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黄帝内经#道德经#智慧#易经





背水一战,成功上岸


——再读《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笔记





昨天日甲辰龙年正月初五,再读《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之后,个人“岚林谷”感悟特别深刻。


若能悟透《金刚经|中任何四句偈语的真知与内涵,并传授与教化他人,这种福报与智慧是无法比拟的,就连如今的计算机也算不清楚,说明文化教化的力量无穷大。


人一旦掌握了这种佛学文化教化的无穷力量之后,就要去用,所以昨天的笔记小题目是《说干就干,干得个热火朝天|。


今日甲辰龙年正月初六,再继续读《金刚经|下一品,即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进一步感悟到个人“岚林谷”的思路是对的,若能真正用好《金刚经|能断掉金刚的智慧,那么能教化世上一切众生去自悟。


可能这一观点,与当今有些专家的观点不同。希望读者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既然佛说了“佛无定法”,那么学习也无固定的方法,对《金刚经|的学习,也不只是一种解法,所以不要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凡是存在的都有其道理。


个人“岚林谷”认为,《金刚经|学到这里,“善护念”的中心思想,已基本阐述完毕,佛所召集的晚餐法会,己进入尾声。


佛陀己从“降伏其心”“不着四相”“庄严清净”“修善法”“福智双修”,讲到了“化无所化”,己成了逻辑思维的闭环。


所谓“化无所化”这是昭明太子萧统的观点。


其中“”是用智慧善巧方便,把自己明白的真实不虚的道理,讲给众生听,帮助众生解脱。


“无所化”,就是心中没有救度众生的心态。这是一种大乘人入道的心态,说白一点就是“大无为”,所以“无所化”。从“无用就是大用”去思考,“无所化”其实就是“无所不化”。


“大乘佛法普度众生”,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但是在这里,佛却说什么也没有度,“度非度,是名度”,只能说明“凡夫”看到的是“度”,而“智者”看到的是“非度”。佛陀说一切都是名义上的“名度”,为了教化须菩提等信徒而假设的一种说法。如“科学”一样,都是假设一个命题,然后去证明它的存在。


在这里,佛陀的意思是,以《金刚经|的智慧,度过了一切众生的苦难后,这并不是他的功劳,他并没有度,而是一切众生修为所努力自度的结果。


佛陀谦虚的目的非常明显,一切为须菩提等信徒开悟,自觉后,说干就干,直达智慧的彼岸。


所以,个人“岚林谷认认为,佛是教育家。例如:一班大学生毕业后走上了社会,班主任说,不是我教的好,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这样的班主任才是真正的教授,教育家。


下面,逐字细读《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原文,共93个字。


从这一品标题《化无所化分|来看,昭明太子萧统,别有用心。一个“化”字“用化了水”,“无所化”三个字,将“教育”的最高境界直接拉到“天花板”!


什么叫“化”?


在唐朝以前,多半的佛经用这个“化”字。


唐宋以后用“度人”。度也好,化也好,反正度也度不了,化也很难化。因为“学生不开悟,书特别难教”!


到元明时代,干脆把两个字合起来,叫做“度化”。这个“度化”,实际上就是教育了。“化”也就是感化人,变化人。


由此可知,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就是智慧


试问,萧统当年又是怎么理解的?


也许他要表达的意思是,想要感化一个人,不是容易的事,根本没有办法,他若不开悟,“油盐不进”,怎么教化也不行。所以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度人不如度已。


从人的本性来讲,“性本善”,自性的本身,就是清净无为的,是不增不减,圆满无碍的,不需要外来的干预与教化。


然而在黄帝时代后,从《庄子|书中可知,人类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开始干预,使人与社会开始膨胀“色欲”,所以才有“教化”,教化社会一切回归本性。


试问,若每个人都在做善事、做正事、做好事、做成事,做成滴水不漏,世上的众生就根本不用度。一切顺其自然,与天地相应,就会回到老子所讲的“道”的境界,即恢复到佛讲的“三十三重天”的层面。


从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来看,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原文中的“”,这个字用得妙,文字中指须菩提,实际中非须菩提,是名须菩提。为什么?


因为须菩提后面,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个罗汉,还有在家的居士优婆赛、优婆夷都在听法,还有人非人等都在听法。


所以,从名相上讲,是须菩提,从密意上讲,是会场里所有听法的人,不要想我有度众生的心念。人人都希望别人好,多布施,却不能从自身布施做起,没有用。


正如班主任说,孩子们,你们千万别把学习求知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学习还是靠自己,“老师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为什么不能有“如来度众生”这种想法呢?


佛陀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佛陀的意思是,实际上世上众生没有一个是如来度的,如果有,那么我就着了“四相”,说明“法的执念”还没破掉。


如同班主任所说的,他当班主任多年,带出这多学生,但是不敢说那一个学生是他教出来的,都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个个学生是“青天于蓝胜于蓝”,不是“教不出来”的,是个人发奋图强,自渡上岸的弄潮儿。


佛陀这样说,目的是什么?


是破除“法的执念”,不着“法执相”。


这里的“化无所化”,或说“教无所教”,或者说“度无所度”,都一样,就是在打消所有学佛者心中的疑虑。好比当学徒,不要总想着师傅怎么教,而是要开悟,如何超越师傅,只有超越师傅才能出师,否则就会着“法执”,永远在师傅的本事内出不来,也出不了师。


从佛普法的角度看,“一切法,非法,是名法”。佛只是把宇宙的真理说给众生听,并没有亲自扶众生过河的过程。


一班孩子都能够潜心学习,那里还要老师来管呢?


所以,佛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一旦入道,心中就没有度众生的心态,而是用自己的光明来善照着众生,众生自愿降伏其心,成为自己的佛。


真正的老师,是把教育孩子学习,变成“教育孩子主动学习”,把“要他学”变成“他要学”。


如何做到呢?


“心要真正清净无碍”,心无所能的时候,才能成就自己的心愿。简单说,就是一句话,一切不执著。不被众相迷惑,背水战,才能自度。一脚踢到水里,方能开悟。


从“凡夫”的角度来看,佛陀说:“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凡夫”是无明的、妄想的、不真实、是四大假合的我,非凡夫就是假合的人体,佛陀在这里只是给安立一个假名叫“凡夫”。其实人人都有佛性!


如果“凡夫”清净无为了,圆满无碍了,达到常乐我净了,达到佛心“守空”的时候,我就是真我,又称无我,就不是凡夫了。


佛学文化就这样绕来绕去,肯定又否定,其实佛陀在这一章节里面,就是教化须菩提等,要“背水一战,自渡上岸”。


如果有一个人,乘一叶小舟老在湖中打圈,总是不开悟,找不到彼岸,只有一脚将其踢入水中。洗洗脑瓜子,他就悟道了!因为“上善若水”。


2024.2.15日晨

全文2844字


六为坎,坎为水


坎.卦爻卦辞诗


重重险阻大江横

欲破危艰靠信诚

苦困炼磨人健毅

行为高尚事方成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背水一战,成功上岸发布于2024-05-05 2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