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少数民族文学




丁鹤年(1335—1424),回族人,字永庚,亦字鹤年,号友鹤山人。


丁鹤年四兄有三人中进士,他为庶出,就读于武昌南湖书院,十七岁即已精通经籍诗书。然生逢末世,兵烽四起,扰攘不宁。他辗转逃匿,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或寄僧舍,卖药糊口,故有“萧条生计野人同”之句。


元灭,才在定海浃口定居,庐名“海巢”,守父墓而屏绝酒肉,故其传取名为《丁孝子传》,他编定自己的诗集也名为《海巢集》。他在明代生活四十多年,大部分作品是在明代创作的,存诗三百多首,分别收入《丁孝子集》和《丁鹤年集》中,是一位在我国颇有影响的回族诗人,诚如陈垣所说:“萨都剌而后,回回教诗人首推丁鹤年。”



颠沛流离的生活对他的诗作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格调忧郁,他在《兵后还武昌》(其二)中写道:


乱定还家两鬓苍,物情人事总堪伤。西风古冢游狐兔,落日荒郊卧虎狼。五柳久非陶令宅,百花今定杜陵庄?旧游回首都成梦,独守残更坐夜长。
《兵后还武昌》(其二)


物易人非,独守残更,心事茫茫,一切都像是一场梦。诗人用现实与梦幻相结合的手法,一泻心中之苍凉,倾注了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丁鹤年在流浪生涯中,依然关注民生,他在《观太守兄昌国劝农》中写道:


东皋风日媚新晴,太守躬耕晓出城。袅袅双旌穿柳过,萧萧五马踏花行。扶藜父老陪谘访,骑竹儿童主送迎。岂意兵荒南北遍,化行沧海独升平。
《观太守兄昌国劝农》


诗意清新,有一股难得的欣慰心情,寄托诗人对升平的渴望



丁鹤年一生虽然颠沛流离,饱经沧桑,然而他的诗作相当一部分表达的是爱国情怀和同情黎民的思想,《登北固山多景楼》就是这样的诗篇:


风月无边地,乾坤有此楼。城随北山固,潮蹴海西流。眼界观三岛,胸襟隘九州。阶前遗恨古,谁复话安刘。
《登北固山多景楼》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诗人登上多景楼,举目四望,但见风月无边,天地辽阔,高潮蹴海。他忘了自己的漂泊,眼观三岛,九州之事一齐涌入狭小的胸襟,诗人忠于元室,然而统治当局却不自爱,眼看国破家亡,遗恨无穷。诗人的思想境界,可见一斑。难怪其好友戴良评其诗,说一篇一句皆寓忧君爱国之情。


中国古代讲究诗为立身之本,“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历代诗坛名士,多为政坛闻人,往往因名宦而诗传,诗赖名传,名随诗长。而像丁鹤年这样荐为孝廉亦不受的流浪诗人,能令人“皆为敛衽”的惟靠其好诗。




内容来自梁庭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诗歌卷》
第二编第八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回族诗人丁鹤年:一篇一句皆寓忧君爱国之情发布于2024-05-05 18: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