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乐观,凡事想得开。王阳明认为,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所以,做人一定要保持心态的积极乐观,尤其是面对人生低谷时,更要想得开、看得开。想开了、看开了,处处是天堂,行为会变得积极,运气也会越来越好。


正德元年,王阳明因上疏论救,触怒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做驿丞。当时的龙场,处于万山丛棘之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环境极其恶劣。而后王阳明历尽追杀抵达龙场时,驿站早已破败荒凉,加上山中潮湿发霉,根本无法居住,只好先在路边小山洞里居住下来,随后在洞边小山上搭一间矮小的茅屋以栖身。


遭遇如此困厄,王阳明如何调整心态呢?他在《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中写道:“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他将在儒佛道思想所悟出的人生之道转换为内心的意志,并且巧妙地把思想的粗略处与生活的精微处相结合,用来抵抗面前的人生低谷,这样,他觉得龙场生活也不那么苦了。


王阳明还告诫他的随从,只要苦不入心、心中不苦,生活便是甜的。试想,在那样的情景下,王阳明居然还能认为生活是甜的,这样的超然,令人深深折服,更值得好好学习。


后来也恰恰是这个艰险的环境,让王阳明能够有时间沉思静心,思考人生的终极价值。那么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是心!王阳明设想要是圣人也处在这个环境,应该怎么去做,后经思索再三,认识到“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的道理,终于悟出“心即理”之道,“格物致知”之旨,这就是名震中外的“龙场悟道”。


其实,人生的道理就是如此,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你的生活自然会充满美好,你的想法和行动也都会变得积极起来,自然也会等来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2、心是人身上的灯,心若昏暗,世界就昏暗;心若光明,世界就光明。

点亮你心中的那盏灯,让它照亮你生命的旅途,给你带来温暖和快乐。

钱理群先生曾说:人生道路是坎坷的,会遇到很多黑暗。要战胜黑暗,就必须唤醒内心的光明。

佛家讲:明心见性。

照亮自己的本心,方能化解内心的烦忧。

对于王阳明来讲,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心里。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直至叶叶外头寻。

曾有学生问他:“老师,一朵花独自开在南山,跟你的心又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它能否扰动我心,却由我来决定。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一切烦恼皆由心生。眼中所见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世界。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温暖,这世界就不会凉薄。


3、如果说“对人不对事”的是下等人,那么喜欢“对事不对人”的则是中等人。

他们往往对于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其理想在于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

在工作中,他们是战略的执行者,他们往往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少而精,追求单项工作的完美,并善于享受其中的乐趣。

作为骨干,他们可以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能够干出非常不错的业绩。

总之,他们一切行为都在围绕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他们可能是某一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企业的中层领导,或者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术派人物。

而在古代,他们被统称为“将才”。

“将才”就适合以身作则、冲锋陷阵,如果被安排到了帅位,那结局一定不会好。

大家都知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名言。李广是汉朝有名的飞将军,箭术天下无双,曾立下赫赫战功。

据史书记载,李广做了四十多年的官,薪俸高达两千石,却家无余财,也没有分购置什么田宅,他把自己的薪俸都拿出来分给需要帮助的人了。

对待自己手下的士兵,他爱兵如子,每一次统领部队,都要认真地视察:当自己的士兵们都吃上饭了,才自己也吃饭,在缺水的地方行军,当士兵们都喝上了水,自己才去喝水,所有的难事,都身先士卒自己先做。

他不仅对士兵爱护体贴,连敌人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

可是一代名将,却一生难以封侯,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是时运不济?还是遭到刻意排挤?难道真是汉武帝没有识人的慧眼吗?当然不是。
《王阳明年谱|中有这么一句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意思是说:圣人所体悟的道,其实就在每个人内心之中,我们自己的本心具足一切智慧和力量,舍却内心力量的开发,一味的于外物之中探寻道理,期待外部力量可以帮助自己实现转机,根本就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改变命运的真正力量,就是我们自己,向外寻求,徒增烦恼。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举足轻重。这里所说的环境,泛指一切外境,包括所处的行业、平台等等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说的好: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
的确,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行业或者平台,就算浑身都是本事,你也无从施展,如果所处环境之中有人处处压制你,更容易捉襟见肘,寸步难行,有时候难免自己就灰心丧气,随波逐流了,满腔的壮志豪情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消磨殆尽,一天一天开始混日子,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渐渐虚度此生。
4、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时候,不知不觉之间,潜移默化的就被环境影响渗透,进而失去自我,变得面目全非,所以只有条件允许,选择合适的外部环境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很多时候,外部环境是没那么容易就改变的,比如说,工作单位不可能说换就换,买了房子也不可能说搬就搬,外部环境改变不了怎么办,可以营造我们的内部环境。

