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大學研讀(二次)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大學第六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繼續研讀大學,現在就解釋「誠意」這一條,「所謂誠其意者」下面這一句話很重要,「毋自欺也」,「」是欺騙,「」就是不要,不要欺騙自己。下面舉出一樁事情,教學「誠意」的人了解,比如說「如惡惡臭」,例如厭惡、憎惡,憎惡什麼呢?「惡臭」,那些穢臭的東西,加個字「惡臭」,臭得不可以聞的。這個一般人都會的,直接的反應,遇到「惡臭」的話,自己就趕快逃避了。在另一方面來講,「如好好色」,第一個「」字跟上面,第一個「」字相對的講。「好色」,好看的東西,對於任何自己一看就很好看,很美的就。這就表示說「惡惡臭,好好色」,這是發自自己的心理,沒有虛假的,沒有欺騙自己。怎麼樣是欺騙自己呢?如果遇到那個「惡臭」的話,明明自己是「」,而偏偏說唉呀!我很好,很這個「惡臭」,這就是欺騙人家,也是欺騙自己。遇見「好色」人人都會「」的,如果他說我不,這也是欺騙自己。所以說「毋自欺」,就是遇見「惡臭」就是「」,遇見「好色」就「」,這就是不自欺。

此之謂自謙,「自謙」這個「」,鄭康成注解讀作慊,「」是什麼呢?這個「」左邊是言字邊,鄭康成他讀作慊,就是把左邊言字邊,改為豎心邊,在心字部裏面的。慊當厭字講,厭當滿足講。那個厭字就是後面講,「見君子而後厭然」,那個讀黶,平常讀「厭」字,那個「厭」當這個自己感覺得很滿足了。那就是說不要自欺,就是如同見到「惡臭」就「」,見到「好色」就「」,這是「自謙」。「自謙」就是自己感覺得我沒有欺騙自己。欺騙人家容易,欺騙自己心理,自欺的話這個不容易。能夠這樣「如惡惡臭,如好好色」的話,這叫「自謙」。「自謙」自己感覺到我這個「誠意」作到了,自己感覺得很滿意了。「自謙」就感覺得自己很滿意,沒有欺騙自己。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君子」必然「慎其獨」,「」是謹慎,愈是在沒有人的這個地方,比如說一個人在家裏,沒有跟任何人相處,這是一個人——「」。愈是在單獨的時候,愈是要謹慎。謹慎什麽呢?一般人在人的面前,尤其在大眾面前,他作出一個很善的,裝出一副一個好人,作這些好事情,裝那個樣子。如果是不在人的面前,單獨的一個人在那裏,他心理什麼不好的念頭都出現了,這就是不能,愈是在單獨的時候,他的心、,他的行動都是毫無顧忌的。沒有顧忌的話,很多不好的事情就作出來。慎其獨,學大學的人,學誠意的人,這是君子他必須在單獨的時候,要「」,謹慎。謹慎在什麼?謹慎其獨。一個人愈是一個人,愈是心理要謹慎,深怕在這個時候行為不好,心理這個意識也亂了。

古人講怎麼樣「慎獨」呢?一個人在行路的時候,在行路的話,有陽光照下來自己身上,身體有個影子,沒有人,自己身上有個影子,「獨行不愧影」,一個人在行路的時候,要對自己這個身體被光線照出來那個影子,這個在獨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這些行為不好,那就對不起自己的影子。所以在獨行的時候,他還要謹慎,才能對得起自己的影子。在夜間睡眠的時候,這時也沒別人了,沒有別人,自己身體上蓋的被子,這叫衾。睡眠的時候,心理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想怎麼樣害人家,損人利己。這個時候誰知道啊?認為沒有人知道,自己儘量在想損人利己的事情,或者作那些不合禮的事情,雖然沒有人知道,自己要誠意的話,自己知道,不能夠隨便,包括行為、心理的念頭,都要謹慎,叫慎獨。在睡眠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在身邊,叫「獨寢」,一個人在那睡眠,「獨寢」,但是身體上蓋這個被子,要對得起這個被子。如果起了一個邪知邪見,損人利己這些念頭,雖然沒有他人在身邊,但是自己知道,蓋在身上這個被子,它就好像人一樣的,要對得起它,對它無愧。心理意識要「誠意,」才能無愧於這個被子,這叫「衾」,叫「獨寢不愧衾」,這是古人講求「慎獨」的工夫。所以君子必須「慎其獨」,愈是在單獨的這個時候,愈是要謹慎。

