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技巧#武术

“少林十三抓”因取龙、蛇、凤、猴、虎、豹、马、鹤、鹰、牛、兔、燕、鸡十三种动物的动作为素材,并突出爪的抓、拿、撩等击法而得名。

“少林十三抓”有练功法、套路、散手等技术内容。

套路有“单趟”、“四门” 、“对拆”“单趟”则由龙行、蛇湾、凤展、猴灵、虎扑、豹头、马蹄、鹤嘴、鹰抓、牛抵、兔轻、燕抄、鸡蹬共十三行组成,每行可成独立的段。


“单趟”可以分行练习,亦可数行或+三行连贯练习。

它是“少林十三抓”的基础套路。“四门” 共有十三门。

以各单行的主体动作为内容组成相应的“门”,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变换练习,各门多独立进行练习。

“对 拆”以“单趟”主体动作的技击法为内容,由二人按固定的动作编排而成套路进行练习。


“少林十三抓”动作特点

“象形取意”简洁、严谨

“少林十三抓”的动作虽以动物的动作为素材,但并非直接模仿动物的形态,生活习性,主要是汲取动物的勇猛、快速、灵巧等为生存而争斗的本能,如龙的翻腾之势,蛇的弯曲之能,猴的窜跳之灵,虎的扑盖之勇,牛的抵角之力,鹰的抓拿之劲....以其意充盈动作。


自然,套路中也出现少量的仿生动作,如:“牯牛摆头” 等象形之动,但均不离其意。

由于动作“象形取意”,突出了动作的攻防特点,所以它的动作较为简洁、古朴。动作的路线直接、简便、清晰。


如:在“单趟”、“四门”、“对拆”中反复出现的“主旋律”动作“连三抓”,虽然有“掏心抓”、“批面抓”、“扑胸抓”三式组合,却均为左爪架、右爪推和左爪按、右爪推所构成。


在“少林十三抓”套路中,动作与动作间结构严谨。

“单趟”中每行动作除“连三抓”和联接的“定势”动作外,多则有六、七动,如“抓”行中由“左右拍云”、三个"妖鹰闪身”、“绞翅斜飞” 、“妖鹰转身”, “劈心抓”七动所组成$少则只有三、四动,如:“蛇弯”行中由“白蛇吐信”、“拾头出洞、“云中哉身”三动所组成。


动作虽少,但各动间的衔接严密,变化合理,表现出“步步有势,势势有招,招招相连”的特色。


“四门” 中虽然由“单趟”的主体动作所构成,但可“拳打卧牛之地”,每门动作固绕脊直径三步的“方阵”,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变换招式的练习,有“路线短曲,方向多变”之说,暗含着指东打西,攻上击下,灵巧善变,变幻莫测的攻防内涵。


爪法密、变,腿法低、

“少林十三抓”的主要的抓法有:抓、撩、掏、推、挑、扑、盖、劈、托、搂、摘等十余种之多,辅以肘法,偶有拳法。

各种爪法密集、连贯,有“步步跟,手手紧”“出手成串、爪法为伍”的说法。如:“蛇弯四门” 中原地左右摇抓,左右转身向南、向北楼、掏抓,转身向东按、扑、托,抓,再转身向西盖、托、推抓,最后一连三抓(架、推,按、推,架、推)收势。


爪法多、密,而且在击法的实际运用中讲究一抓多变,一般以攻击对方的部位而进行变化。

“喷、扣、拽”之变,指手臂直腕向前、向下或向上用爪指或爪心“喷”击对方,在触击对方体部的刹时间即屈腕、“扣”指,随之屈肘回“拽”。撩、掏、扑、盖、摘等抓法中多用此法。


“顶、扣、送” 之变,指手臂立腕向前用爪根“顶”击对方,在触击对方体部的刹时间即“扣”腕、“扣”指, 并顺势立腕“送”出。推抓多用此法。


爪法的运用要求突出“五快”,即快喷、快扣、快拽、快顶、快送,有“出爪似闪电,回爪似火燎”之说。


“少林十三抓”的腿法有:踩、搓、跺、踢、踹、勾等法。

腿法均要求高不过腰的低腿,短促有力,快起快落,常用暗腿,如:跺、跺、搓等腿法,动作幅度小,速度快,出其不意,


如:“单趟”的“龙行”中,仅有“青龙探爪”、“青龙入海”、“泰山压顶”、“连三抓” 这儿动,但动作须跺脚;再如:


“凤展”中共有七个动作除"连三抓”外,其中就有搓腿二个,跺腿三个的暗腿。


发声、跺 震、催力助势

“少林十三抓”中有不少动作在发力时,讲究“短促发声”,常发有“噫”、“呵”、“唔”等声。一般向下方向,如“盖、扑”动作,采用“噫”的发声。


向上方向,如“托、撩”动作,采用“响”的发声。向前方向,如“推、掏”动作,采用“晤”的发声。这种闭声门,增内压的发声往往要求“声随手发、手随声落、声心手足、贯穿一气”,可催劲力,增拳势。


“少林十三抓”的“单趟”、“四门”中都有原地震脚,小步踏脚、大步跺脚的动作。这种震、踏、跺的动作对地面重击发出的响声,可助拳势,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可加大。上肢的发力,有“脚动如雷”的说法。

“少林十三抓”的练法要求“六活”、“十二快”、“平心下气”。

(一)“六活”

