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四四):




求学练功事上磨






今日学习王阳明《传习录|第四十四节。


这一节讲,陆澄跟着王阳明求学,儿子生病了,却请不到假。王阳明教他,学问还得事上求,真心还得事上练。求的是“去人俗”,练的是“调停适中”。


为增添学习兴趣,纯手工学搓一首七言律诗,以凝聚文气,助推《求学练功事上磨|破题:


鸿胪寺内困愁多,忽报儿危意若何。

学问还须磨世事,真心更要练中和。

情牵爱子虽天性,过则成私理舛讹。

七感情牵常过度,调停适中莫蹉跎。

须明本体分限在,增减分毫不可挪。


这五句话中,描述了陆澄在鸿胪寺时,收到家信,得知儿子病重,内心忧愁烦闷不堪的情景。接着指出做学问,要在世事中磨炼,追求内心的中和。提到对儿子的爱,虽是天性,但过度则成了私心,偏离了天理。还强调七情所感,往往容易过度,需要调停适中。最后说明,要认识到心的本体有其限度,不可随意增减。


整首诗,体现了在事上磨炼的重要性,以及对情感适度的思考。


其中“调停适中”在诗中,引为注意,可称“诗眼”。意思是,指在面对各种情感和事情时,要保持一种平衡、适度的状态。


“调停适中”强调,不要让情感过度偏向某一方面,既不过分忧愁悲伤,也不过于放纵喜乐,而是要找到一个适中的点,使自己的内心保持和谐与稳定。


这也是王阳明所倡导的在事上磨炼中,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下面,精读原文: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围绕上述原文,个人“岚林谷”微信公众号,略从字面上解读一遍:


陆澄在鸿胪寺小住,忽收家信一封,说儿子病危,他心里万分忧愁,不能忍受。


先生说:“现在正是用功时刻,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平时讲学又有什么用处?人就是要在这时候磨炼意志。父亲爱儿子,感情至深,但天理也有个中和处,过分了就是私心。此时,人们往往认为按天理应该烦恼,就去一味忧苦而不能自拔,正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一般说来,七情的表露,过分的多,不够的少。稍有过分,就不是心的本体,必然调停适中才算可以。譬如,父母双亲去世,作儿女的哪有不想一下子哭死心里才痛快呢?然而,《孝经|中说:'毁不灭性’。并非圣人要求世人抑制情感,天理本身自有界限,不可超越。人只要认识了心体,自然分毫都不能增减。”


通以上学习,个人“岚林谷”感悟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求学问,练功夫,根本在于立足现实,着力解决问题”。但现实却不一样,有人求着求着,练着练着,很容易忘记了求学与练功的目的。


用当今的话说,初心容易改变!


正因为如此,孔子才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的意思是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二千多年前的学风是这样,当下的学风依然是这样,世道天天在变,但有些道理是永恒不变的。用王阳明的话说,“去人欲”是天天必须做到的,事事都应如此,去考量时时保持“调停适中”。


后来,明朝袁了凡先生,直接讲“立命,改过,行善与积德”,著《了凡四训|,而警示训戒世代子孙。其中“改过”,就是不断的,事事、时时的“调停适中”!《易经|“往复”,老子讲“守中”,佛讲“守空”,不要触及戒律的边界。这些大道都一样,都在辨别世道现象,察看本质。


求学与练功的本质,几千年来,就是为了着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但世道在变,时代在变,朝野在变,道释儒都在变,尤其是以来朱熹为代表的宗儒,又变成了“穿求文义”,出现了“虚文胜行”的局面。


如今也是,“干的不如吹的”,“干来得好不如吹得好”。所谓的求学与练功,都已成了“文凭”与“证书”等等的形式与过场。


如今的大学,与古代的《大学|,看似不是,不是又似,多少有点“虚文胜行”的色彩!


曾子在《大学|的开篇中,就讲到大学的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这个目的,绝对不是“食不果腹、整日为生计所困”的“下民”所能虑及的。


包括《大学|后面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等等,也是一样,并非常人所能做到的。


认真想一想,若是吃不饱“饭”,谁会走上这条道。所以,古代读《大学|有一个基本前提,只是“不为衣食所困的贵族”才能可欲可求的。如今,读大学,也一样要摆脱物质束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通王“应试”筛选,才能实现。


王阳明认为,一切学问,在指向于解决人所面对的具体问题的同时,在引导人摆脱现实束缚和影响,这就是“心学”的核心所在,从内心世界出发,求学练功都在事上磨。王阳明狠,就狠在这里,练的是真功!


陆澄跟着王阳明求学问,说到底,就是跟着王阳明讨生活,站队伍,求的是摆脱现实束缚和影响,走向光明的大道。


正德九年四月,王阳明升任南京鸿胪寺卿,弟子们跟随他,一起“混日子”,其中陆澄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嫡系。


想想,无数革命先烈也是如此,无数英雄人物更是如此。无不是为了摆脱现实束缚与影响,而忠于革命,“忠于民而信于神”!


陆澄在鸿胪寺暂居期间,收到家中来信,自己的儿子病危。常言道“事不关己,关己则乱”,此时的陆澄忧闷不能堪。这种事,放在谁身上,都很难做到“不动心”。


就说二千多年前的子夏,也是一样。子夏,名号响彻河西流域,号称河西子夏,《论语|中留下不少子夏的言论。


如此圣贤,在面对儿子死后,他也坐不住。据说子夏为儿子死去,哭瞎了双眼,最后还是在子游的劝导下,回过神来。


由此可见,陆澄的“忧闷不能堪”,是可以理解的。王阳明提醒陆澄,“此时正宜用功”。学问的用处,全在于此。人在事上磨,事在心上磨,磨久了才有格局与锋芒。


作为现代人,衣食无忧,无事静坐时,偶尔读读《中庸|,对其中所言之理,若能做到了然于心,这就是心中光明。


书中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回想到陆澄遇到儿了病了,这是喜乐哀乐的平常事,该如何调停适中呢?


从原文中看,陆澄还是没练好功夫,没有学到真学问,心中磨励出的意志还不够。这也是王阳明在此时提醒陆澄“此时正宜用功”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喜怒哀乐之未发”和“发而皆中节”绝不是两件事、两种状态,而是同一件事,同一种状态。能将两者统一起来的只有一条法门,即“去人欲,存天理”。


子夏哭瞎眼睛,算不得“之未发”,其中“人欲”过了,遮蔽了天理。陆澄“忧闷不能堪”,自然也算不得“之未发”,其中“人欲”已经到了“不能堪”的程度。


王阳明讲“此时正宜用功”,此时所用之功,不是要人完全斩绝“喜怒哀乐”,而是要人“去人欲,存天理”,调停适中。


这个调停适中,没有一个外在的标准,可以参考,只有向自己的内心求,去一分人欲,心体之中,便多一分天理,待到天理充满心体之时,便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这种情况下,才能“发而皆中节”。


古人讲“毁不灭性”,是孝子哀伤,但不能伤害性命的意思。子夏死了儿子,哭瞎了双眼,至少在这件事上,没有做到“调停适中”。


陆澄获悉儿子病危,内心“忧闷不能堪”,此时,不正应该下个“调停适中”的功夫吗?


所以说,学问还得事上求,真心还得事上练。“调停适中”的功夫做得如何,外人是不好评论的。


总之,个人岚林谷认为,做学问不过是求诚意与真心,真心还得事上练


2024.5.5日晨

全文3211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四四):求学练功事上磨发布于2024-05-05 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