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养生#健康生活

↑↑ 健康养生,福泽一生 ↑↑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我们的饮食自然也应该有所调整,那么到底该吃什么呢?

大多数人会说,吃凉拌菜、冰西瓜、绿豆汁啊!听起来似乎没毛病,但实际上,最适合炎夏的食物绝对不是冰食冷饮,而是热食!

▲ 邹燕勤,我国中医肾病学泰斗邹云翔之女,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

86岁的邹燕勤,一家三代都是肾病学专家,三代人都是慢衰老+身体好。

虽然家族饮食原则没有什么特别,但有一条不能破,就是邹燕勤的父亲邹云翔先生立下的家规:不准家人和孩子们吃冷饮!

寒凉食品和冷饮会让寒邪侵体

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也是中医认为的 “添阳” 的最好时机。

而寒邪非常容易损阳气,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损害身体。

夏天那么热,还要拒绝冷饮?胃喜温不喜凉,肾也是喜暖不喜寒,冰冷食物对胃、肾伤害大。人体的气血、五谷营养,都要靠脾胃来吸收运化;靠肾脏排除人体代谢毒素,所以保护好脾胃和肾脏非常重要。

夏天贪吃寒凉食品和冷饮,不仅不能消暑解热,反而会损伤脾胃、损伤胃黏膜、诱发腹痛、腹泻、肩颈痛、痛经等问题。


夏天就该 “热” 着吃

夏天因为大量出汗,毛孔充分张开,不是在吹风扇就是在吹空调,还吃个几块冰西瓜,隔三差五吃个凉拌菜,似乎感觉很惬意很享受,但其实身体很遭罪,这些行为正一点点让你变成寒性体质,也正一点点接近癌症,远离健康。

夏天适当吃点热食,有利于保持体内寒热平衡。尤其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热食能让冬病夏治发挥最大化效果,一味贪凉反而会伤其根本。

夏天应该 “热” 着吃,这个 “热” 不单单是指温度,还有食物的性味。

果蔬:当季水果、南瓜、韭菜

中医养生讲究 “不时不食”。夏季正值葡萄、龙眼、荔枝上市的季节,适当食用这些温热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人体基础代谢。

蔬菜中,南瓜性温健脾,可加强肠胃蠕动;韭菜补肾温阳,可增进食欲。

需要注意的是,应注意控制份量,不宜过食。体质湿热、阴虚内热、患有急性结膜炎的人应慎食热性水果。

肉类:牛肉、羊肉

夏天吹空调、喝冷饮,容易使体内寒气过重。食用羊肉、牛肉等热性肉类,可以温阳散寒,补中益气,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

古语有言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足以见羊肉在三伏天的效用。

食用热性肉类时要注重荤素搭配,温凉互补。如吃涮羊肉火锅时,要多吃些白菜、冬瓜、青菜,以平衡温凉寒热。

需要注意的是,有牙痛、上火、发烧感染症状,以及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热性肉类。

主食:汤面、热粥

三伏高温闷热,许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乏无力等 “苦夏” 症状。

古语有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的说法。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出一身汗,能够带走体内的大量热气,解暑降温,开胃理气。

三伏天可多以热汤面、热粥等热食作为主食,缓解吃过多冷食给身体带来的不适。

调料:生姜、辣椒、胡椒

俗语说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姜味辛性温,散寒解表,适合体质偏寒的人食用。

炒菜时加点生姜,可温胃祛寒。生姜与大枣、红糖等搭配可代茶饮,帮助缓解女性经期疼痛。吃海鲜佐姜汁蘸料,能够杀菌驱寒。

胡椒具有暖胃的功效。在烹制菜品时,适当加入葱、蒜、辣椒、胡椒等温性香辛料,不仅能增香提味,还可以杀菌解毒,调理肠胃。

调料当中,醋性温,拌凉菜时加入少许,可健脾开胃。

需要注意的是,有口臭、便秘症状的人,若是过食辛香调料,可能会加重胃热、肠热的不适,宜适当减量使用。

茶饮:姜茶、红茶

夏季喝凉茶、冷饮,固然可以给体内降温,但非常容易损伤脾胃。特别是一些本身就脾胃虚弱、容易胀气的人,喝了冷饮之后会更加难受。

夏天多喝热水、热茶,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排汗散热

把生姜、大枣一起煮水,加入适量的红糖,能温中散寒,健运脾胃。

红茶性温,很适合脾虚胃寒的人食用。


夏天就该 “热” 着过

有句老话说 “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

人体要顺应自然,该热的时候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夏天若不 “热着过”,势必要生病。一味贪凉可能导致寒气入体,累积新疾。

适当流汗

俗话说 “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意思就是人应该顺应自然,夏天体验炎热的感觉,让身体多出出汗;不过也不宜量的出汗,否则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损耗

夏天出汗少,容易感冒、失眠、关节炎发作,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是成倍上升。所以,夏天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中。

早晚可以适当运动,晨跑与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气喘吁吁就可以了。运动时要随时补充水分;如果不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身体脱水。

晚上回家后再打开空调,温度调节在 27 摄氏度左右;窗户适当打开,保持通风换气,使各房间温度平衡,营造凉爽但不寒冷的环境,更有利于入睡。

热水泡脚、泡澡

洗冷水澡是许多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出汗之后,全身毛孔处于一种打开的状态。这时如果冲冷水澡,寒气就会侵袭人体,导致风寒湿邪。容易手足发冷、小腿抽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发烧。

汗后当风、浴后当风,都是养生大忌!即使是满身大汗,或是刚洗完热水澡,体热难耐,也不能马上吹空调、风扇,特别是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和小孩更要注意。

夏季可以多用热水泡脚、泡澡,不仅能预防脚部疾病、祛除暑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好处。

水温以 40~45 ℃,温暖舒适为宜。水温太高,不仅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多晒太阳

晒太阳在中医里被称为 “天灸”,也就是老天给我做艾灸。

我们都知道艾灸是大补阳气的方法,但做艾灸需要辨证、认穴,也难以自行操作。而 “天灸” 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属于中医里的 “温补之法”,简单方便,没有任何副作用,适合所有人。

夏天日照强烈,适合在清晨和傍晚晒太阳。清晨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傍晚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晒太阳的时候,随身带个水杯,及时补充水分。

不露腰腹

夏天少吹空调,多运动,注意腰、腹、腿足及后背的保暖。

夏装在追求清凉之余,仍须保护好后背、腰腹。不穿露背装、露脐装


十病九寒。夏天热着吃、热着过,能逼出体内的寒邪,远离肥胖和三高,让冬病夏治的效果最大化!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建议仅供读者参考,不可替代专业医师诊断或处方,未经专业指导请勿贸然尝试。读者应谨慎评估自身健康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节气养生,中医节气养生,时令养生脊柱侧弯矫正颈肩腰腿痛颈肩痛’相关知识



"凤协鸾" 和 " " 

喜欢的话分享转发吧

脊柱侧弯强制性脊柱脊柱炎强直性脊柱脊柱弯曲脊柱侧弯矫正颈肩腰腿痛颈肩痛’相关知识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夏天就该 “热”发布于2023-10-28 20: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