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

【六根】《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末那。

六根均为无色根,(有色根)色根均为扶尘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根与六识、六尘的关联:

一、视、听、嗅、味、触、意—六识。

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末那—六根。

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

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六根】又作六情。它指五种感觉器官和反应能动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维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

六根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识而使各别缘六境之胜用,故立为六根。俱舍论三曰:‘颂曰: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根。论曰:了自境者,谓六识身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为根。’

六根 】《 三藏法数 :【出首楞严经】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三、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六根】《佛学次第统编》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佛教名词丨六根发布于2024-01-22 00:52: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