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功夫#格斗技巧

气功寻经点穴是武术击技中的一门绝技,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运气发劲,格斗招势,运用手、足、头、肩、肘,膝等部位,在瞬息之间,完成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的功夫,点中要害穴位。

要害穴位在外力强有力的打击下,突然关闭,造成经络受阻,穴位失灵,促使人体失去局部或整体的活动机能。

从而达到先法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


穴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

在人体组织上的交汇衔接处必有穴位,若干经脉交汇之处为要穴。

如果要害穴受伤,气滞血淤,人体就会失去局部或整体的活动机能,甚至死亡。识认穴位,掌握穴位之所在经络和位置,才能奏效。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 50个经外岢穴,共720个穴位。穴位犹如日、月、星、晨分布于太空,而经络贯通于全身,如山川河流行于大地。



五脏合于五行之生克:水、火、木、金、土。

十二经洛合于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穴位合于周天位置,以统帅全身之机枢。


人体周身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会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亦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种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死穴。生死搏斗当中,作为“杀手”使用。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阆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练气功时思想要完全集中。有歌诀日“莫看面前仙女行,莫思门外玩活龙,莫惧金刀取首级,仿似独君深山行。”


具体说来,就是练功时要思想集中,排除一切杂念,其法是意守“丹田"。

因“丹田”是男子之精室,女子之胞宫宅室,也是气海(即气之腑)的聚地,“丹田即气海,能消百疾",所以意守丹田是练气功的首要原则。


拳谱云:“舌抵上腭摄真气,气注丹田成神威。”

练气功时,一是意守丹田,二是舌抵上腭(即舌尖上卷抵住上腭),摄气归意,意从脑施。这样才不至于使人体的宗、卫、元三气流散。


内经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顺血畅,血壮气强,气快血疾。总之,血为气壮力,气为血导航,对气功来说,尤其如此。摄气即聚气,发气即发劲,气到力到,气乃精也,气乃力也。


运气也叫用气。运气的过程是先换气,然后以意领气,下沉丹田(即全身之气汇聚丹田),最后发气(发气即发力)。

内功以意领气,外功以意进气,气与力的融合即为气功。


运气歌诀:

四更黎明速起身,面向东南吸气深。

三呼三吸泄废气,吐故纳新舒肺门。

响早足跟往上提,展臂抡手向前伸。

吸则扩网展双随,足跟落地臂间分。

呼气前探吸厉仰,骨节筋外展塑紧。

动则舌顶上腭处,全身宗气聚阀门。.

运气上达昆仑峰,缓缓下注达脚心。

起落开合贯一气,上下左右紧附身。

气出丹田达指尖,气回肺胸手足紧。

手表而出气气摧,身衰而动摄气存。


换气也叫吐故纳新,是练习气功的准备动作。


每日早晨约5点钟起床,到空气新鲜的地方,面向东南,挺身而站,脚立八字。


先活动头颈,然后再活动四肢、腰等部位片刻。

两手由胸前分开,由下向外、向上、向前划弧。同时开始吸气,当两手平肩时,两肘向后张,使胸部扩张。


当两臂向上过头伸直时,脚跟离地上提,用力吸一口气。

然后两手由头上缓缓向前、向下,上身慢慢前俯,同时用力呼气。当两手下落过膝时,两掌五指环扣交叉,尽量下按,使两掌心着地,两膝绷直,用力呼一口气。然后两手松开,慢慢向上划弧,开始吸气,上身慢慢直起。就这样起身吸气,俯身呼气,一呼一吸,反复进行5至7次。


无论练内功、外功,都必须先学练换气。

这个动作虽然简单易学,但在气功中却是很重要的一环。换气,不仅是气功的基础功,而且也是永恒功,要每天坚持不懈。


气沉丹田

丹田的部位,寺院众僧说法有别。东院气功大师淳济认为丹田在脐下一寸五分;南院气功大师贞绪认为丹田在脐下三寸;

气功大师,少林寺方丈德禅法师认为丹田的部位是指脐至脐下三寸的一片;首座僧索喜武师也认为丹田是脐至关元穴(脐下三寸正中)的一片。


丹田位脐下,三寸正中间。

换气五七循,意守在丹田。

调息聚关元,劲源在丹田。

意领发四梢,瘦汉担泰山。

四两拨千斤,丹田是力源。

以意领气,使气人下腹正中为“气沉丹田”。

每天早上换气后,或挺身站立,或站弓步桩、马步桩,开始以意领气,每时每刻都以意调息,意守丹田。丹田之法,为气功之母法;丹田之气,为全身力量之源。在练此法时切记要有耐心,恒者必成。


气发丹田

以意领气,使气沉丹田,渐而聚之丹田。缩腹而藏卫气、元气,然后动面疾发,迸丹田之气为“气发丹田”。“进", 也叫发劲。


少林寺已故气功大师贞俊认为:“丹田为气功之根,洪流之源”。

意思是说“丹田”是气功之本,是生泄元气之府,贮劲之库,发劲之源。

当全身之宗气、气、元气汇聚在丹田时,就可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右动者,迸劲即达右;左动者,迸劲即达左;上动者,迸劲即向上;下动者,迸劲即向下;全身百节齐动者,进劲即疾注百节,势如山崩。


动与进要同时发之,周密配合,久练方见成效。开始先动手、动脚。

练到数月后,再动腿、动肘、动膝。继而练身、练跃,然后再逐步练手功、足功、腿功等。

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即是用意静思丹田,默默地坚守。此法说起来比较抽象,特别是初学者更感玄妙。其实不然,常言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定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少林密宗点穴功夫发布于2023-11-21 16:2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