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四一):




人心的本来面目




今日学习王阳明《传习录|第四十一节。


这一节本与四十节为一节,王阳明专心解读,弟子陆澄与子莘提出的尖刻问题,前者问“人为何怕夜鬼”,后者问“人为何怕恶鬼、邪鬼”?


王阳明说,看破人心中的鬼,行合于神明,一点不用怕。这句封神的语录,点醒无数梦中人


为什么呢?


回答完弟子的所问之后,王阳明又补了两句经典语录,也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王阳明强调,定是心之本体,是人心的本来面目,而动与静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不同时间里的一种表现!


如何去理解呢?


个人“岚林谷”根据对此语的悟解,纯手工学搓一首七言律诗,以增添文气,蓄意破题,即《心之定境|:


心之本体本然定,动静变化自含情。

心定如磐破虚妄,静中思索见分明。

动时不乱心所向,行止安然意自平。

四者相依互作用,智慧光芒绽心庭。


这“三言两语”,不敢为诗,但是阐述的道理却非常清晰:


心之本体是定的根基,

心定能在静中洞察真相;

心的动并非混乱,

而是有方向的行动;

心的静让内心平和。

四者相互关联,共同作用,

使内心绽放智慧之光。


下面,精读原文,就两句话: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

动静,所遇之时也。


大意就是:

定为心之本体,即天理。

动与静,只是在不同时间下的表现。


个人“岚林谷”反复思考


初心不变,

心的本体是什么?

又是如何不变?

若有变又是怎样的现象?

人到底该如何去应用?


王阳明说:

心体的本然,是安然恒定的,

这是天理使然。

人之所以或激而动,或安而静,

都是因为受到了不同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王阳明之所以有如此觉悟,一切都是因为他读“旧书”所得,如《大学|《中庸|之类的旧书,而非朱熹理学的新解。


这一点,与个人“岚林谷”的想法是一致的,不喜欢读如今的所谓新诗新词,或是小学杂文,或是纪实应用文,或是宣传文案,或是娱乐段子,等等……


因为里面都夹带“私欲”,心念不正,动机不纯,没有读的必要,不如读读国学解闷,不如读读《金刚经|,受持其中任一偈语之意,而讲给他人听,或读《周易|不为人说。


这是为什么?


正如《大学|开篇所言:“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求大学问的根本目的。


而真正的核心内容是: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意是:

知道要止于至善,然后才能志有定向;

志有定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动;

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

安于目前的处境,然后才能虑事精详;

虑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天下万事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有终结和开始。能够明了万事万物本末始终的道理,皆接近于明了大学之道了。


这个“止”就是求大学问的目的,是学为圣贤的目的,在“明明德,在亲民”的基础上,“忠于民而信于神”!


其中“知,止,定,静,安,虑,得”,可是曾子提出的七个俢证的境界。历经艰辛的修行,所能证得的结果。


这里的“知”,代表智慧的作用,即思维。打个比方说,思维如风,心如水,风停了,水就止了。思维停止了,心地止了,于是就有定境。


为何止后而有定呢?止如观照,自己起观自己,观者和被观者一体时,就定了。这就是佛家的“止观法门”。


所谓“定后必有静”,如同诸葛亮所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定”的深浅,在于空间的大小,空间小,为小定;空间大,为大定。空间越大,时间越小。空间大到无穷时,时间观念就消失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定。空间大,所以能“宁静致远”。


所谓“心静后有身安”。这也是个因果关系。心静之后,念头很轻,以至于无,无便身安。


所谓“虑后之得为得道”。据《庄子·外篇·天运|记载,孔子见老子,汇报学习六经的体会,被老子批评。孔子于是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子汇报学习成果说:“我终于懂了,先要了解自然之道,再通晓人道,不然的话,我自己都不能教化,又怎么能教化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老子为孔子印证说:“孔丘得道了!”


静到得,也可以用《易经|来解读。世界没有永恒的动,也没有永恒的静,都是相对的。


这个道理在易经的“恒卦”里。恒卦处于64卦的32位,在正中间。就像银河系的中心,四个悬臂无论如何变,中心不变。这就是所谓“恒者静也”。但是恒卦是上雷下风,在雷风相博的运动中,产生的静止,故静止是相对的。


总结以上内,都是从现象上讲,

如果讲本质,宇宙有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


通过现象看本质,宇宙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本体。


无论宇宙如何运动,但能运行能动作的那个本能,永远都没有变过,那就是


道就是《大学|中七个境界的最后一个:得到了才是“”!


人们常说,“人心比天高”。这是对的,因为王阳明讲,心外无物,当然包括天,包括日月系,太阳系和银河系,包括宇宙间万事万物。


由此可见,心体的本然,也就是天理使然的安然恒定,它是每个人天然就有的,只不过受到外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逐渐失去了这个本然。


也可以证悟,佛家“守空”,老子“守中”的道理


儒家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指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


所谓“亲民”,如季梁说,“忠于民而信于神”,去修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古人以身喻国,其中百官万民,就是身体的百节器官与组织,这些道理可从读《黄帝内经|而知。


所谓“止于至善”。儒学的目标所在“止”,称之“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的目的是“善护念”。道家是超凡入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都应如此。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王阳明讲“人在事上磨,事在心上磨”,“顺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只有“去人欲,存天理”才行。


前面,王阳明刚讲过,人为什么会怕“夜鬼”“恶鬼”和“邪鬼”。


对于身处世间的人而言,要去除外在的障蔽,才能回到心之本体,才能让天理充满心体,进而如明镜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洞察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解决摆在面前的问题。


再追朔到上上节,王阳明讨论过“为学”工夫。对于初学者而言,常常“心猿意马,拴缚不定”,所思所想又无非人欲。这种情况下,讲什么都难以入心入脑。最好的办法便是教他静坐,用静坐的方式“息思虑”,减少、安定思虑。


思虑安定后,初学者进入到第二阶段,又容易沉溺于第一阶段不肯主动向前。就佛家弟子而言,就是贪恋清净、悬空静守。就一般学者而言,则是满足于形式上的清静。


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他省察克治,下省察克治的功夫。将心体之中的积弊,先前养就的“好名”“好货”“好色”等私欲逐个追究,搜寻出来、连根拔起。


此时的省察克制,如同捕鼠的猫一般,竖起耳朵、抖起精神,无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好名”“好货”“好似”等私欲才有一念萌动,便果断扑将上去,斩钉截铁,绝不姑息,绝不放他生路。一直省察克治到“无私可克”。


这又一次,回顾了王阳明讲的“为学功”与正心念,莫怕鬼的道理。


王阳明的办法很简单,却也很难。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人欲去到“无私可克”,也就是天理充满之时。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动和静,不值得学者贪恋、耽留,因为他们不过是因为遭遇到了不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已。最重要的是回到心体的本然,天理使然的安然恒定。


以此澄澈、清明的纯然心体,去关照万事万物。自然如明镜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这是为人最是难得,也是人心本来的面目。


人心不可变,就这么一句话,不知雷到多少人!


2024.5.2日晨

全文2949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四一):人心的本来面目发布于2024-05-05 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