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讲王阳明的故事④:



一波三折的科考路





今天继续学讲王阳明故事第四回。

格竹失败归书房,
饱读诗书志万丈。
一波三折科考路,
偶得道名题金榜。

科举制度,是古代统治者为选拔人才,特设的一种考试,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霸王”制度。

科举制盛行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废止,在历史上风光了1300多年。

明清时期的院试为三年之内两次考试,殿试(考进士)每三年一科(间隔3年一考)。考生需逐级考试,原则上不可越级考试,由低至高为童试(县级)、院试(县、府级)、乡试(省级)、会试(中央)、殿试(最高级)”。



所谓科举,都是为皇权服务的,统治者深知其妙。

科举最明显的考试风格在八股文。尤其是明朝在八股文的基础上,更是规定答题必须仿古人立言,遵照圣人思想写文章,这个圣人就是活着不受待见,死后被发现对皇权维稳有用的“朱熹”。

话说王阳明回浙江余姚继续读书,他最崇拜的读书人是范仲淹,因为范仲淹文武双全。

王阳明在家乡成立了读书会,请来了江西布政使退休的老先生来当会长。期间,王阳明学到了许多官场实战知识。

王阳明看不顺眼科举制度,从其父亲35岁考取举人,后又考取状元后,觉得并不怎么样,于是在北京就开始想怎么做圣人。

于是从儒学经典: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立志求学。

王阳明的身份是典型的官二代。一般考取举人身份有两个出路,一是可以当从九品的教育官员,二是三年后继续考进士。

王阳明20岁考取举人,七年后才考取进士。24岁那年考进士又失败后,进入国子监读书,国子监读书有两个好处,一是有个安身学习的地方,二是国子监学生的老婆国家给发工资。这个是相当牛逼的制度。

王阳明为什么这么拼?

个人“岚林谷”多次读解《金刚经|,感悟到,为人要一代比一代强,做事要一次比一次好。青天于蓝胜于蓝,儿子一定要比老优秀,方能传承与发扬光大。

王阳明十六岁完婚,老大不小了,一晃就是几年,由于格竹失败后,大病一场,家族势力不少,不能这样败下去,既然圣人不是那么好当,就只好按父亲与岳父的安排,去考取功名。

为此,王阳明开始“浪子”回头。一直到弘治五年,即1492年,为乡试作准备。

为了准备这次科考,王阳明不少下功夫。这是形势所逼,不然就是废人一个。

王阳明自从格竹子生病痊愈后,就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个精力旺盛的小野马一样,东窜西窜的了。更是有了老婆的缘故。

尤其是祖父竹轩公的去世,对王阳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阳明自小跟随祖父长大,深得宠爱。不管父亲是怎样苛责、打击式教育,祖父总是维护他,见人就讲“孙儿未来必成大器”。可竹轩公最终却带着一份遗憾离世了,没能见着孙儿的半点功名。

树欲静而风不止。王阳明痛定思痛,决定回归书房,静心读书。

在众亲的帮助下,王阳明的学习条件是“天花板”级别的配置。为了能有一个好的读书氛围,他与堂叔王冕、王阶、王宫等人一起研习经书。白天学习科举的功课,晚上回去再继续搜集经史子集来读,所谓“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的读书,也是常事。

原本就天赋过人,再加上如此努力,王阳明的课业进步飞快,很快就从一个科举小白逆袭成功,水平超过了他的叔父们。

后来乡试中举,也算是水到渠成。


全家人在欢天喜地的庆祝,可那几位陪跑的叔父却在肯定侄儿的同时,心里产生了隐隐的担忧:王阳明的心思已经远在科举之外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比不上。

为了准备来年的会试,王阳明再一次离开余姚,远赴京城,开始拼爹的生活。

到了京城后,人人都觉得他处处有父亲打点指导,又如此才华横溢,考个进士一定是手到擒来的事,毫无悬念。

此时,王阳明老大不少了,二十多岁,养家糊口的,丝毫没有半点轻心,甚至用功读书的状态一度让那个对他要求严苛的父亲都非常心疼。

可是,父望子成龙,用心良苦,却成空。弘治六年的会试中,王阳明落榜了。

放榜之日,王府本是摆升学宴的,高朋满座,却上演了一场展露人性百态的大戏。落榜失意,备受人嘲讽,身为主考官的宰相李东阳也来了,并语带双关,要王阳明作一篇状元赋。

话中之意,有几个意思,想有几个就有几个意思,现场人都猜到了答案。王阳明岂能不知。但他表现出超越当时年龄的沉稳和克制,不慌不忙,提笔间写了一篇洋洋洒洒、文采斐然的《来科状元赋|

大家看完后,一片倒高呼“天人”!

如此一来,树大招风。一切在无知晓中为第二次落榜,埋下伏笔了。

弘治九年,1496年,第一声“春雷”依旧没有为王阳明炸响,他又一次落榜了。

这次据传是有人暗中作梗了,说“你不是写了《来科状元赋|,觉得状元非你莫属吗,这次让你连个进士也中不得”。

面对这六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王阳明尽管保持洒脱豁达的姿态,但是也是难掩郁闷。

于写出千年明句:

世以不得第为耻,
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意思是,世人把落榜当做耻辱,我却把因考不中就动摇内心的志向视为耻辱。

这是一句极有分量的话,从中已能窥得王阳明的心学已开始萌芽了。

在科举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王阳明被时代潮流推到了沙滩上,卷土重来!

凭借强大的内心,没用了多久,王阳明便从会试接连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乘舟南下,回到了老家余姚。

余姚有一座龙泉山,林木葱茏,花果飘香,景色异常秀丽。闲居在家的王阳明见那里环境清幽,便跟朋友们在山中的龙泉寺里创办了一个诗社,名曰“龙泉诗社”。

文人雅士们白日里游走于翠林碧水间,夜里畅饮于松涛月色下,吟诗、作对、流觞曲水、投壶为乐,好不自在。

不过辞赋诗文虽然精彩快意,但终不过是王阳明人生的点缀而已。

弘治十一年(1498年)的一天,王阳明在不经意间翻到了朱熹给宋光宗的一封信。里面写道:

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
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意思说,虔诚地坚持唯一志向,是读书之本;循序渐进,是读书的方法。

这句话不偏不倚,正中王阳明的弱点:他多年来在儒、佛、道、军事等各个领域换来换去,没能坚持住一个确定的方向去循序渐进地深入钻研,所以什么成果都没有取得。

这也是千年之后,仍在应试教育中闯荡人生的国考大军中重现。

在求学阶段,多少学子同样会犯的错误:

虽知唯有“锲而不舍”,方能“金石可镂”,可是总会心猿意马,事事浅尝辄止,落得样样都会而又样样不精,以致于到最后荒废了时光,空留下遗憾。

找到“格物致知”正途的王阳明卷土重来,再次回归程朱理学的钻研。

后来,在给弟子讲学的时候,王阳明提到“持志”时说: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
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这句话,正是王阳明第三次准备会试时的状态。

最终不出所料,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27岁的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这一次,他顺利过关,并在接下来的殿试中,以二甲第七名的成绩录为进士。

名题金榜之后,王阳明就算是要正式踏入仕途了,他会任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做一个什么样的官呢?

关注“岚林谷”公众号,一起再探究竟。

2024.2.26日晨

全文2721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讲王阳明的故事④:一波三折的科考路发布于2024-05-05 2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