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直坚持学习圣贤之道,讲究修身修心,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言、立功为一身的三不朽圣人。曾国藩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世人推崇王阳明,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问,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不生傲气,谦逊低调,路自然越走越宽;不丢骨气,坚忍不拔,才会不惧各种风风雨雨;不损志气,志在千里,方能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01

不生傲气

王阳明在《传习录|上说: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他认为,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骄傲自满。傲慢的人,大多念念不忘一个“我”。

巴甫洛夫曾说过:“绝不要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

为子而傲,则难尽子之孝;为臣而傲,则难尽臣之忠;为父而傲,则难尽父之慈;为友而傲,则难尽友之信。

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知道世界之大,人外有人,所以为人总是低调谦卑,做事总是很谦逊,从会固步自封,总是不断地去学习,去提升自己。

也正因为这份谦卑,让他们行久,走得远,离幸福越来越近。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为人,不要自作聪明,不要高人一等。

谦虚低调,是一种人生智慧。古往今来,越是厉害的人,越懂得放低姿态。

戒掉自己的傲气,收敛自己的锋芒,时刻保持谦逊,人生之路自然越走越远。



02

不丢骨气

俗话说: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骨气是一个人的骨,丢了骨,便撑不起形。 一个人如果没有坚硬的骨气,便难以安身立命。

国画大师徐悲鸿有一句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为人不可自负骄傲,但却不可丢了铮铮傲骨。

曾国藩家境并非门楣显赫,不过是区区一户农耕之家。但他硬是凭着自己不服输的韧劲儿和满腹经纶的学识,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

48岁时曾国藩写过一幅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一团春意思”,说的是遇事要有好心态,做人要生机勃勃;“两根穷骨头”虽有戏谑自嘲之意,却是在说,做人要有骨气,即便遇到挫折,也要保持原则。

纵观曾国藩一生,历经七次坎坷,后来围剿太平天国,也曾屡战屡败,但他不畏非议,屡败屡战,最终取得胜利。

那样的经历,那样的时代,若非靠着“一团春意思”和“两根穷骨头”,也许他的仕途早就走到了尽头。

活得有骨气,才能不畏风雨,不畏坎坷,才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永葆前进的动力。



03

不损志气

王阳明从小便立下成圣之志,但为官几年,他不仅没有实现抱负,还因小人构陷,被贬龙场。 

关于龙场,书中记载:“处于万山丛棘之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 那里瘴气弥漫,毒虫遍地,对于身体一直不好的王阳明来说,绝对是个生死考验。 

但他仍意气风发,挥笔写下:“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一切艰难险阻,在他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

有人在逆境中自怜自伤,放弃希望;有人却斗志昂扬,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翻盘。有志气者,决不会被外界压力打倒。低谷能摧毁一个人,也能塑造一个人。 

有人说:“纵使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心中有斗志,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看到人生的另一番绝美风景。毕竟,所谓深渊,下去,也是鹏程万里。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阳明学派微信平台整理发布不代表阳明学派的观点和立场。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阳明:谦虚低调,是一种人生智慧。发布于2023-10-26 19: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