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官后,因得罪宦官刘瑾,遭遇廷杖、入狱、流放,几度死里逃生,从北京到贵州龙场的心路历程。



在这世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忧喜参半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即便是圣人王阳明也不能免俗。


当年王阳明谪居龙场,他发现这是个瘴气弥漫,民风野蛮愚昧的地方,他只能在山洞安身,靠野菜充饥。


如此不利的处境的确也让王阳明心中不是滋味,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用乐观的心态面对这次遭遇。


王阳明通过保持快乐的方式对抗瘴气,并且亲手为自己设计搭建了“何陋轩”“玩易窝”。


龙场没有变成一个消沉之地,到成了王阳明静心开悟,立地成圣的圣地。


人生的智慧大体如此,让我们感到最绝望的时候,也正是磨炼自己的大好时机。



在事上磨练,要以修心为重


王阳明也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只有在逆境的磨炼中才能有所成就,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


它要求我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统筹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超越自我,而不是读死书。


真学问,我们可以称其为“学道”,即“坐而论道,起而行之”,这就是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时常被我们误解为是一种空想主义,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王阳明曾经一度告诫自己的弟子:“别悬空虚想,要在事上磨练”。


在事上磨练,简单来说,就是要将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在复杂的实际体验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以达到动静皆定的层次。


这种修行会使人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最终进入“不动心”境界



在事上磨练,铸造强大内心


古训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为人担不起大事,经不起磨炼,也就无法成为一个敢担当,有能力的人。


正如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


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着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一人如果真正改变了自己,就是一场灵魂深处的洗心革面,这在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只有观察此人身处利害关头,遭遇了重大的变故,或者受到委屈和侮辱的时候。


当他在平时容易发怒的时刻不在发怒,在平时胆小懦弱的时刻能够无所畏惧的时候,我们才能由此断定,这个人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


越是到了紧要关头,就越是到了需要我们下工夫修心的时候。


在人生遭遇骤变打击之时,能做到方寸不乱,需要的是大智慧。


在重大的打击面前,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


真正的智者不会在挫折中沉寂,而是把命运的迎头痛击当作磨练心性、超越自我的大好机会,在苦难中也能成就自我。



在事上磨练,实践是最重要的


王阳明早年提出了“静处体悟”的观念。这要求一个人安心静坐,舍弃所有的思虑忽然杂念,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本心。


后来,王阳明在修行的过程中发现一味地静修也会产生各种弊病。


例如容易使人变得“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会把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


对此,他提出了“事上磨炼”这一全新的修行观念,大大提高了实践在修行中的地位。


王阳明告诫我们:“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掌握了不少圣贤大道,满口的引经据典却不落实,这不是真正的“知”。那些熟读经典却不谙世事的书圣,就算人品端正,也并未获得真“知”。


王阳明只是个儒雅的文人,自幼就生长在书香门第,却也能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百战不殆。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阳明不止是一个“读书人”,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背着教书先生舞枪弄棒,二十六岁时苦读兵法,几乎看遍了所有的兵书战策。


每当他领悟新的战法,还会用果核练习摆兵布阵,虽然也被人嘲笑为“赵括纸上谈兵”,但是这样的演练真的帮助他掌握了不少的兵法韬略。




凡事只有熬得住,才能笑到最后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


人生如粥,熬出至味。


一锅好粥,就需要精熬慢煮,才能获得最浓厚醇香的滋味。


人生如一锅粥,同样需要时间和火候的熬煮,当我们加入不同的心情,融入不同的情感,这锅粥就有了酸甜苦辣的世间百味。


这其中的滋味,也只有在我们认真品味之时,才能体会出生活的那份平淡从容的优雅。


熬,是让我们笑到最后的智慧。


评书名家单田芳,讲遍了今古传奇,却把人生总结为简单的一个字:“熬”。


身处逆境,唯有苦熬方能挺住;遭遇危机,唯有苦熬方能化险为夷;适逢险阻,唯有苦熬才能柳暗花明。


人生不必害怕煎熬,而是要在熬中汲取智慧,获得力量。


人生就像是山间的溪水,遇到急湍逆流也是尝试,唯有熬住一时,才能奔腾入海。


熬,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守住自己应有的职责,一步步地积累自己的力量,直到焕然新生的那一天。


一时的荣辱得失永远只在一时,人要熬得住,才能笑到最后。


熬,是稳定平和的心境。


阅遍世事的人都明白,一时是决定不了一世的。一时的春风得意,或者一时的失落消沉,都不会成为你生活的主旋律。


只有不急不躁,处事冷静,可以“熬”得住的人,才算是生活中的赢家。


熬既是人生的出发点,又是人生的中转站。就好像茶会越泡越醇,酒会越陈越香。


“熬”的过程,也是一种俗世中的修行。


熬的是淡然处世的心境,修的是乐观豁达的胸怀。只有经历磨练,才体现出成功的弥足珍贵。熬的不是岁月,而是一种心态。


 熬,是历久弥坚的意志。


我们的人生,正是由一段又一段的煎熬和快乐交织而成的。


熬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一个在困苦中磨练意志,韬光养晦的重要过程,当我们熬出头的一刻,就是我们一鸣惊人的时候。



有些时候,我们也会怀疑自己熬不下去了想要自暴自弃,但是等到回首向来的那一天,我们又会发现,当时拼命努力的自己,其实是最可爱的自己。


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失败和困难,他们在失败中积累教训,在困难中愈挫愈勇,在逆境中磨炼出了一颗强大的内心。


肉体的强大可以随着岁月流逝离我们而去,心灵的强大却能伴随我们的一生。
真正的强大就是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真正的修行就是在磨炼和煎熬中慢慢成长
只有经历过磨炼,人生才是一场完整的修行。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阳明学派微信平台整理发布不代表阳明学派的观点和立场。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阳明】只有经历过磨炼,人生才是一场完整的修行发布于2023-10-26 19: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