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論語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論語研讀第二一一集

 

請各位找到論語講要六百五十七頁,六五七頁,找到之後,我們先把這一章經看一下。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根據皇侃引用蔡謨的注解,這個注解我們老師認為這樣講很好。他說,道者,寂然不動,行之由人,人可以適道,故曰人能弘道,道不適人,故曰非道弘人也。他這樣講,一個是上一句,人能弘道,下一句講,非道弘人

是什麼呢?根據蔡謨的解釋,是寂然不動,寂然不動是引用易經裏面的話。易經,孔夫子寫的繋辭傳。易經的創造就是伏羲氏,到後來,周文王周公用文字來解釋,解釋卦爻,但是這個都沒有把周易,原來叫易經,沒有把易經的本體用文字說出來到了孔夫子的時候,寫這個繋辭傳,就把易經的本體定一個名字叫作太極。太極就是,學佛的人都知道,人都有真如本性,太極是易經的本體,也就是我們人人都有的本性,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究竟怎麼解釋呢?孔子就講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是講易經的太極。太極在那靜態的時候,寂然,寂是安安靜靜的在那裏不動,寂然不動。寂然不動,有感才有應人人都有道的本體,寂然不動這個太極,都是在那裏不動的,但是要日常行為有動的時候,就感了,感而遂通,就是我們任何一個人,你不能說是我就在那裏一天到晚在家裏不動,實際上辦不到每一天都有言語,行動,這就是起作用,感而遂通就是起作用。作用還談不到,在起作用之前,就起那個相這個相是什麼呢?就是陰陽兩個相。起了陰陽兩個相的時候,然後這個相就有觀照的作用,這還是照,還沒有作用一個是寂,一個是照,聖人,他在寂的時候就是寂然不動聖人到世間來教化眾生,他當然要起相,起相就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就是起了照的作用。聖人這個照,那就是一片大光明,自己對於天下事情清清楚楚的,由自己的本性起來這個相,也是一點污染都沒有,就是寂照這兩個字聖人根據寂照來教化眾生,就起作用了,他起作用的時候,也是照,沒有變化,完全是從本性裏用出來。但是我們凡夫眾生就不同了眾生很多,六道眾生,我們就講人道眾生吧,我們人道眾生的任何人,當然本體是一樣的,是寂然不動的由本體起這個相,也是照,但是這個照,污染了,人人都有私心,自私自利的心,被這個私心一污染了,他這個照不明白了,失了照的作用。所以在這裏講,聖人到世間來,他那個照完全是本性,沒有污染,來教眾生就教眾生把眾生的那個污染的東西,把它去掉這在佛法來講,那個污染就是無明,就是對於自己本性不覺悟,這就起了無明了。

這在馬鳴菩薩起信論裏就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個無明怎麼來的呢?起信論裏面有三細相,六粗相。三細相最初這個念頭一動,那個動,動就是業相。造作種種事業的那個業,一動就是業相,動了不停止,繼續動,然後再有轉相。轉就是由業相再一轉,轉再出現現相,業、轉、現。業轉現,業就是在那裏動,再出來就是轉、現兩個就是一個能見相,所見相。能見相,自己的心裏能夠見到一切外面的東西所見相就是跟能見相同時出現的內心中現出來的那種境界相,這是三細相。由這個三細相再六粗相,六種粗相,三細相再轉六種粗相,就是有了無明了。業相就是無明,業相動就是無明,無明出現見相,轉境界相,能見相、境界相再由三細相,六種粗相,那更是,無明得更深厚了。所以要了解這個的來源,就是我們眾生雖然有寂然不動的那個真如本性,就一動的時候,起了,動就是無明,就是業相,動,無明。為什麼動就是無明呢?聖人,他不但是一動,再動,怎麼樣動,他都不是無明的,他都是照。我們普通的凡夫眾生,動,就是,一動就是迷失了自己寂然不動的本體——無明,無明業相起來了。無明業相起來,接著就是能見相,所見相能見相也是虛妄分別,所見相也是隨時在那變動,是假的。所以人能弘道,要把這個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寂照這個本體的相,由本體起了觀照的相,明了之後,我們凡夫眾生對於自己都不明了不但本性不明了,就是起了業相,能見相,境界相通通不明了。有了這個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這個無明起了之後,自己都不明了,不明了就有生死。

生死怎麼來的呢?就是由這個無明業相,不了解自己的寂然不動的那個本體感而遂通的那個照,不明了自己這個寂照,所以有生死。聖人到世間來教化眾生,就是教眾生能夠覺悟,覺悟自己有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這個照,寂照,這是本有的。

這個,就叫作,這個是要人來弘揚,就是把這個道理講明白了,然後由學道的人把寂照這種兩個相,把它先覺悟,覺悟之後,然後脩行怎麼脩行法子呢?就是把不明了寂照,而起了業相境界相等等這些,這都是無明,把無明去掉無明有根本無明,有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就是見思惑,根本無明就是業相最初的那個根本無明。

