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故事

画地为牢 刻木为吏

——最早的社区矫正

 


周文王时期,有一个孝子叫武吉打柴为生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走到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不小心,挑柴的扁担塌了一捆柴打到守门的军士王相耳门上当即就死了,武吉被拿住文王。文王说:“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命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三天后,大夫散宜生路过南门,见武吉悲声痛哭,问他:“杀人偿命,理所当然。你为什么要哭呢?”武吉说:“小人母亲七十岁了,她只有我一个孩子,小人也没有妻子,母老孤身,怕要被饿死了!”散宜生入城进殿来见文王,说:“不如先放武吉回家,等他赡养母亲百年之后,再来抵偿王相之命不知如何?”文王准了,就让武吉回家去了。后用“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定的范围内活动。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国法治故事(三)武吉发布于2024-05-13 16: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