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里蜀道延绵不绝,那是李白从长安回家的路。

一首《蜀道难》,说尽了这条道的崎岖与艰辛。但也正是因为这条路,我们看到了无数作品的诞生。诗人们带领着我们,回到了过去,那个时代,亲自去寻找蜀道的奥秘,亲自去拥抱诗和远方。

蜀道诗词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代,《乐府诗集》中就收有南朝萧纲的《蜀道难》: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与其他《蜀道难》诗不同,萧纲的《蜀道难》另辟蹊径,轻点蜀道之难之险,重写一种与蜀道之蜿蜒曲折相关联相类似的情绪情感:通过笛声的或高或低,猿声的或断或续,描绘了在弯曲湍急的三峡行船的情景。


其实说起蜀道,最经典的就是李白的《蜀道难》了。

李白以其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到今天,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

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经常会有人问李白这首《蜀道难》好在哪里?我个人是觉得李白这首《蜀道难》,十分地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

从“噫吁嚱”开始,诗人整个人都是意气风发的,且一直到最后的“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一气呵成,畅快自然。

到最后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收尾,气势一下子散去,好比利剑入鞘,虽然杀意已散,整个人还在被笔走龙蛇张牙舞爪的文章所震慑着,使读者久久不能平静。


在北宋,就有一位诗人深受李白《蜀道难》的影响,以澜翻笔墨,飞沙走石之势,咏叹出蜀道的难行,剑门关的险峨,创作出了一首佳作,那便是李廌《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

蜀山如鸟道,剑阁郁嵯峨。

嗟君正朱颜,奈此艰险何。 

秋雨峨眉道,春风濯锦波。 

青山一羸马,古今应更多。


除此之外,宋代林正大《意难忘·蜀道登天》也很明显带着李白《蜀道难》的影子:

蜀道登天。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 

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 

狷与鹤,莫攀缘。九折耸岩峦。 

算咫尺、扪参历井,回首长叹。 

西游何日当还。听子规啼月,愁减朱颜。

连峰天一握,飞瀑壑争喧。 

排剑阁,越天关。豺虎乱朝昏。 

问锦城,虽云乐土,何似家山。



古蜀道,从广义上来说,它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狭义上说,仅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七盘关,全长约450公里。

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蜀道是历代王朝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与西南临近国的要道,它与连接东西的丝绸古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战国策·秦策》中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说法,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说:“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

这些都说明了战国秦汉时期,蜀道已是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南地区文化 、经济 、民族相互联系的主要道路。

然而,蜀国位于四川盆地,被崇山峻岭所包围,自古以来交通就十分艰难。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作品的诞生,更不会有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场景了。




古蜀道由成都至西安,长1000多公里,跨越3000年,沿线遍布文物古迹,见证了沿途巴蜀、汉中等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京杭大运河类似,具有文化线路特质。


蜀道文化线路是现今中国乃至世界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化线路之一,创造了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毓芳认为,虽然蜀道具有的珍贵文化遗产价值毋庸置疑,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道路尚不平坦。


由于蜀道文化线路原初的重要历史作用已基本丧失,加上数千年风雨飘摇,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蜀道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去探索,那些行进在这条古蜀道上的人们,都留下了内容十分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包括众多的历史古城、古镇、古驿站、古村落和旅游景区。


李白口中的“天梯”、“石栈”、“鸟道”、“巉岩”、“砯崖”,虽然“使人听此凋朱颜”,但不得不说,在害怕之外,又多生出了一丝刺激和企盼。


如果有机会,真想去看一看那“可以横绝峨眉巅”的鸟道,想去看一看那“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的旷世奇景,也想走一走这条路,这条,李白回家的路。




完。



多一个点在看

多一条小鱼干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里蜀道延绵不绝,那是李白回家的路发布于2024-05-05 18: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