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为人处世中,争与不争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若能做到善利万物而不争,那就是有大格局之人。



01

不争,是一种气度


 明代大儒阳明先生,心学集大成者,在哲学等方面成就卓越。

 

 少年时期的阳明先生志向高远,他认为人生的第一等事就是“读书做圣贤”。但因为阳明先生个性耿直,不趋炎附势,导致得罪了朝中的一些宦官。如在阳明先生平定宁王之乱后,朝中有很多的奸臣嫉妒他,宦官们更是妄图占功,于是怂恿明武宗将宁王放回,亲自去抓捕他。明武宗责令阳明先生放了宁王,自己御驾亲征。

 

 武宗年纪小,不懂得其中的利害。但阳明先生很清楚,若此刻放走宁王,就等于放虎归山,日后再想抓捕就难了。阳明先生知道直言进谏就是往枪口上撞,只会惹武宗更加生气,于是他选择了“不争”,主动将其平定宁王的功劳让给太监张永,自己则躲进寺庙乐得清闲自在。张永得了好处之后就与其他人周旋,阳明先生也因此逃过一劫。

 

 在那个朝野混乱的时代,阳明先生异于常人。他看破了尘世,也看透了生死,不再与万事万物相争,开始潜心修道,最终成功悟道!



02

示弱,是一种智慧


 阳明先生军功卓著,尤其擅长“诡道”(即计谋)。他在《陈言边务疏|中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或捐弃牛马而伪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诈溃而埋伏,或潜军而请和,是皆诱我以利也。”上面四句话,又被称为“示弱四诀”,是阳明先生兵法的总纲。

 

 遇到强大的对手,千万不要硬碰硬,要么示弱假装逃跑,要么假装失败而埋伏,要么隐藏实力去假装求和。这种战术成本低、效率高、胜算最大,从江西、广西剿山匪,平叛宁王,阳明先生都在示弱。

 

 阳明先生说:“信而从之,则堕其计矣。”只要对方相信了你很弱,那他就输了,真正强者,从不在乎面子,他们只要里子。逃跑的姿势即使狼狈,只要最终能取得胜利,那就都值得。

 

 被人一激,就要撸袖子干架的人,一般没什么出息。适当示弱,反而能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鬼谷子说:“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善于示弱,是一种极高明的智慧。



 阳明先生的“不争”并非懦弱、退缩,而是不再追求眼前之事,将自己的目光放到远处,故而才能一门心思地将“道”研究透彻,领悟其中的真理,成为受人尊崇的哲学思想家。

 

 世事无常,尤其是在名利场上,要想明哲保身,必须懂得“不争”之理。唯有不争,才会无忧。就像老子描绘的水的特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此,为人处世中要明白,往往不争才是争的最高境界

 

 因为,不争并非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审时度势、伺机而动的大智慧。当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能做到不争名夺利、不居功自傲,遵循天道法则,那就是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最高境界了!



版权说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文字及使用配图旨在学习交流,均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转发、文字、图片都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按版权法规定妥善处理与删除 。非常感谢!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阳明: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发布于2023-10-26 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