小人不是如此,小人跟君子相反,這經文講了,「小人閒居為不善小人閒居的時候,在家裏沒事,也沒有跟別人在一起,這個怎麼呢?他所作的事情都是不善的。他不能夠慎其獨,他愈是在獨的時候,愈是去作那些不善的事情,心理胡思亂想,想的都是怎麼樣的跟人家爭名奪利。為了滿足自己這個私欲而不惜損害他人,這都是不善,所以「為不善,無所不至什麼不善的事情都可以作得出來。

但是「見君子而後厭然」,這個「厭然」,本來這個字讀厭,在這讀黶,讀上聲。「厭然」這個「」字,在下面加一個黑暗的黑字,上面是厭,下面加一個黑字,那個字音就讀作黶。黶的意思就是在無人的地方,這個字就好像是黑暗的,黑暗的話就表示他想把自己不善的事情,把它掩藏起來,不要讓人家知道,這叫「厭然」。所以他見到「君子」,他就把他在「閒居,為不善」的那些事情,把它想辦法隱瞞起來。「厭然」就是自己把它隱瞞,不願意讓人家知道。但是他隱瞞得了嗎?

下面就說他怎麼「」法子呢?「揜其不善而著其善」,把他所作的「不善」的事情,這個「」就是掩蓋,把它掩蓋起來。相反的「而著其善」,儘量表揚自己,自己讚歎自己,哪些好事是他作的,他的品德多麼好,叫「著其善這就我們在社會上常常遇到的人,見了人儘量把自己好的事情表揚自己;自己所作的不好的事情,造的那些罪惡的事情,他要把它掩蓋起來不講了。

但是在別人看起來,「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小人愈是要把自己的罪惡要掩蓋起來,愈是要表揚自己善的這一面,其實小人沒什麼好表揚的,他自己來表揚自己。但是在別人看起來,「人之視己」,這「」就指的「小人」,他人看這個「小人」「如見其肺肝然」。肺肝都是在身體以內的,人的身體以內的心肝脾肺腎五臟,拿這個肺肝作代表,都在身體裏面,一般人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自己的肺肝,他人當然也看不到自己的肺肝。但是這個說比喻的話,「小人」愈是「揜其不善,而著其善」,別人一看,他這個不善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的。他儘量掩藏,掩蓋得就像那個肺肝在身體裏面,人家照樣看得清楚。「如見其肺肝」就是指「小人」把那個不善的事情掩蓋,掩蓋得怎麼樣的嚴密,別人還看得見,就算掩蓋得像肺肝那樣,一點都沒有露到外面來,人家照樣看得清楚。這就說明「小人」是談不上「誠意」,他口裏說的是一套,心裏想的是一套,他自己來表揚自己,這個人家看得清清楚楚的。

則何益矣」,小人這些行為這有什麼益處,對他有什麼好處。上面拿君子怎麼樣「慎獨」,小人怎麼樣在「閒居」的時候,所作的不善的事情,所作那些惡事情「無所不至」,「無所不至」的那些罪惡的事情,造出來想掩蓋,掩蓋不起來。為什麼掩蓋不起來呢?「人之視己」這個人,凡是學大學的人、君子、把聖賢書念多的人,他都知道。他看小人那些心理,一看就明白;小人講的話口是心非,他一看就能明了。

今日之下,在醫學方面,它用那個儀器,可以照一個人的身體裏面的五臟,照得清清楚楚的。那個君子看小人,就如同用那個儀器看小人的心理,甚至於心醫療的儀器,看得還要清楚。所以這兩段,特別這些小人他不懂得,他可以瞞別人,隱瞞不了君子。「人之視己」,他人,凡是懂道理的人,一看就把他那些虛假的事情,作那些不善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除了人以外還有鬼神,那更嚴格了。鬼神,人有什麼心理,罪惡的念頭一起,鬼神都知道。他一個人在家裏想計畫什麼事情,怎麼樣陷害人家,那鬼神明了得很,一看清清楚楚。所以在這裏講,拿君子跟小人這兩者,對照著來說出這個事實來。

下面就說,「此謂誠於中,形於外這就是說,誠誠懇懇的在心中,必然顯露到外面來。君子「慎獨」,他也顯到外面來,人家一看就清楚,他自己不要表揚自己,人家就看得清楚。小人呢?也是人家看得清楚,所以「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所以學大學的君子,必然要「慎其獨」,愈是在單獨無人的一個地方,一個人的時候,愈是要「謹慎」。

在下面舉出例子出來,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這個大學是曾子寫的,是他自己作的。這裏講曾子曰,古人作文章有這個例子,自己稱呼自己可以的。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十目」十個人的眼睛;「十手所指」,十個人的手指來指著。一個人作那些不善的事情,就如同有十個人在看著他,有十個人在那指著他。「其嚴乎」,這個多麼嚴厲。「」就是說君子知道這個道理,他應該自己感覺到,愈是在獨的時候,愈是自己要莊敬,要畏懼人家用十目來看他,用十手來指著他,不要認為自己一個人,在那裏沒人知道,這是曾子說的這些話。

