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三三):




心体的巨大力量





今日学王阳明《传习录|第三十二节,本来此节与第三十一节,为一节,专门解读陆澄的困惑,他问王阳明:看书看不明白,为什么?


个人“岚林谷”(微信公众号)在上文中讲了读书若能做到心里明白,这是真正的对心体的滋养,比风水的力量强百倍。


那么,这一文就讲比风水强百倍的力量就是心体的力量。文中内容,纯属个人学习心得,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


还是老规矩,首先根据原文内容,学写一首七言律诗,《心体的力量|:


知识滋养人心安,朱熹精解徒门赞。

虚灵不昧秉天赋,众理咸具道中参。

阳明语录心即理,注解深邃意超凡。

风水焉能相较量,心体力量越千般。


对这“三言两语”的功夫,要细悟细酌,看明白了,其中宛如一幅展现心体强大力量的画卷。


古人以身喻国,知识的滋养,能使天下人安心,其中每个的心体潜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玄妙,朱熹对《大学|章句的精深解释,深得理学门徒的赞许与追崇。他阐释了人从上天所得到的“明德”,是那种“虚灵不昧、具备众理”的道理,可以引领人参悟应对万事的办法。


而王阳明所言的“心外无物”“心即理”,比朱熹的注解,更是高深而绝妙,意义超凡。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心体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远远超越了一切“风水”所能带来的影响。因为世上最好的风水是人品。


这几句话中的深义,深刻阐述了,心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胜过千般外在的因素。它赋予了人们独特的天赋,让人们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无论是朱熹的精解,还是王阳明的深刻注释,都让人们更加领略到心体的伟大。


下面,读原文,就两句话: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个人“岚林谷”,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当我们的心不受任何外物所障蔽,维持安宁、虚静和专一的本真状态时,心就会如同明镜一般,映射出万事万物之理。心即理也,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


下面,从王阳明的心学,向古时追朔,一直追朔到朱熹、孟子和孔子的源头学问,并洞察其中的玄妙,分析并领会那些共性与不同。


王阳明《传习录|原文中的“‘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这一句话,出自朱熹《大学章句|。由此可见,王阳明对二百年前的宋儒大家朱熹学问的研究非常深入。


朱熹在对《大学|“明明德”进行注解时,指出“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意思是说,所谓“明德”,是人从自然中得来的,心态安详,对世上一切都清清楚楚,具备了自然中一切道理,可以用来解决应付所有不同的事情。


不得不说,朱熹在“格物”上,在“穿求文义”方面,有其独特的天赋。也就是说,朱熹在“知”方面,己经有了很深的造诣,这是不可质疑的。


朱熹的这段注解,明确了“明德者”的两个要义:一是得乎天的虚灵不昧;二是已具众理可应万事。


所谓“虚灵”,指的是心灵,而“不昧”即是不晦暗。“虚灵不昧”的意思是,心灵光明。心灵具备一切道理,万事万理不外于心。


个人“岚林谷”,把心体这种力量,以“风水”作比喻,不过如此,也许风水就是用来映照人心的,是用来“应万事”的。


回到这段原文上来,再把前一的内容联系起来,陆澄问王阳明,读书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如看“风水”,看不懂,怎么办?也是一样。


说白一点,就是人世间,那些证悟了的人,就是明白人,内心空灵而脱去愚昧,天道隐存其中,万事万物无不随感而应。这个“万事万物”当然包括“风水”。


很显然,朱熹在穿越古“圣人言”的“文义”时,并非局限于“明明德”这段文字,而是向上追溯到孟子的“尽心”之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的意思是说:“人如果能竭尽心力,就会知道本性。知道了本性,就会知道天了。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本性,就可以侍奉天了。短命或长寿没有两条路,修养自身以等待,也就是立住自己的命运了。”


也就是说,自孟子起,便把天、命、性、心,看作是一体映照的了。


个人“岚林谷”认为,这个“一体”就是“心体”。


再向上追溯,孔子闭口不谈“怪力乱神”,他的弟子们,也很少有机会听他说到“性”与“天道”的话题,“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文献的讲述,我们能够听得到;老师关于人性和天命方面的言论,我们从来没听到过。”但是,孔门弟子们能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孔子的主张。


一方面,孔子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为行事原则,即“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正是这四点,也帮助王阳明觉悟到了,如何去努力“去人欲”,以存天理。


另一方面,孔子努力“叩其两端而竭焉”,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意是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哩。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从他那个问题的首尾两头去盘问,才得到很多意思,然后尽量地告诉他。”


所谓“叩其两端而竭焉”:指孔子就农夫所问的问题,从首尾两头开始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问题就不解自明了。叩,叩问。两端,指鄙夫所问问题的首尾。竭,尽。


换句话说,孔子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自带“答案”,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人心都被“人欲”所障蔽着,去除“人欲”的障蔽,就是去除愚昧。


所以说,去除愚昧的心体,是空灵澄澈的,如同镜子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即使是偏僻地方来的山野莽夫,他的内心也是自带“答案”的,当去除“人欲”的障蔽,冷静地从问题的两个极端去追问时,他自己也能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也就是说,从孔子到孟子,从孟子到朱熹,从朱熹到王阳明,在对“心体”的理解上,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极少谈到“性与天道”是因为所处时代不用,在那个时代有“虚文胜而实行衰”的弊病,“性与天道”的话题不利实行。


但是到了孟子时代就不同了,孟子一揽子解决“天、命、性、心”的问题,是为往圣继绝学,是不得已去除所处时代的那些杂音、乱声。


到了朱熹时代,他踏踏实实在“格物”上下功夫,通过“穿求文义”,体谅圣人,基本上将孟子的思想,用宋儒时代的语言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表达。


到王阳明时代,整整已过了二百年,时代又不同了。王阳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心体”这面镜子磨得更亮,果断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观点,避免后世学者,再在“心体”之外求学问,再去做那些“缘木求鱼”的,无意义的探索。


王阳明强调,能够应对万事的,是天道所包孕的“众理”,而天道所包孕的“众理”,不在其他地方,而是天然般存在于人的“心体”之中。


所以,王阳明倡导世人,要做的只是“去人欲,存天理”,让这个心体焕发出它自有的清明、澄澈。


如此一来,去除“人欲”后,被障蔽的心体,自然会如明镜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比风水还牛!


说到这里,可以基本上对王阳明的“心学”有所理解,其中“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就是“心学”的基本构成框架。


撰文不易,如果你认为读后有益,不忘点个赞!

否则不必纠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


个人“岚林谷”(微信公众号)认为,学习撰文是一种法布施!


2024.4.23日晨

全文2865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三三):心体的巨大力量发布于2024-05-05 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