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墨门书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Q5MDM5OQ==&mid=2651545112&idx=1&sn=5263b80fb594ce4ddb439326de036283

之前一直有小伙伴说,光磊,你把墨家的语录挑一些出来解释一下吧,你看儒家都有《论语》,墨家是不是应该也有一部类似的语录,其实对比来看,墨家更注重逻辑,写文章也是重质不重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主要是表达观点,感觉有点像“理科生”。


《我的世界》-墨家机关城-来源于亦听团队制作


我挑了十句话分享给大家,其实这样一句一句单独拎出来,难免会有断章取义之嫌,所以我会从个人的理解,结合全文给大家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


1,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


这句话不用过多解释,顾名思义即可。“兼爱”毕竟是墨家的核心思想,墨子觉得天下之所以动乱,就是因为大家都不相爱,国与国,家与家,父母与儿女,兄与弟之间不相爱,所以就乱了。


要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就要倡导人们平等的爱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要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有人说兼爱是反人性的,其实我觉得是包含在人性范畴之内的,兼爱的境界并非不可能达到,只是没那么容易,而儒家的仁爱是基于人性的基础,儒家觉得人都会偏爱自己,爱别人会比爱自己少,所以仁爱相比兼爱更容易做到。其实都没错,只是大家所站的立场不同而已,很难说哪个主张好或者不好。



而法家的韩非反对爱,韩非觉得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爱就有恨,畏惧才是良药,只有悬起法律之剑,才能维护统治者的利益。韩非觉得,人是靠不住的,只有制度才能保障一切。


其实兼爱也包含着仁爱,己在所爱,爱加于己,爱别人也要爱自己,我个人觉得兼爱是更高层次的爱,平等的尊重他人。这也是兼爱的可贵之处。


2,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公输》


释义: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这句话的背景是墨子徒步十日十夜从鲁国赶往楚国,阻止公输班造云梯帮助楚国攻打弱小的宋国,最后墨子与公输班展开沙盘推演,成功击败公输班,并运用计谋最终让楚王放弃攻打宋国。而凯旋归来的墨子,来到宋国的城下下避雨,却被守城的士兵赶走的事情。

 


所以墨子拯救了宋国,但是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众人也不知道他的功劳,最好的国家就是人民都不知道君主是谁,但是国家是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治于神者”。


庄子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世界上,谁能不沽名钓誉,有了功劳不需要他人的认可,这需要多大的自信和宽容,大部分人只能做到无己,在艺术或者是人生的追求上,能忘记自我,全心的投入追求,想要做到神人无功和圣人无名,那是非常困难的。

 


要先了解自己的局限性,放下自己很了不起的这种想法,放下自己的一些执着,没有人能像鲲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顶级的运动员学习的是如何去放松,在开心放松的心态下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最后,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局限,不要去争于明处”,越是无己,无功,就越会有神迹发生。


3,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


释义:万事没有比道义更珍贵的了。


墨家觉得,一切行为都要符合道义,如果不能行义,并不是“义”本身有问题,而是自己做不到,墨子尤其反对那些满嘴仁义,但是行动上却和仁义相违背的人,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让道义得以弘扬。



墨家对义的理解也比较有意思,义,利也。义就是利他的一种表现,爱也是利,爱一个人,就是做对一个人有利的事情,也是义。墨家是把利放到明面上讲的,并不排斥互利的行为。这可能跟墨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有关系的,在墨家的群体中,有一部分的手工商从业者。所以更期望能兼爱,互利。


4,一目之视,不若二目之视也--《墨子·尚同》


释义:用一只眼睛看待事物,肯定没有用两只眼睛看到的清楚。

 

我们看待事物本身要关注其本质,切勿只看一个面,兼听则明,全面的考察事物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结果。



这句话出自《尚同》篇,墨家所认为的尚同是要保持上下一同,同天下之义,让天下遵守一种标准,或者是一种法度,这样,只要做了好和不好的事情,都能被看到,奖惩就能分明,政令通达。


这其实是一种在国家建立初期和组织初期非常好的策略,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但是不免会陷入专制的泥沼之中。专制也有好有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又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

释义:所以,做官的人没有永远的尊贵,百姓也不是永远的贫贱,有能力就举荐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



对于墨家来说,治理国家就是要选贤与能,反对任人唯亲,出于公心,去除私怨,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用复杂的关系链和利益集团来推荐人才,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需要做到上下层的人才自由流通。


有能力就举荐,没有能力就罢免,不能因为有血缘关系或者门生故吏,就任用,这样其他人看到有能力的人被举荐,才会以此为榜样,努力从事。


尚贤通常情况下和尚同互相呼应,在上下一同的体系之下,也要选举贤人来治理国家,但是墨家没有提及如何选举贤人,特别是在天子的选举上,没有明确的制度来保证天子一定是贤者。这可能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我的世界》-墨家机关城-来源于亦听团队制作