其嚴乎」,下面舉出例子了,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富潤屋,家裏有錢財的人,財富很多的人,他必然,他所居住的這個房屋一定裝潢得很好。不像普通的房屋,普通人住房屋就行了,一個房屋有個硬體的建築起來,能夠遮蔽風雨就好。富有之家,他要把他所住的房屋美化、裝潢,這就表說,他家裏有財富,所住的這些豪華的房屋,就顯示在這個房屋這上面,叫潤屋。他必然把這房屋,能夠講求得,裝飾得愈好,愈顯示他家裏有財富。

這個是比喻什麼呢?真正的意思就是下面,德潤身。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從那裏看出來,就從他的身體顯現出來。「潤身」,他的身體一舉一動就不跟那些小人一樣。小人的身體,一切的行為,絕對不像君子那樣恭敬、揖讓,那樣莊敬。君子都要學孔子,孔子「溫、良、恭、儉、讓」。學大學的君子,他要學孔子,學孔子的「溫、良、恭、儉、讓」,他的身體行動上面自然就表現出來,叫「德潤身」。「」是在內心,就是潤澤到身體外面,人家一看,這個人就是個君子,他有道德。

心寬體胖,心理很寬廣,寬廣能夠寬容,他對待一切人那樣寬厚、包容,這樣的話,心能夠這樣寬廣包容,身體就胖了。是個比喻的話,我們現代人不要胖,古人認為胖是好,所以拿個作代表,代表心理很寬廣,很寬宏大量的,能夠以這樣來待人的話,他身體顯示出來就那樣胖。胖就是代表他心理那樣寬厚、包容,就是他這個身體上可以顯示出來。

故君子必誠其意,拿這個財富潤屋,道德潤身心廣來使能夠,表現出來,君子了解這個道理,必然要「誠其意」,意一誠,一切就自然顯現出來,人家一望而知道,就跟人家看見孔夫子聖人,「溫、良、恭、儉、讓」,這是講「誠意」。「必誠其意」。

最重要的一句話,「毋自欺也」,為什麼呢?欺騙人家有時候還可以辦得到。欺騙自己確實是欺不到自己,不能欺自己。為什麼不能欺騙自己呢?欺騙自己就是「不誠」,不能「誠意」;不能「誠意」就足見他不能夠「正心」;不能「正心」,就表示他不能「格物、致知」,那他學「大學之道」,就沒辦法學了。在外面用的時候,「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沒有「根本」了。沒有「根本」不能「修身」,不能「格物、致知」,就是自欺,自己欺騙自己。

所以在這裏說,「所謂誠其意」怎麼法?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所以後面舉出這個例子,舉出君子跟小人,分別的、對照的來研究,歸到最後「君子必慎其獨」,必須「誠其意這還不算,這是曾子所講的話,要舉出根據出來,古人發表言論、著作這個書,不是自己的意思,都是學孔子。孔子「述而不作」,孔子講這個道理都是祖述堯舜「述而不作」,曾子也是這樣,曾子跟孔子學的,所以把前面這些經、意思說出以後,下面就舉經書裏面的來作證據,證明他說的這個話是有根據。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這都是詩經裏的這些詩句,詩。這個詩是我們現在所看《詩經》裏面,有國風,國風裏面有各國的,其中有衛國的衛風,就是衛靈公的那個衛國,衛風裏面有一篇詩叫淇澳(,這個「」也讀奧,但是在這裏,鄭康成的注解他主張讀隩。「瞻彼淇澳」,「淇澳」就是在水邊岸的,水邊岸上,那個岸上什麼呢?「菉竹猗猗」。「菉竹」,水邊那個岸上種的那個竹子。「猗猗」,長得很茂盛。「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前面這兩句話,是引起後面的意思,這在詩的作法裏面,是「興」,興體。

這一篇詩是讚美衛國的衛武公,衛武公是衛靈公前面的。衛武公是有道德的人,所以這篇詩是讚美他的道德。開頭就講:「瞻彼」,你好好看一看,看看那個「淇澳」那裏的「菉竹猗猗」,在那裏「有斐君子」,有一個很有道德的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下面都是讚歎衛武公的,在這裏引申出來,作為一個解釋前面的經義。這一篇後面,包括這一篇詩,後面還有曾子解釋的話。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沒有講完,下一次再從頭,從這個「詩云瞻彼淇澳」,從這開始。下回從頭講,今天就講到這裏。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學研讀第六集发布于2024-05-13 16: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