指腕、肘、肩、腰、胯、膝身体六个部位要圆活、灵巧。

逋称腕,肘、肩为“上三活”,腰、胯、膝为“下三活”。

“上三活”便于手臂屈、伸、旋。可增大上肢的运动幅度,使各种爪法之间,以及各抓法的“喷、扣、拽”、“顶、扣、送”变化自如。


“下三活”便于身法和步法的变化,使动作的闪展腾挪、起落转折变化自然,也有利于腿法的“快起快落”。


(二)“十二快”

“十二快”指动作的转、折、吞、吐、起、落、进、退、趋、避、伸、缩要突然快速。

转;是身体改变方向。

折:是身体弯 曲。

吞:是躯干部的内收。

起:是下肢的提起,腾跳。

落:是下肢的降落。

趋;是身体的突进、快上。

避;是身体略让、巧闪。

选:是向前上步。

退;是向后退步。


“少林十三抓”要求“十二快”,有“动无停势”之说,因此在练习每行或每门的全部动作中应一气呵成,也就是各动作间或连贯不停或略有顿挫,仅在每行或每门的结束架式才出现较长的停势,如:“龙行架” 、“蛇弯架” 等动作。


(三)“平心下气”

“少林十三抓”势猛、气烈、力盈,但不是浮燥,气

急,力拙,而要求“平心下气”。“平心” 则心静,精神贯注,专一练习;

“下气”则呼吸要自然,多采用腹式呼吸法,以加大吸氧量,提高耐力,也有利于发声、催力、助势和增加下肢的稳固。


“少林十三抓”的练习步骤,应先习练“单趟”、“四门”、“对拆”的套路,后习练“散手”。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还应贯穿着爪功的训练。

“少林十三抓”的“四门”和“对拆”套路的主要动作是由“单趟”的动作所组成。因此“单趟”是“少林十三抓”的基础,练功者要下苦功练好这个套路,打好基础后对学习“四门”和“对拆”、“散手” 就较为容易了。


“少林十三抓”传统练法多采用“死、活、合”的步骤和“慢、快、集”的方法。

“死”是指练功者初学单个动作时,要力求功架正,也就是外形上的动作规格,要“拔顶、塌肩、含胸。

练功者还要“提肾、提肛、提膝”,也称为“内三提”。


提肾,指腰肌和背肌保持适度的紧张,使腰和脊背有上拔感,达到上身的正直,提肛,指收缩括约肌,使肛门有上提之感,达到臀敛,胯裹,提膝,指收缩小腿肌群。使其有上顶之感,达到力贯脚趾,趾抓地。


“内三握” 防止“弓腰、蹶臀、松腿”的现象出现,都起到了身正,步稳的作用。“死“ 学保证了正确动作的定型。

这一阶段多用“慢”练的方法,也就是动作运行的路线要缓慢,仔细揣摩技法、劲路、气息,逐步使形、气、意三者合。


“活”是指在正确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力求将动作的各个环节有机的贯穿起来,使动作的节奏表现出来,并具有力度和速度。

一般说来前 一阶段,完成动作的过程较慢, 练功者虽掌握了动作的规格,还不能表现出其本身的节奏,因此动作基本上还不是完整的,显得有些呆板,也不能表现出动作的攻防特点。


如:“连三抓” 中的“掏心抓”动作是由上步跺脚、左爪按、右爪推所组成,在“死”学时,只要求动作运行的路线正确,出手的方位准确,身体的姿势规格,但运动的速度是缓慢的3在“活”的阶段中,虽左爪按是防守,右爪推是进攻,在动作进行的时间上有先有后,但力求两爪的动作严密配合,缩小时间上的差距,达到防守与进攻几乎悬同时,突出动作的节奏,使动作活起来。


要达到“活”往往采用“快”的练法,也就是在前阶段“慢” 练的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动作的力度和加快动作的速度,直至用最大的力度和最快的速度进行练习,以表现出动作的动静快慢,起落横直的节奏变化,达到拳谚常说的“出手犹如卷地风、就是金刚也打倒”的速度和力度。


“合”指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组合练习,通过“合”的阶段,可以熟练掌握套路的连贯和提高身体耐力。


此阶段往往采用“集” 练的方法,动作数量的组合应由少而多,直至成行、成门、成套的练习。如:先一行、数行再整趟;先一门数门、再“四门”整套的练习,逐步熟练“趟”、“套”动作,提高身体对套路练习所需要的耐力。


以适应动作多,运动量大的整“趟”、整“四门”的练习。


“四门”的练法,不同于往返直线练习的“单趟”,是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变换练习。

因此在“死”、“慢”练中还力求方向的正确,避免套路练习中断。

“活”、“快” 练中要注意“活步活练”、“步无停势” 。

“对拆”的练法是二人间的动作技击术练习,“死” 、“慢”练中要正确掌握动作的攻防术运用。“活” 、“快”练中则要注意二者间的协调配合,真招假打,意识逼真。


“散打”的练法则是二人间运用动作的攻防技术,进行实战练习,有“见势踏势、见招还招、硬攻直催”,勇猛攻击的特点.古人还强调对凶狠的敌人要“一帮二狠三要命”,因此为安全起见,多采用“点”到即止的方法,忌用“扣、顶、拽”三法,对要害部位绝对禁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少林十三抓发布于2023-11-21 16:2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