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赵铁山先生故居

在清中叶到民国初年晋商群雄并起的年代,太谷县坐拥百万资产的富豪人数名列山西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山西首富之县。太谷商人,贾而好儒,崇文重礼,学养深厚,以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代有其人,生活在清末至抗战时期的书法大家赵铁山先生,更是冠绝当时的文化名人和爱国者。他的艺术成就,铮铮铁骨与他终生崇仰的傅山先生薪尽火传,前后辉映。

赵铁山(1877~1945),名昌燮,以字行,亦署惕山、错铁、旧铁、汉痴、絅斋、孑然、柴翁、心隐庵主人等,山西太谷人,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早在20年代,赵铁山就享有"南吴北赵""大江以北无出其右"的美誉,被书法界誉为"华北第一支名笔"。他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创新成就以及他的人品和作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统一境界,当时书坛公认他的书法造诣与一代大师吴昌硕不相伯仲。

《和铭真迹》,全称《小篆仲兄云山和铭册》,是赵昌燮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字形以修长取势,运笔以中锋为主,清劲圆畅,功力非凡,实为“精意之笔”,弥足珍贵。此册为悼其仲兄云山而作。


赵铁山篆书《和铭真迹》欣赏


释文

惟天笃才于何信,竟以微病陨才隽。撮书行谊勒前和,籍作贞珉磨不粼。

先生幼而笃孝友,家庭雍睦亲斯顺。推之文学耽沉思,朗月在川波益浚。

宗工激赏每垂青,几经剖璞发瑜瑾。讵从末俗重科名,要有儒宗资体认。

穷经谈艺皆绝伦,余事犹复雄笔阵。儒林文苑两堪跻,型家交友无悔吝。

雅度澄于象水波,清才高拟凤山峻。将从俊逸返冲融,造诣随年俱有进。

岁繄癸亥月中秋,上旬四日嗟在殡。深惟潜德发幽光,不忍浮云过一瞬。

名隆身殁后死贵,长言为志铭在榇。赵氏仲子署懒真,字曰云山讳昌晋。

三弟敬书。

赵铁山是崇碑的书家。他的书法发展轨迹,从十岁开始跟随梁一斋练习楷书开始到去世共经历了六十余年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十岁到三十岁:在这期间,赵铁山的书法由接受启蒙而逐步渐臻成熟,楷书根基已十分牢固,尤其精于小楷。此时,他开始广泛涉猎历代名家碑版,如《皇甫诞碑》、《华山庙碑》、《夏承碑》、《曹全碑》、《郑文公碑》等诸多历史名碑版。

赵铁山从小受业于私塾,在经史书画,古辞文学方面得名师梁一斋,史卓如传授,又受两位举人出身的兄长桂山、云山的教勉,在金石书画方面自幼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加之铁山先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苦练不缀,他的书法在青年时代就崭露头角,中年后更是名声大震。

第二阶段:1907年到1926年,即赵铁山三十一岁到五十岁。在这一时期内,赵铁山的魏楷、汉隶、小篆都在古人的基础上焕发出了新意。书法作品尤其以欧体、魏碑两种书全较多。隶书已由汉隶诸多名碑中凝炼出自己的面目,结体精美,笔力沉稳,随心所书作品,都有很高的意境。赵铁山在书法方面的名气也更加为时人所熟知。

赵铁山先生一生痴迷于书法艺术,他目睹清政府的腐败,看淡了功名仕途。1908年,赵铁山赴考,榜列一等第一名,因不屑给主考大人呈上拜师之厚礼,殿试降为一等第二名,做了一个吏部文选司和农工商部庶主事。任期不到一年,恰逢兄长桂山患病,铁山借故请假回乡探亲,放弃了令他屈才抑志的六品京官,回归故里。从此,他深居简出,终日博览群书,潜心金石书画,度过大半生的隐士生涯。

弃官归家后,赵铁山刻了两方闲章。


一方是"官与板桥差一品;名与板桥同一字"。板桥即郑板桥,乾隆进士,曾任官滩县知县,后亦退隐故里,倾心于书画,是当时名震遐尔的扬州八怪之一。板桥是七品,铁山是六品,正好"差一品"。郑板桥名郑燮,铁山名昌燮,正好又是"同一字"。


一方是"半生白日此中颓"。"此中"指他的书斋"心隐庵"表明了他将自己的后半生倾心书画的决心。

第三阶段:1927年到1945年,即五十一岁到六十九岁。冶百家于一炉,四体皆精,心手双畅。在这一时期,由于生活原因,赵铁山从五十一岁开始自拟《卖字定价》,形式分为匾额、楹联、横披、中幅、册页、手卷、碑额、墓志等,书体有缪篆、古籀、秦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六十岁以前,书写墓志、碑额较多,日常应酬作品也很多,时常是踵足盈门。六十岁以后,赵铁山题跋居多,如跋王觉斯画、跋傅青主遗墨、跋宋岳珂书米海岳砚史墨迹、跋金农画梅等,大都是书文双壁的珍品。

赵铁山以碑化帖,笔法以端正、方整之中别生韵致,凝练之中更见神采。以他高深的学识修养,宽博的书路,独特的风格,进入人书俱老的化境。这三个阶段是赵铁山攀登书法艺术高峰的三个阶段。"天纵"加上他自己后天的努力,也印证了塾师梁一斋老夫子的慧眼。

1937年,太谷沦于敌手,赵铁山先生的“净丰得”商号毁于日寇炮火。赵铁山先生因为望重于当时,日军亟欲招揽,让其担任维持会长,铁山先生严辞拒绝,上演了“诈死瞒名”的悲壮活剧。

在日本占领时期,他在他那个商号净丰得后院隐居八年,一开始人们都以为他炸死了,赵铁山也就以讹传讹。赵铁山炸死的消息传到西安去,西安还给他开了追悼会,蒋介石、冯玉祥还送了花圈。

1945年5月,赵铁山在隐居地溘然长逝,挚友武尧卿称赞他“就死易,全名难,当年之不死而死,正今日之死而不死也”。

赵铁山先生是忠孝节义的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中国旧式文人,在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他守志不移,为中国传统文化存亡续绝,在书法金石、经史考据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大成就。他的书法、绘画、诗文、人品节操,永远是我们最可宝贵的财富。

资料源于网络,文字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侵权必删!僅限交流學習。

       

           
更多推荐
           

太妙了!启功不同书体绝配毛主席诗词

民国书法大师于右任在台湾的最后岁月

博大豪迈,孙中山先生书法欣赏

潇疏秀逸,“淡墨探花”王文治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  | 明张瑞图古诗三首草书
       

厚德学派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他的书法造诣与吴昌硕不相伯仲,"大江以北无出其右"发布于2023-12-16 19: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