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黄帝内经#道德经#智慧






五眼看世界,心空如天空无穷大


——再读《金刚经|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今天年廿七,继续学《金刚经|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感悟到,五眼看世界,心空如天空一样,无穷大


所谓“一体同观”,是昭明太子萧统起的章节名,是其对本品的一种高度理解,基于道家“天人合一”的观点,这一说法已相当于佛讲的“法眼”高度。


老子的观点是“守中”,把人置于宇宙中,仼凭万事万物的演变,而以静应变,目的与万事万物相适应,而自然高度融合为一体。这种高度融合,又称“无为”。


佛学讲“守空”,无心生相,宇宙就在心中。佛称无我相,又称“无我”。


所以,王阳明说“心则天理”。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段话讲不争,可参照《易经|的临卦,实为“林卦”来理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就是自然。


你看牛不牛?


下面,直接学习原文,共243个字。



个人“岚林谷”根据现代通读版,结合当下语言的风格,对原文反复细读,觉得任何一种解读,都难以表达出佛经的原义。与其强词解读,不如不解读,唯有独立去思考。


佛在这一品中,告诉须菩提一个重点,就是“过去了的心念已过去了,现在的又过去了,未来的还未来,也不可得”。


从文字表面上看,佛通过讲“开五眼”,分别从五个维度看待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与我,而搞准自己的定位,结果发现都是在“空”中,无从说起,也无以比对。


所谓“一体同观”,指的就是明心见性,前面所说的了无所得,并不代表它是“空”,《金刚经|中所谓的“空”就是放下的意思,事情过去了就是“空”。


所以这一品强调了修行人应该要把握好“空”的用意,不要被这个“空”所迷惑,真正的佛法并不是这个所谓的“空”,“空”只是佛陀的一种方便说法而已。这里没有讲佛字,而讲“如来”。


所谓“如来”这个名辞,代表形而上学的道体,一切众生同于诸佛菩萨心性之体,就是生命的根源。


佛说“五眼”,目的在哪里?


佛的目的是想借助“五眼”,告诉须菩提该如何认清佛的本质与最高境界,从而提高思维认识!


佛讲,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其实“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眼合一,就是佛眼。正如“降龙十八拳”描述的一样,前十七式合起来,就是第十八式。


下面,个人“岚林谷”根据有关佛书上的记载,归纳一下“五眼”的概念与内涵。但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


所谓“肉眼”,跟心是连带一起的,所以很多的经典,心与眼同论,在讲到心的道理时,先提到眼。眼睛是心的一个开关,所以心与眼关系非常密切。道教的《阴符经|就说:“眼者心之机”,眼是心的开关,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关系。譬如孟子讲到观察人,特别要观察眼睛。 


所谓“天眼”,普通人几乎没有。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质世界,譬如说看到鬼魂,看到天神,甚至于看到其他的世界。现在人讲的千里眼,是根据道家的传说而翻译的。天眼能够看到欲界系统里面的东西,包括太阳、月亮,其他星球等的人事;也可以看到银河系统外面的东西,这是属于真正的天眼。


所谓“慧眼”,慧眼也离不开肉眼,也是通过父母所生的肉眼而起作用的。佛讲慧眼是智眼,是戒、定、慧的功力显现;因为修定而生慧。这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慧变成了力量,成了慧力,才有这个智眼。


所谓“法眼”,能够真正认识自性空、空性的体,就是法眼。法眼观一切众生平等,非空非有。光落在空,还是小乘果的一边,要能够真正观空里的妙有才行。在凡夫的境界来说,是性空缘起;在悟道智慧境界里来说,是真空起妙有,这是法眼的道理,是平等而观。


所谓“佛眼”,佛眼不只是平等,而是观一切众生只有慈悲,只有慈爱。慈悲是两个观念组合起来的佛学名辞,慈是父性,代表男性的爱,至善的爱;悲代表了母性至善的爱,慈悲是父母所共性的仁德。是至善,无条件,平等,所以叫大慈大悲。佛眼看来,一切众生皆值得怜悯,所以要布施众生,救众生,这也就是佛眼的慈悲平等。


通过以上对“五眼”概念的理解,个人“岚林谷”认为


肉眼,就是一个人眼见为实,坚持已见。

天眼,就是人所见以后有所思、有所悟,能看懂“天的垂象”。

慧眼,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不被假像所迷惑,而明白事物真实发展的模样。

法眼,就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对万事万物发展作出一种周全的判断。

佛眼,就是认识事物与发展的全过程,做到“无我”的境界,如梦幻泡影。


看过《黄帝内经|的知道,古人无扫描设备,却能描述出“十二正脉”和“奇经八脉”这样复杂多变的络脉图,尤其是通过“五行学说”可以解梦。


读过《易经|的可知,易也可以解梦,可以推演术数。


读过《易传|的可知,“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这都是开什么眼呢?值得思考!


佛讲慈悲,道讲阴阳,易讲日月,这都是一致的。尤其是易理与术数,与佛讲的三十三重天一样,万事万物在变、不变、交易变幻中,没有静止,所以一切即定的说法,都是不成立的,所有的法都是假设与推演,悟是推演,证悟是实践。


以下是一体同观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应的经典解读,值得每一个修身学佛的人去深入思考。


我见一体。事物有多面性,如盲人摸象,片面的理解是不能够概括全部的。凡夫之人,不垢不净,肉体多相似灵魂却大不同,随着人类的进步必然追求形而上的精神,但也终离不开形而下的物质,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对完美不断的向往。    


人见一体。

花未遇我时仅只是花,

但遇我时则有了新的升华。

世界是凡人眼中的世界,

世界也是凡人的心境。

通达者能置身事外,当知事物起伏总有终始,不可能一味不变。

一体同观,是以我为视角,对世界进行重塑和沉淀,换个角度可能就会柳暗花明

人心是伟大的,因为它可以生出种种色,内心的圆满即可成就大作为,所以要尊重每一个同体的生命。    


众生见一体。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在人生的道路上当见贤思齐,学人所长补己之短,从内心感知自身的不足,见鞭影而疾驰。人的悟性有高低,因其天资不同,后天多修炼去除杂质,也能感悟一些高尚的、智慧的道理。


萧统讲一体同观,意思要求人要化身须弥山,我身长大即须弥山。孙悟空没有悟通其中的道理,所以才会被压在须弥山下五百年,当领悟我心即灵台,又何必万里求法呢?众生皆可爱,众生即我,我亦众生。一切善法,都是佛法。


寿者见一体。一时,是此一时,亦是彼一时,时空也许只是一场虚妄,所以长与短、近与远,并不能改变人的本心。不贪著于寿者,是一种智慧,当知生命于浩瀚宇宙总是短暂的过往。但是一滴水、一朵花、一粒微尘都有其使命,何况万劫难遭遇的人身呢?


既能乐在其中,也能慷慨赴义,时光于智者来说永远不会无聊,不执着于一时的得失,才能真正的获得。


个人岚林谷认为,开“五眼”,破“寿者相”,就是突破时间轴看历史与未来,突破“三维观”,而认识世界!


所以伟人讲了一句话:“我们看历史,就会看到前程。”看历史有多久,可知前程有多远!!!


牛逼不牛逼?听听《历史的天空|,一定会有所悟!


2024.2.6日晨(年廿七)

全文3235字

为什么要再次精读《金刚经|?

花未遇我时仅只是花,但遇我时则有了新的升华。

逆向思维,遵道前往,

历经万事皆如梦幻泡影,

光明在眼前,人生拐角便是柳暗花明。

世界处处是风景!?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五眼看世界,心空如天空无穷大发布于2024-05-05 2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