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释义:意志不坚强的人也没有什么智慧,言而无信的人行动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修身》篇是我认为《墨子》五十三篇之中写的比较好的,不仅文辞优美,而且每一句话都有很深刻的哲理。如果想要了解墨子思想的,可以先看看这一篇,那么你可能会更有兴趣读下去。



墨子对于修身比较强调本质的东西,什么是本质,比如树木的根,河水的源头,如果树木的根不够牢固,河水的源头不够清澈,那树木就长不大,河水就会浑浊。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头浑浊的河水必然不清澈,做事不讲信用的人名声必定会受到损耗。)


墨家觉得有几种人是不能与之交往的,意志不坚强的人,说话不讲信用的人,有多余的财富不分给别人的人,是非不分的人,不遵守道义的人。这些人是不能成为朋友的。


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墨子·非攻》


这句话意思也不用多解释了,而且和唐太宗李世民说的一句话很像,意思也很相近: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借鉴古人的失败,来规避自己在当今的风险和失误。但是有时候真的要做到以史为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于我们人有七情六欲,任何的情感都有可能会左右我们的判断。

 


墨子说,首先要以人为镜,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 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战胜他人的人有力量,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我们不仅要镜于人,而且也要胜于己。


8,非无安居也,我无足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墨子·亲士》


释义:我不是没有安适的居处,而是我的心不够安定,我不是没有足够的财富,而是我的内心不能知足。


俗话说,知足才能常乐,对什么都不满足,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贪婪的境地,这个时候就只能选择投机,越是这样,越做不好事情。凡事都不要急于求成,顺势而为,但是也不要轻易放弃,才能有所成就。



这句话是《墨子·亲士》篇的其中一句,《亲士》主要就是讲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亲近贤才,知人善任,宽容的对待贤才,允许他们直言进谏,不能因为他们说了逆耳的忠言就责罚,只有这样才能广开言路。


9,己在所爱,爱加于己--《墨子·大取》


释义:爱别人也要爱自己,自己也在爱的范围之中。


很多人批判墨家,把别人的家当做自己的家,把别人的身体当做自己的身体,那自己该放在哪里,这显然是没有理解到位。墨家觉得,只有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但是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爱别人,不能只爱自己,不爱别人。要达到兼相爱,交相利的境界



10,仁人之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


释义:仁义的人做事,必然要兴天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祸害。


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可谓是墨家的最高理想了,就是把头发和小腿的毛都磨没了,也要做对天下有利的事情。那么天下有利的事情是什么呢?墨子说,就是国与国不相攻,人与人不相贼,强大的不欺负弱小的,人多不欺负人少,富贵的不侮辱贫穷的。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这就是天下之利,可以看到,墨子想要的是一个公平,正义,平等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在不断追求达到的和谐社会。



总的来说,墨家的思想更符合当下的今天,按劳分配,积极发展商业和经济,重视科学技术,平等兼爱,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墨家更像是正义的卫道士,用自己的力量去维持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平衡,然而历史的滚滚车轮是很难阻挡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给予墨家公正,客观的评价。



墨家无愧于那个时代的显学,行动派,科技组织,侠客联盟,工匠精神的起源。它带给我们很多优秀的思想,墨家的精神早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融进了我们的血液里。


墨家还是那个墨家!


十句经典墨家语录

一套精美的书签

有兴趣的伙伴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哦


长按识别图中小程序



今日互动

在留言区留言评论

你最喜欢的一句墨子语录

仅限以上十句话选其一

并且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点赞最高的小伙伴

获赠一套书签哦


评选截止时间

2018年6月3日晚12点

例如: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句:兼相爱,交相利。因为我觉得生活中就需要多关爱别人,爱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多爱自己,合作中也需要互惠互利,双方才能共赢。


—END—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墨门书院

公元前4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他跟随儒家学习,后因不满儒家尊亲亲,厚葬奢靡,礼乐繁杂,后来离开儒家创立了墨家,他就是墨子,被后世称为“科圣”的伟人。我们喜欢他是因为他具有独立的思考,对待学术和思想,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可以质疑,可以另立学派,并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学派的思想主张。无疑是这样的精神和思想,使得墨家成为那个时代最璀璨的学派之一,也创造了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2000多年后的一天,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陈寅恪在其悼文中写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王国维的死,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再次得以成为文人侠士之信仰。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今天,浮躁的社会和人心,让我们追名逐利,忘记了自己最初的信念。我们已经很难再见到能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自己毕生之追求的人了。没有人再去关心一种文化之来源,一种学说之正确,一种精神之独立,一种思想之自由。我们不再去质疑,而是选择了去顺从。但是,墨门书院的创立,正是要用墨家的思想,去践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为墨家之传承,为独立自由之意志而努力!


了解、加入“墨门书院”请点击:

加入墨门,成为独立自由的终身学习者!


学习墨家思想课程,请点击下方链接

墨门大学课程 | 墨家:一个超越时代的学派

文字由光磊原创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墨家文化,墨家,墨家代表人物,墨家巨子,墨家思想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墨子的这十句话,震撼人心!!!发布于2023-10-24 22:37: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