王阳明,当初因为得罪权宦刘瑾而被流放贵州龙场,当时的龙场,一片蛮夷洪荒,毒虫瘴气,穷山恶水,人迹罕至,环境可谓恶劣至极。

想换个地方一时半刻是无法实现的,然而继续呆在这里,很可能会崩溃掉,王阳明一度不知所措,频临绝望。
当一个人不再抱有希望和幻想的时候,他反而不再慌乱,内心也开始沉静下来,王阳明开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
不再以抗拒抵触的情绪来看待种种艰难困苦,而是把所有的际遇当作理所当然,然后自己动手,建造茅屋,砍柴做饭,让自己的内心融入当前所做的一切,慢慢的,自己内心的力量释放出来,当这种来自内心的力量一点点强大,周围的能量也在悄无声息之中随之改变。
5、吾性自足,不须外求,这八个字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得出的真言,原来,改变命运的真正力量,并不在身外,而恰恰来自我们的内心。营造适宜的内部环境,就可以实现境随心转,一点一点得偿所愿。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论资质天赋,其实相差无几,之所以命运各不相同,除了先天条件之外,最大的决定因素就在于心态。
接受、融入当前所做之事,慢慢的让心安定下来,无事要心静,有事当心定,体会形神合一,心与身体合一,心与当前所做的事情合一,物我两忘,然后,什么外部环境,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你的潜能形成的创造力,会摧枯拉朽般让你重塑自我,外部环境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已经不再和你针锋相对,变得友好善意,一切外部力量开始为我所用,这就是境随心转的力量。

打击你的不是外界的干扰,而是你的内心对这些干扰做出的负面回应,你不回应这些干扰,干扰就改变不了你,你若能以更加坚定的正面心绪来同化外部力量,这些力量会被你主宰,干扰反而被你吸附,成为加持你的力量

发生不愉快的事,遇到不喜欢的人,不要急着发火,当不良情绪涌动上来就要发作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别急,先缓一缓。
然后对自己说,这些都是来考验我的,检验我的修身功夫来着,别冲动啊,稳住,不动声色,管住嘴,管住手和脚,实在不行,还有一招——默念四个字,平安喜悦,马上可以化解不良情绪,只要你的心境不乱,你的磁场就不会乱,局面就仍在掌控之中,并且必然会渐渐好转,最后往往如你所愿。

结束语——如果现在的你,对目前的处境不满意,想要改变,那么就应该试着调整自己,任何时候从新开始都为时未晚,请记住:从新开始,就要从心开始。

6、所谓搬弄是非的人,简单的说,就是那些喜欢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挑拨离间的人。

中国有古谚讲“爱听小语”,以及“远重衣冠近重人”,就是说,一般的人都是用这些小事来评论、衡量一个人的高低、善恶,甚至成为了道德人格的砝码。

既然没能力去解决问题,所以他们只好将注意力集中在人上,以传统世俗观念为依据,去批判和非议一个人,也就是所谓的“对人不对事”。

古人常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意思是说:那些喜欢说别人是是非非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在生活中经常会挑起“是非”的人,这样的人是“小人”,一定要远离,否则他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说到这,历史上有一位著名人物不得不提,就是北宋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

虽说《宋史|评价他说:“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但他死后却没人给他建碑,更谈不上为他写墓志铭,就连他的生平传记也仅仅附在《宋史?沈遘传|(沈括侄子)之中。

在科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沈括,却为何落得此下场?原因就在于他在生活中真可谓不折不扣的下等人。

先看他与王安石的经历。沈括本与王安石是世交,其父亲的墓志铭就是王安石写的。

王安石当宰相时,沈括是他变法的忠实支持者。

但在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后,沈括却出尔反尔,落井下石,向新宰相吴充立刻起草万言书一份,从政治以及自然科学的角度论证了王安石新法之荒谬之祸,出卖既是领导也是朋友的王安石。


此心光明,不向外求。如果一个人眼前只有阴暗,可能不是世界出了问题,而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


《菜根谭|中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王阳明有个弟子叫徐樾,自以为理解了阳明心学的真谛。

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每举一个例子,王阳明便否定一个。

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开始焦虑、沮丧。

王阳明指点道:你太执着于外物。

徐樾不解。

王阳明指向烛火:这是光。

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亮的湖面:这也是光。再指向河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这都是光。

徐樾起先茫然,随即顿悟。光既不在烛火上,也不在日月星辰之间。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只要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

与其远望别人的光亮,不如点燃自己的心灯。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心都是圆满的,都可以自足其性,根本无须向外界苦求。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阳明学派微信平台整理发布不代表阳明学派的观点和立场。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阳明:只要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发布于2023-10-26 19: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