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技巧#武术#功夫高手

戚家拳是古老的传统拳术之一。

有400历史,相传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综合当时各家著名拳法之长创编而成。

具体这套拳法是否真的来源于戚继光,已无法考证。

近代传承有记录的人是1930年代的寇祖师,河北沧州人氏,不详其名,自号“三爷”,伪满期间在辽宁省阜新煤矿做苦功,将此披传铪朱云天师祖,解放后,朱云天师祖在锦州将此技独传柳德恩先生。

柳师以此技而获“神拳柳”之美誉。传人颇众,余幸居其一。



戚家拳古朴无华,实战性强。刚柔勇猛,缠裹挤靠,非踢必打,非摔必拿。闪展穿跃,气势磅礴,节奏明晰。

动则摧枯拉朽,静则深不可测。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


戚家拳自明朝流传至今,其主要流行地区在河北省巨鹿县、浙江省台州、温州市部分县市区及河北省通县、山东省蓬莱市等地。


现由戚继光第十四世孙,北京通县的戚宝祥老师,根据家传及戚继光《拳经捷要》中三十二式拳法,整理出戚家拳现在的演练套路。


戚家拳朴实无华,结构严密,刚柔相济。内容丰富、充实。踢、打、摔、拿、跌、劈、崩、砸,冲、扫、挤、靠,缠、挑、弹、挂,无所不包。


每个拳式,每一动作,都有着实战的技击攻防含义。尤其是此拳吸取了多家名拳精华,又与戚家军丰富的实战经验相结合,更显神妙。

戚继光在“拳经捷要”中也讲到,“故择其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谓之神。”


戚继光在“拳经捷要”中指出,拳术是具有“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作用,他还说,“大抵拳、棍、刀、枪……之类,莫不先由拳法活动手足,其拳也为武艺之源。


戚家拳中有着丰富、巧妙的技术和锻炼方法,包括跳跃、平衡、滚翻、跌扑及多种腿法、步法、步型、手法和身法、眼法,对锻炼肌肉和韧带提高身体力量和弹跳能力有显著作用。


其中的扫转、翻腾、跳跃、平衡等复杂动作组合,有很大的难度和强度,可使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得到全面锻炼提高。


经常习练戚家拳,时而前吐后吞,时而左旋右转,忽而腾空跳跃,忽而贴地穿盘……


这些丰富的运动内容,对人体技能和谐活跃,提高整体功能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同时习练此拳能壮胆坚魄,使胆怯者气壮,懦弱者坚强。

戚继光有句名言,“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

古人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


戚继光三十二势拳之七星拳势

七星拳势,技意取于“北斗七星阵”而演衍之。

北斗七星阵之原势为:七人占据七个位置,形如北斗七星,摆成攻防阵势,随阵势的变化,七人即可联手往复,又能流转不息。



此阵讲究步法灵动、身心合一,最大特点是中枢为主,提领阵势的变化。

拳势,是将头、肩、肘、腕、胯、膝、踝七个部位喻意与北斗七星相对应,形成以身体为中枢的象形阵势,以相互密联,掎角互用,攻距击刺互用。



讲求身呈七星,长短兼施,刚柔相济,擒纵有度,趋避有法,滚漏提缠,粘拿贴靠,勾采搂叠,以达到一点受击,六点解救,一处攻击,六处相助。

正如戚继光所说的:前手打人,后手之功矣。


也是戚家拳的先师所说:手迎彼,肘以攻;手出门,肘看家。

互为照应,互为相顾,是为此意。


七星势,是以人体七个部位的共同协作而命名的拳势。

七个部位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也是人体大部分经脉路经的地方,而这些穴位是通过经脉一贯穿的 。

比如手臂的经脉都是走肩膀,腿上的经脉必过腰胯。

所以戚家拳的先师讲:炼此势,先以意引气由肩井向涌泉沉气,再由涌泉上升经尾闾分两肋上引经肩井、后高骨处到泥丸宫,对人体的心、肾、肺、肝、脾有很好的按摩作用,即能达到强身御敌之功效,又能更好的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以外在的活动七穴,带动了五脏六腑的强健和互为协调的培养。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戚家拳教学视频发布于2023-11-21 16:16: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