽其才,实现对社会的价值与贡献。
一个好政府不仅应该秉持、维系社会标准,还应提出标准,最终必须在经济领域有所建树,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必须让更多的人民共享繁荣。
一个政治领导人必须向其人民描绘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然后还要把这个愿景转变为具体政策,并说服人民,使他们相信这些政策是值得拥护的,最后还要把人民凝聚在一起,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景。
要成功地转变一个社会,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坚强的领导;第二,高效的政府;第三,社会法纪。

民主的风险
只要你搞这种一人一票的模式,那么最容易煽动民众的事情就是做出一些简单的、煽情的呼吁,而不是承诺促进经济发展与增长或承诺其他民众不甚了解的事情,只需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做出承诺,比如种族自豪感、语言、宗教和文化。

竞争与公平
关于个体竞争与集体团结之间的平衡,可以用东方的“阴阳理论”较好地诠释:“阳”代表竞争,“阴”代表团结。“阳”越盛,那么总体的成绩就越好。如果赢者通吃,竞争将非常激烈,但集体团结则会弱化;“阴”越盛,集体越团结,劳动成果平均分配的倾向越明显,但由于弱化了竞争,导致总体成绩降低。
人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或者说应该是平等的……但这种想法现实吗?如果不现实,那么追求平等就会导致倒退。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没有任何两个事物是完全平等的,没有同样小的事物,也没有同样大的事物。事物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即便对于非常相似的双胞胎而言,出生时也有先后之分,先来者优先于后到者。人类是这样,部落是这样,国家也是如此。
我一开始也认为人是平等的……现在我知道这是最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人类已经进化了数百万年,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独立谋求发展,种族、民族、气候、土壤条件都不尽相同……这是我在书本上读到的东西,我自己的观察也印证了这一切。我们能读到很多东西,这是书本上的,只靠三四个作者去说是不能证明其真实性的,依然有可能是错误的。但通过我自己的经历,我发现:是的,的确存在差异。
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在1000个新生儿中肯定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接近于天才,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是普通人,也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有点儿愚笨……正是那些接近天才的人和在普通水平之上的人最终决定了未来的事情……我们想要一个公平的社会,我们想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但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我们从来不会自欺欺人地认为存在两个在毅力、动力、敬业程度、内在禀赋等方面一模一样的人。
以财产和地位为基础的特权社会必须让位给以个人能力和社会贡献为基础的社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只有鼓励人们做出最大贡献,社会才能实现进步。
我们虽然无法创造一个回报均等的社会,却有可能创造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回报多少不是由社会成员占据的财产多少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换句话说,社会应该鼓励人们对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并给予应有的回报。
解决不平等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某种程度上的不平等,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差别总是有的,部分原因是人们的智力、所付出的努力,或者是运气都有所不同;而另一部分原因是竞争如今已跨越国界。如果你想让差别比较小,那你就得推行社会主义政策,或尝试将国家封闭起来,但这两者都不会带来好结果。在个别经济体的层面上,每个国家需要做的是通过税收和津贴,重新平衡最高和最低阶层的回报,以保持社会团结。然而要在国与国之间取得平衡,则较为复杂。不会进行国家间真正的互相帮助。没有什么为了区域和世界稳定。我们得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强大的军队能确保我们不被骚扰,国家稳定。否则,没什么能阻挡大批人涌过长堤。


三 个人生活

李光耀的信仰
我们已经征服了太空,但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征服自身的原始本能和情绪,这些本能和情绪对于我们在石器时代的生存是有必要的,但在太空时代却没有必要。人不可以被改良,但是可以被训练和管理。
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方面,我倡导机会均等,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还有一定的悲悯之心,希望失败的人不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我想让制度以最高的效率运作,但同时考虑到那些现状不佳的人,因为他们的自然条件没有提供给他们足够多的资源,或者他们本身缺乏努力奋斗的条件……我是名副其实的自由主义者,因为我不会拘泥于某一种关于治理世界、治理社会的理论。我是务实的,我愿意直面问题,说:好吧,什么才是最佳解决之道?怎样才能为最多的人创造最大的幸福和福利?
我遵守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认为如果人人都争做“君子”,那么社会就能实现良性运转。
你一定要有信念。你不只是为了让人民繁衍生息而建造房屋……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相信自己最终肯定能创造一个幸福、健全的国家,创造一个让人民拥有成就感的社会……如果你只是把人当作动物,喂他们吃食,让他们好好锻炼,吃得膘肥体壮,像狗或猫一样健康,我认为用这种态度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个人要的是快乐的人生,我会选择继续当律师或商人,肯定比现在的我更富裕。但一开始这就不是我的奋斗目标。我看到了某个情势,认为是不妥当的,尽力去纠正它。而后看到人们吃得饱住得好,人人拥有自己的房子,子女上学受教育,医疗服务更好,消闲设施更多,人人生活上的各种需求都能满足;这些,让我有深深的满足感。

关于如何学习
如果你不把书本知识同自己的情况结合起来,书本知识就无用武之地。同博学多才的人展开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一定不要忽略,我认为这比单纯孜孜不倦地阅读文献强得多。因为通过短暂的交流,你就能萃取对方的知识和对方的思想精华。你必须见人,因为要扩大自己的视野,就必须与人多接触。除了国内的朋友,我也经常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不时与来自中国和欧美的朋友会面。我试着不光与老朋友或政治领袖会面,也同时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士,例如学者、商人、新闻工作者和普通市民。

希望自己如何被后人铭记?
我不会把自己归入政治家的行列。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意志坚定、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人,我脚踏实地地做事。我会坚持不懈,直至成功。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出于高尚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周末读书: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眼里的中国与世界发布于2024-05-03 16: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