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美文#智慧#中医#灵枢




通天第七十二|

论阴阳五种类型的人


——读《黄帝内经|合集第153篇笔记





黄帝内经,灵枢一脉,
千年传承,巨灵之源。


读此类古医书,学习黄帝思想,体会传统智慧,洞悉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道。

今日学习《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篇,看古代圣人重点论述阴阳五种类型的人。

在读文之前,突然由本篇《通天|的题名而觉悟,“风水是中医师不可或缺的技能”,于是整理以下九句体会,慎以记录,便于常习之。

天门不开财不来;地户不闭难聚财!
地陷东南看巽宫,天倾乾宫在西北;
天门春分辨少阳,地户秋分少阴猜。
地户会阴要紧闭,天门百会必常开。
天门上砂贵来水,地户去水狮脚踩。
地户偏门闭小门,开门见天人人爱。
南北通透过堂风,善看山水是人才。
盖穴不问龙与虎,水去一边点将台。
观书有感开天门,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面读原文。读经益智,听经增慧。常听内经,素问灵枢,取其精窍,康复养生,在至真中。

原古医文的九百余字。


黄帝问于少师曰:
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少师曰: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
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
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黄帝曰:
愿略闻其意,
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

少师曰:
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
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

少师曰:
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责,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
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

少师曰:
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黄帝曰:
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

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知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

少师曰:
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目旋)(目旋)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个人解读。

对于上述原文,必须精读数遍后,有些白话文的解释不显得没有必要。

所谓“通天”,个人认为古圣者启发人要精通先天给于人的禀赋,这就是天道,然后利用后天的努力去改变,这就是地道,能不能改变,就看人道,看自己了。

所谓“先天的禀赋”,个人认为“人以天地之生气,四时之法成成”一句话概之,如何办?《素问|《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和《生气通神论|中有详细的讲解,可搜索“岚林谷”公众号学习笔记参阅,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一言以蔽之。

学之有何用?读这一篇,想到了一句话:无用之用就是大用。《灵枢|中的内容有些有用,有些无用,有的无用却很有用,也许这就是“无用之用”,也许有大用。其实不是无用,而是如果只将眼光局限在治疗这个层面,有些内容真的没有什么用!


针灸教材里插几段《老子|或《论语|有什么用呢?但事实却是:人如果能按照古圣人的教导,可能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病!

在这要明白,《黄帝内经|比《老子五千言|《论语|和《易传|成书要晚数百年。


总体来看,这是一篇充满了有用无用之间的文字,若归纳起来,或有几点可谈。

第一、世间人的类型。

人的类型要看用什么标准来分,如果按照性别分则男女,按照星座分有十二种,按照五行五音分则二十五形人,按照阴阳之多少分,则是本篇所谈的太阳、少阳、太阴、少阴、阴阳和平五种类型了。这是一种辩证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二、五态人与二十五形人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两者是互相补充的。二十五形人中不包括五态人,阴阳五态人是二十五形人之外的分型。个人认为,应从“通天”的角度去理解,或从老子讲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比较好理解。一个是细分“以观其妙”,另一个是“以观其徼”从边界去理解。

第三、不同五态人补泻要有分寸。

本篇中有许多金句,比如太阳之人“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对于阴阳不同类型的人,在进行气血补泻之时,尤其要注意哪种手法是有风险的,或这是本篇作者用意所在,使医者行事时能有所法度。

第四、具体阴阳把握或非一日之功。

有时候觉得“医者意也”很玄妙,事实也确实是如此,有些事情不能全诉诸文字表述。比如对于阴阳的把握,真的是非一日之功,可能需要久久临症,或朝夕于斯,日久方能有所悟、有所得。《灵枢|中有很多这样的文字,在无用之中却有大用。又如“千人千方,同病不同方”,都是“以天地为生,以四时化成”。

第五、阴阳和平之人是修炼出来的。

本篇古医文所提及的“五态人”,都是谈人之言谈举止的标准,而这种标准,有的是先天的,有的则完全是后天修炼的。从道儒释文化讲,都是修身,修出个阴阳和平的君子模样。而读过此篇古医文后,可以感觉到“阴阳五态”就是一种修身标准。

此篇古医文融合《大学|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齐治平”的观点,也融合了《中庸|主张的“允执厥中”,则阴阳和平。

综上所言,中医经典在身心修养这个层面其实是与诸子百家经典是相通。

2024.1.10日晨

全文2582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通天第七十二|论阴阳五种类型的人发布于2024-05-05 21:28: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