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佛学

《楞伽经》,又称《大乘入楞伽经》,是一部大乘经典。“楞伽”二字,系梵音,意译为“难入”。所谓“难入”者,原指摩罗耶山陡峭险绝,为常人所难到;楞伽城本无门户,非神通者不可入。今以处表法,譬喻此经乃是微妙第一了义之教,非大乘利根之人,不可得入。


《楞伽经》的思想内容与特色

此经以楞伽城城主罗婆那王请佛往楞伽城说法为引子,以大慧菩萨问法为契机,引出如来之宣讲佛法。所讲佛法之大要者,无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而所有这些,又不外乎一心,能究此心,即能到达自证圣智所行境界,故宋译之各品皆冠之以“一切佛语心”。

就思想内容说,《楞伽经》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统合大乘佛教的空、有二宗。如果说,作为《楞伽经》“大要”之一的“二无我”显然属于大乘空宗的基本思想,那么,构成此经“大要”的另两个重要方面——“八识”、“三自性”,则无疑是传统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教义。在阅读《楞伽经》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此经一方面反复论述世间万有、一切诸法、种种名相,都是假名安立,如梦、如幻、如乾闼婆城,是人们妄想分别的结果,教导人们要远离有无、断常等虚妄分别见。

另一方面,此经又一再指出,所谓如梦、如幻,绝非一无所有,认为如果视诸法如梦、如幻为一无所有,那就会陷入外道的断灭之见,明确指出:“诸法无我,非如来藏法身常住之性。”要求人们在断除对一切外境外法的虚妄分别见的同时,必须以“正智”去观察、思维、认识、体证此各种现象背后的真常实性,即“如来藏法身常住之性”,甚至于说“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卷四),当大慧菩萨问及为何不说“寂静空无之法,而说圣智自性事故”,佛说“我非不说寂静空法,堕于有见”,而是“于寂静法以圣事说”。所谓“于寂静法以圣事说”,亦即把诸法之无常与如来之常统一起来,把“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统一起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楞伽经》认为:由于众生无始时来,著于有,为了使众生听了之后“不生恐怖,能如实证寂静空法,离惑乱相,入于唯识理,知其所见无有外法,悟三脱门,获如实印”(卷四)。所以如来随机说法,于空寂法以圣智自性说。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此经把“空”与“有”、“寂静法”与“唯识理”统一起来了。

《楞伽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也巧妙地统一起来。在传统佛教中,“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三个概念之义蕴、内涵是不尽相同的。所谓“真如”乃指诸法之本体;而“如来藏”则是指众生本来藏有自性清净之如来法身;至于“阿赖耶识”,则是法相唯识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它作为产生一切诸法之种子,与作为不生不灭之“无为法”的“真如”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因此在唯识学中,“阿赖耶识”与“真如”没有也不能有直接的联系。

但是,在《楞伽经》中,不论“真如”、“如来藏”还是“阿赖耶识”都被糅合在一起了,经中屡屡言及“如来藏名藏识”(“藏识”即“阿赖耶识”),并且认为:“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均见卷五)。《楞伽经》此一糅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思想,以及认为“如来藏藏识”具有染净二重性的看法,对后来的中国佛教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楞伽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融会性相。佛教界(包括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于性相上派别繁多,说法纷纭,大而言之,有“有相宗”、“无相宗”、“法相宗”、“实相宗”等等。“有相宗”如小乘,“无相宗”如“中观学派”、《般若经》,“法相宗”即法相唯识学及《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实相宗”如天台、华严及《密严》诸经、《宝性》诸论等等。《楞伽经》在这方面则是一部具有融摄汇通作用之经典。例如,小乘说七十五法,倡“人无我”,不见“法无我”;“无相宗”之般若学则扫一切相,破一切执,主诸法无自性,倡一切皆是空;“法相宗”之法相唯识学则建立“八识”、“三自性”,倡外境非有,内识非无,主张“万法唯识”;“实相宗”之《密严经》、《宝性论》等则倡一切诸法皆是如来藏之随缘显现,以“如来藏缘起”为一宗思想之纲骨。

再者,就“有”、“无”立论,小乘说“人无法有”,般若学讲“人法二空”,法相唯识学主“境无识有”,“实相宗”则认为相不尽故非有,性无碍故非无,故“非有非无”。《楞伽经》在这个问题上充当了一个“调和者”的角色,由于它既讲空又讲不空,统合了“空”与“有”,既讲“如来藏”,又谈“阿赖耶识”,把“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统一起来,这样,性之与相在《楞伽经》中被融汇贯通起来了。

在佛性论方面,《楞伽经》也同样具有融摄、调和之特点。此特点之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融汇各宗、各种经典关于一阐提有无佛性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各个佛教宗派、各种佛教经典说法不一,因之导致佛教界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

大而言之,相宗及其所依据的佛教经典,如《瑜伽师地论》、《佛地经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等,把众生种性分为五类,即声闻乘种性、缘觉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无出世功德种性,认为有一类众生不具佛性,永远不能成佛,如断尽善根之一阐提;反之,另一类大乘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等,则主张一切众生包括断尽善根之一阐提,悉有佛性,都能成佛。

