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佛道




用“善护念”三个字降伏已心


——再读《金刚经|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学习《金刚经|,旨在

学会看清生命的本来面目,

学会不被情绪所激怒,

学会把“心随境转”变成“境随心转”。


上文读《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感悟《佛道在吃饭穿衣间|,修行,应从日常的吃饭、学习与工作做起。


尤其是佛甘愿为“乞士”,毫不差别的在富人生活圈里乞讨生活。试问三千大千世界,除了佛与其1250名信徒,还有几人能做到呢?


于是必须读《金刚经|第二品《善现启请分|,看“善现须菩提”是怎样向佛开启第一问,请教如何用“善护念”三个字降伏已心。


人在短短的一生里,佛认为会生八万四千种烦恼。其实都是自己找的,都是自己给自己增加的枷锁。佛教教人们通过修行,破除内心的魔咒,剪断“烦恼丝”,其真诀在于“善护念”三个字,只有如此才能“降伏已心”,阻止一切烦恼的生成。


下面,读原文,共147个字:



下面,结合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普及一些常识,帮助自已开悟与加深理解与记忆。


第一,拔开“善现”的云层。


所谓“善现”,讲的是“须菩提”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善,表现出特别长寿,又称“具寿”,他的道德修持、智慧、威仪、气度在佛的十大弟子中非常有名,是佛界最出色的中层领导,或带头人。


须菩提的特长是“空谈第一”。可以说,须菩提带头讲的《金刚经|,就是一部研究“空与有”的重要文献与经典。佛学“守空”,老子“守中”就是这么来的。而须菩提在小说《西游记|中,被传是孙悟空所遇到的尊者,教会了其七十二变。


第二,如来、菩萨与佛的关系。


这都是佛系领导层的称谓,如“首长,老板,老大,哥哥”一样。但阿弥陀、释迦牟尼是人名。


如来,是真如,如愿所致。如“某某长等”一样的职称而已,都是可以修来的。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意思说“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与老子的“以无事取天下”有共同之处。


菩萨,是觉悟有情的智者。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萨埵是有情。觉悟什么?觉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如孟子“使先知觉后知”。

先知道,再教会别人也知道。

菩萨有情,心怀众生。

如季梁所言“忠于民而信于神”。

又如“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佛,是有情的归属。大比丘众,共1250名大学者,个个都是出家人,都是为了众生而谋幸福的无私奉献者、革命者、创业者。有诗云: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中。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菩萨是如来的前因,成佛如来是菩萨的果位。人类的共同信仰+文化自信,就是三千大千世间无穷无尽的力量。


第三,《金刚经|与佛的关系。


一切法都从《金刚经|而出,无坚不摧。禅宗五祖曾说过,要想成佛悟道,专心念《金刚经|就可以了,即使不会字,只要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行了,这是《金刚经|题名的要点,也是大智慧成就到达彼岸的意思。后来,六祖也是因《金刚经|而悟道的。


第四,“善护念”三个字可识破一切神马与浮云。


一部《金刚经|归纳为三个字,就是“善护念”。不管是儒道家,还是其他一切宗教,人类一切修养方法,都离不开“善护念”这三个字。


善,就是好好地照顾好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佛学有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彻大悟的方法中,有“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四个念处,随时念这个初心不变,知道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


所以,

一念起,波澜壮阔四千里。

一念灭,万物尽籁空无敌。

这就是“金刚无敌”。


第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内涵。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阿”为“无”,“耨多罗”为“上”。


“三藐三菩提"意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所以讲"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而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德"。   


发这个心,就如同当今入职宣誓一样,抱什么心愿,执什么念,行什么路径,护什么法,到达什么目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心中的佛。


第六,“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这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金刚经|核心中的核心。意思说“就这样,这样就安住你的心了”


老子在《道德经|第22章讲到“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有的佛,都是坚持这一准则,从而辨别什么是神马?什么是浮云?什么是猿?什么是猴子?


悟空了,就行!只要把心安于当下,实事求是,这就是佛学“守空”不空的道理。学佛要接地气,不要心猿意马,否则就是真正的“玄空”。


佛,也是要吃饭的。

菩萨,也是要睡觉的。


学《金刚经|“不要以为那些高僧大德,很容易地专注于当下,他们只是可以很快会发现自己心猿意马,然后再把心思拉回到当下而已。所以,不要焦虑自己每次都会浮想联翩,发现不专注,把心收回来就可以了。


庄子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人要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在现世生活中,人都有很多的追求,很多的欲望。但是,只要做到万事不强求,“尽人力,听天命”,该追求就追求,该努力就努力。一旦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让它干扰自己的生活。


南怀瑾在讲《金刚经说什么|中讲:“《金刚经|的空不是空无一物,而是风吹叶面,雁过长空。风吹过叶面,有没有风?有。可是,风在哪里?雁过长空,有没有雁?有。可是,雁在哪里?”


所以,禅宗认为“当下即是,当念即是”,一切事情来了就来了,过去了就过去了。如流水一般,不要尝试用手抓流淌的水,那只会徒增烦恼。


从《金刚经|的主题来看,这部佛法是要解决“心”的问题。如何降伏这个心呢?


个人“岚林谷”在读完《易传|《老子五千言|与《庄子|后,再次读《金刚经|,又有不同的感悟。


个人认为,每个人应把“心菲“打开,同整个宇宙通达起来,不要执着于低维度的思考,整天想些“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相对狭隘的时空观念,由此而自找烦恼。


真正的觉者,悟者,应是以宇宙为终极目极,把眼光拉远点,正如佛所说开天眼与慧眼——


去寻找到老子“守中”的那个知识点;去寻找到佛学“守空”的那种境界的空间;去对焦《易|道,找到“天道左转,地道右转”的方向感;去实践《黄帝内经|那套“左转为补,右转为泻”的针法。


最后,坚持老子之道:“以正治国,以奇出兵,以无事取天下”,如果能以超越昨天无知的自己,认识真相,辨别假像,通达无我,“心”就自然降伏了。


个人“岚林谷”再读《金刚经|,不是做学问,而是实实在在地修行,把自己的心修成迅猛的闪电,坚固的钻石,无论什么形色或观念导致的烦恼或诱惑,都能洞察清澈,都能穿透现象进入本质。


2024.1.21日晨

全文3598字


眺望莲花山,尘尽光生,青山万朵。

漫步绿道湖,欢愉胜意,万事可期。

低维都是方法论,高维都是能量场。

一抹晨风,一捋阳光,

一本正经,试学金刚,

学到,就是得道,得道就德到!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用“善护念”三个字降伏已心发布于2024-05-05 21: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