這個說起來,是在那裏,的本身它不會跟人家講的,由人來弘揚。人來弘揚,聖人來弘揚,弘道,所以講得徹底的話,必須由聖人來把這個道理講明白不是聖人的話,最低限度也到了馬鳴菩薩那個境界。馬鳴菩薩,第八地的菩薩,那是法身大士了,他講得出來我們普通人,我們這個無明,別說根本無明,那個枝末無明也滿滿的在那裏枝末無明,見思惑一品都沒有斷但是我們從經典裏面,孔夫子所講的話,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裏所講的,我們按照經文了解這個理了,我們可以往個方向去脩行,我們也可以自己還沒有證果,還沒有到這個境界,也可以依據孔夫子以及馬鳴菩薩,他講的這個,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道理,自己照這樣脩,也可以轉告他人,教他人來脩。

這個當中有一點要注意,必須根據孔夫子所講的,根據馬鳴菩薩那個法身大士所講的,以他作為根據不以他來作根據的話,我們自己隨便發議論,你這是沒有根據的,你是自己的虛妄心說出來,那個不足為憑。這樣看起來,人能弘道,聖人,由聖人來,我們沒有到聖人地位,我們明了這個道理,根據聖人所講這個理,我們也可以轉過來勸化他人,這都是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道,它不像孔夫子那樣來講出來,就是寂照這兩個相,寂是安安靜靜不動的,寂然不動的,照是起來要起作用了,現出一個觀照的一個相這兩個相,它不會跟人家講的,它不會開示人家的,開示必得由聖人來開示,所以非道弘人從這一點來講,這對於我們學道大有作用我們弘揚儒家的學術也好,弘揚佛法也好,我們所以能夠把這個道理跟人家講一講,這必須要憑據孔夫子講的話,在佛法裏面就是根據釋迦牟尼佛講的話。雖然沒成佛,證到法身大士的,根據他講的話,這才可靠,這都要根據

了解這個道理,我們可以自行來學習,教化他人來學習雖然能夠自行化他,自己必須了解,我們只根據經典裏面了解這個道理而已,自己連這個法身只是了解一點點道理而已那個法身自己要見到,那不容易的。這就是避免現在有很多人,現在這個論語,一般人不講了,儒家的學術,現在都沒人講了。就講佛法吧,那些學術界的人,把佛經看一看,佛經看文字,他看了,看明白了,他不知道這個文字裏面記載脩行的道理脩行的方法,那都是佛所講的在裏面你只了解經的文字,裏面那個道理,自己還沒去實行,沒有去脩的話,那個經文也懂得不透徹要了解這個經文的話,必須自己明白這個經文之後,還要按照經文來脩,來脩行,就是解與行並重,這才可靠的所以在這裏,我們跟人家講這個,介紹這個,要了解這個,只是了解這個理而已行呢?還是必須自己來慢慢的脩行,也要把這個道理告訴人家,你明了這個理,還要同時來脩行,這個才可靠。

這一章書說過去了,翻過來六百五十八頁。剛才這種講法,是我們老師一方面是選擇古人所講的再方面,他老人家講的找出根據出來,從易經裏面,從其他各方面找出來,才有這個講法。你聽過之後,再有時間,再看看別人的注解,你看人家的注解,注得對不對,你就分辨得出來了。

現在請各位看。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個字,好像上次我跟各位講那一章也講過了。,真正說起來,只有聖人才沒有過,聖人以下誰都有這個,這章書跟前面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有些關係前面講人能弘道這個道,道不能夠來弘揚,它把這個道跟人家講解那個道是寂照道就是寂照,凡夫眾生失了這個寂照,都是無明,有無明就有過,有無明就有生死生死凡夫不管在人間在天上,在下三途裏面,還有阿脩羅,在六道裏面都有生死這個生死輪迴的凡夫眾生,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小過就是日常生活之中,處處都有說的話傷害別人,自己也不知道辦的事情,勞師動眾,自己好大喜功,妨害了別人,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私心,這都不知道,都是這還是小過。大過是什麼呢?就是孔夫子講的,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什麼叫大過?大過就是生死大過這個生死大過,聖人才無過。聖人、孔夫子、佛,佛法的佛當然不必講佛的那些,跟佛學的一些登上地的地上菩薩,六道裏面的生死都了了,可以說無大過了其餘的人,小過、大過都有。小過是天天在犯的小過,自己還不知道大過自己也不知道。一般人說,人死了就死了,死了以後又再到人間來,這都是迷惑顛倒的話死了以後,在這一生不學道,盡作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下一回再想到人間來,那是妄想不懂,一般人不懂。所以小過、大過都不懂,我們在這裏學論語,懂了過而不改,人有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這就是了。