《楞伽经》在佛性问题上的说法十分圆通,它不但语及“五种种性说”,而且直接谈到一阐提能否成佛问题,但是其观点与相宗却迥然异趣:《楞伽经》首先分一阐提为二,指出一阐提有两种,即“菩萨一阐提”(亦即平常所说的“大悲一阐提”)和“舍善根一阐提”,当大慧菩萨问及“此中何者毕竟不入涅槃”时,佛说:是菩萨一阐提毕竟不入涅槃,非舍善根一阐提。为什么这么说呢?经中解释说:“舍善根一阐提,以佛威力故,或时善根生,所以者何?佛于一切众生无舍时故。”(卷二)明确地主张一阐提也具有佛性,也能成佛。

《楞伽经》对于一阐提的这一说法,对于中国佛教的佛性理论影响至深至广,以致可以这么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佛性理论之所以会成为中国佛教佛性理论的主流,与《楞伽经》的这一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连盛倡“一分无性”说的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也差点因为《楞伽经》的这一说法而放弃其“一分无性”说,只是因为其师戒贤的坚决反对而未果。

《楞伽经》在佛性问题上的融通性,还表现在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能否成佛问题的看法上。对于二乘能否成佛,佛教史上诸宗派、诸经典说法不一,或二乘不能成佛,如小乘;或曰“定性二乘”不能成佛,如无相宗、法相宗;或曰“定性二乘”也能回心入大,成菩萨作佛,如实相宗。《楞伽经》既语及佛为声闻授菩提记,但又说此是方便秘密说;既分阿罗汉为三种,即“趣寂”、“退菩提愿”、“佛所变化”,又说:声闻、缘觉“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于无漏界而得觉悟。既觉悟已,于出世上上无漏界中,修诸功德,普使满足,获不思议自在法身”(卷三)。

《楞伽经》中这种佛为声闻授记、二乘也能最终获如来法身的思想,后来也成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都能成佛思想的重要经典根据之一。

另外,《楞伽经》关于“语”、“义”关系的论述,也颇具特色,并且对于禅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楞伽经》分佛法为二种,所谓“言说法及如实法”。“言说法”者,一谓随众生心为说种种诸方便教”;“如实法”者,“谓修行者于心所现,离诸分别,不堕一异、俱不俱”(卷四)。对于这两种法的相互关系,《楞伽经》首先指出:二者“不一不异”。说其“不一”,是因为“言说是生是灭,义不生灭”(卷五),言说非即是义;说其“不异”,是因为“言说”能显“义”,可以因“语”而入于“自证境界”。基于这种思想,《楞伽经》认为,一方面须有言说,因为“若不说者,教法则断。教法若断,则无声闻、缘觉、菩萨、诸佛。若总无者,谁说?为谁”(卷五)?所以,菩萨应该随宜说法;另一方面,由于言说非即是义,“诸法自性离于文字”,因此,菩萨不应执著语言文字,不应随言取义。若执著语言文字,则“如蚕作茧”,“自缚缚他”;若“随言取义”,则“死堕地狱之中”。其次,《楞伽经》进一步指出,“语”、“义”比较而言,“义”比“语”更为重要。

例如,当大慧菩萨问何者是第一义时,佛说:非言语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法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唯是自心,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语言分别所能显示(详见卷三)。因此,“菩萨摩诃萨随于义,莫依文字。依文字者,堕于恶见”(卷五)。中国佛教史有许多高僧都主张“依义不依语”,至达摩东来,更倡“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中受《楞伽经》的影响应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禅宗自称“教外别传”,但是,即使在后期禅宗中,其“扬眉瞬目”、“棒喝”、“机锋”等教学方法,在《楞伽经》中也可以找到它的雏形或根据。卷三有这样一段话:“大慧,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说,言说者假安立耳。大慧,或有佛土瞪视显法,或现异相,或复扬眉,或动目睛,或示微笑、颦呻、謦欬、忆念、动摇,以如是等显于法。如不瞬世界……但瞪视不瞬,令诸菩萨获无生法忍及诸胜三昧。”(《大正藏》第十六册)后期禅宗的许多教学方法,与《楞伽经》中所说的扬眉瞬目而显法,不唯表现方法相近,而且其理论依据也相通,即都以“以心传心”、“依义不依语”为根据。

总之,在众多大乘经典中,《楞伽经》最突出的特点在其融会贯通,它不仅融会了大小二乘,而且贯通了空有二宗;不仅糅合了如来藏系和唯识系的思想,而且融摄了性相二宗。在中国佛教中,它既是“法相唯识宗”依据的经典之一,同时也是禅宗初祖达磨传付慧可的重要经典,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可见一斑。


《楞伽经》 第一卷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楞伽经》第一卷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楞伽经》 第二卷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楞伽经》 第三卷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楞伽经》 第四卷  无常品第三之一

《楞伽经》第五卷 无常品第三之二

《楞伽经》第五卷 现证品第四

《楞伽经》第五卷 如来常无常品第五

《楞伽经》 第五卷  刹那品第六

《楞伽经》第六卷 变化品第七

《楞伽经》第六卷 断食肉品第八

《楞伽经》第六卷 陀罗尼品第九

《楞伽经》第六卷 偈颂品第十之一

《楞伽经》 第七卷  偈颂品第十之二



《六祖坛经》全文

《达摩祖师传》电影

《维摩诘经》全

开悟的《楞严》

成佛的《法华》

《圆觉经》 全

《地藏经》

《药师经》

《佛说阿弥陀经》

《金刚经》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楞伽经》 全发布于2024-01-22 00:38: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