這個,前面也講過,我們凡夫眾生,不知道寂照這個體,一起念頭,對於這個寂照不明了,就是業相。業相就是無明,無明一起來就有過失小過失就是一切損人利己,大過失就是生死輪迴。過去雪盧老人在這裏講的時候,他講,馬鳴菩薩講一動就是業相,然後有能見相,境界相儒書裏面有,儒家經典有,他老人家講,大學,就是四書裏面大學,大學也是禮記裏面的一篇大學裏面講,格物,致知。格物,格是什麼呢?格當字講,當字講。物呢,物就是境界。格物,那個物,雪盧老人在左傳裏面找出根據了,物就是一種記號,它沒有形象的,就是標記的記,就是記號而已。這種記號再講得微細就是念頭。格物就是當至字講,這個念頭起來了。格物就是一般講起心動念的時候,格就是起來,物就是念頭。

致知呢?馬上就能夠,起的這個念頭是妄念還是淨念聖人教我們,大學裏面,大學是曾子作的,曾子是直接從孔夫子那裏學來的。曾子講,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念頭一起來的時候,就要致知,致知就是辨別這個念頭是淨念還是妄念大概我們凡夫眾生,起念頭就是妄念,妄念就是小過失,平常我們處處損人利己大過失就是生老病死,生死輪迴

孔子在這裏講,過而不改,有這過失而不改是謂過矣,這就是了。那就是說,凡夫眾生起念頭就是無明,就是生死大過小過失更不必說了,那多得很普通人不知道,小過、大過都不知道。這裏講,孔夫子教學論語的人,學道的人,你既然學論語了,學道了,知道這個過失了。不學論語,不學道的話,這個過失自己不知道。學了論語,聖人所開示我們的這些道理,我們明了了我們要學道了,學道就知道,首先就知道這個,知道這個,就要改。怎麼改法子?那就要先把這個見思惑把它斷除掉,見思惑很多,有見惑八十八使,有思惑八十一品,分開來還是很多,多得很。就拿見思惑來講,貪瞋癡,貪瞋癡就是由無明起來這個煩惱我們改過,怎麼?就是把貪瞋癡把它斷除掉。斷除談何容易呢,真正把貪瞋癡,貪瞋癡是八十八使,加上思惑,全部斷除,絕對不是這一生能夠辦得到的,多生多劫。要,雖然見思惑一下斷不了,但是心,心嚮往之,我們這個心總是要心心念念的,我要改過,改過就要斷見思惑,見思惑不能馬上斷,先要伏惑,把惑能夠伏得下去。

跟曾子學的就是子思子,孔子的孫子,子思子作的中庸,就是根據大學來的。子思子講到後面講致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後面講致中和,致中和就是見思惑還沒有能夠斷的時候,先要把它伏得住,不要讓那些煩惱,見思惑,見思惑起來的作用就是喜怒哀樂,喜怒哀樂都是煩惱。喜怒哀樂人人都有,起來的話,馬上把它伏得住,不讓它再繼續這就是中庸教我們改過的一個下手的工夫,明了大學中庸的這個改過,重要的,雪盧老人就講,知道這個過的來源,就歸到大學所講格物致知。我們凡夫眾生,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人人都會起念頭,起念頭就是妄念,這個時候就要覺悟那一個眾生起心動念都是虛妄的,這時要致知,就是要覺悟不怕念起,就怕覺遲。雪盧老人又開示,又講過,禪宗,中國的禪宗,早期是觀心法門,觀什麼心?觀虛妄心,那就是我們凡夫眾生念頭起來,他就觀這個念頭,念頭起來,觀這個念頭,從那裏起來的,然後又消失在那裏,落在那裏這一個念頭起來又落了,又失掉了,再一個念頭又起來,又落下去了他就觀這個念頭,他就觀虛妄分別這個妄念,觀到久而久之,妄念沒有了,淨念出現了,他就悟了,我們本來這個念頭就是這樣,這就是見性他是用這個工夫到後來,觀心工夫用不上了,他才改為參話頭這是雪盧老人過去講的。所以我們在這裏,孔夫子講的,過而不改,你知道,你學道的人知道了,也知道這個了,你不改,那好了,是謂過矣那就是不知道生死從那來的,你又不按照聖人所講的辦法來改的話,好就永久的是謂過矣,那就永久在六道裏面生死輪迴吧不但生死輪迴,在人道的眾生,他不知道這個過,他處處損人利己,處處詐欺人家,來實行霸道,來侵佔人家,下一輩子,人身都保不住,他一定是墮落三途裏面去這樣一想,是謂過矣,這一句話說得多麼嚴重!但是聖人講的話,非常溫和,就在這個溫和的語氣之中,我們了解,我們既然學道了,必得要這樣改改就是伏得住,不讓煩惱起來,然後進一步,逐漸逐漸讓它斷除。斷除,決不是這一生能夠斷得了的,慢慢來,速斷,超快斷,有辦法的,那就是大家學佛,學念佛法門,那就是到極樂世界一生就能斷。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論語研讀第二一一集发布于2024-05-13 16: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