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王阳明语录(九):



在格物上下功夫




清明前夕,随笔一首自由诗,表达内心的诚意,静心思源,感恩福迪,望父己成佛。


春风吹暖油菜喧,龙潭田垄人流连。

青山沐霭岚烟盛,南子浴霞喜似仙。

清明逢春人多思,学为圣贤告祖先。

龙恩好比阳耒水,渊远流长在眼前。


之所以有如此感慨,正是因为读到《传习录|这一节,特别感怀。


王阳明说:“见父自然知孝”。如今,望父己成佛,个人“岚林谷”以最大的诚意,正心书写一场仪式感,寄托对父亲和祖先们的追思。?


上一节讲,端正内心无邪念,就是格物。


今日,学王阳明《传习录|第八节,用心的动力,在格物上下功夫。


下面学习原文,就一段文字,如下:


又曰: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

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

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

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

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承接着前面一节,针对徐爱所问的问题,王阳明继续解释,并用颠覆式的观点,把朱熹的“格物之训”的“格物”,拓展到心学领域,发挥出了格物的精一极致作用。


王阳明讲:“去其心中不正确的东西,以成全心中正确的东西”,这就是“以正心去邪念”,与佛学“善护念”异曲同工。


就这么一句话,道理简单易懂,王阳明为“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和困知勉行”,找到了一种心法,扫清了“学为圣贤”路上的主要障碍。


王阳明讲:“知是心之本体”。的本然属性,就好像说“听是耳之本体,视是眼之本体”一样。因为知是心之本体,所以心自然会知。


何为“自然会知”?就是不虑而知。孟子说:“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就是王阳明“致良知”的出处,来自孟子学说。


知的是什么?的是。阳明说:“知是理之灵处”。意思是说,知是对理的灵知灵觉。


就是,也就是伦理。伦理,不单指人与人之间的人伦之理,还泛指人的行为应遵守的法则。


王阳明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些语录中的道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来自底层人们的生活,而非“统治阶级”的生活圈,上层建筑为“政”、为“权”而争,说白了是“人欲”之争。这是与朱子理学所阐述的略为不同。


王阳明讲的“见父知孝”之理,“见兄知悌”之理,“见孺子入井知恻隐”之理。其中“孝悌”是人伦之理,“恻隐”就是一般的行为法则。


这些法则,并非其独创的,而是出自孟子。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意思说,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是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孟子之所完成了孔子未能完成的愿望,原因就在这里,从心上求,从心之本体的上求,求得良知


这些良知就如同:饥了知吃,渴了知饮,上班知按时,工作知努力,经商知诚信,开车知谨慎,红灯知等待,堵车知耐心,等等,这些都是良知的作用。所以王阳明说:“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这条语录是徐爱所记录的,此时王阳明还没有悟出“良知”,但从这条语录可以看出,良知这一思想王阳明早就有了,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


王阳明五十岁悟得“良知”,此时徐爱已去世多年。王阳明在《又祭徐曰仁文|中说:“良知之说兮闻不闻?”悟得良知,对王阳明来说,他非常兴奋,又是多么想让徐爱知道他的良知之说!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


知是意之体,良知之发,就是意。个人“岚林谷”一直认为“意念天量,足可惊世”,如此看来,这是良知的具体体现。


良知所生发的这个意,如果没有私意阻碍,必然落实为行动。通过致知格物之功去除私意私欲,使良知的主意得以落实、流行,这就恢复了心之本体,这就是“胜私复理”。


王阳明的语录,含义自然而现,“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一切令人迷惑的道理,在王阳明的心里是如此通透。


良知的主意得到落实,就是良知“得以充塞流行”,这就是致知致知,就是落实或推行良知的主意,就是依良知而行。


个人“岚林谷”认为,致知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执行力。想要提高这种“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说到底,就是心尖上的功力与功夫。


何为“心的功力”?


王阳明讲:“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也就是说,知是意的本体,是心之所发的产物。


正如当下人讲的:“哀莫大于心死”,只要“心不死”,必然会有所生发,牵动心所生发的便是知。有所见,必有所知,见父知孝,见兄知悌,见孺子入井知恻隐,这些自然而然的事情便是良知。


孟子所谓“人皆有之”的,无外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对于人心而言,都是自然而然的良知,无需向外求。


不同的是,“生知安行”者,无私意障蔽,良知充满,昭昭然有赤子之心。这是“生知安行”者的功力。


至于“学知利行”者、“困知勉行”者,难免受到私意的障蔽,良知虽在,只是不能充满本心而已。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物之性、尽人之性、赞天地之化育的“至诚”,其实就是不为私意所遮蔽的良知。


“至诚”之境,“生知安行”者,可以依凭赤子之心,自然抵达,“学知利行”者和“困知勉行”者,则需要下“格物”的功夫,通过克服私意遮蔽,恢复天理去抵达。


所谓“致良知”的功夫?


个人“岚林谷”认为,无私意在,只需做充满的功夫。“良知”原本就在本心,只需要充满它。


《孟子|:“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意思说,只要能让良知充满,哪怕是极小的善,也可以达到不可胜用的程度。私意似乎又是在所难免的,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七情六欲,稍有不慎,私意便要“上头”。


一个人若要觉出它的存在,便该“格物”上下功夫,去掉心中不正确的东西,以成全心中正确的东西。


如果没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本事,又没有圣贤作为参照坐标,很难觉察出私意的危害,使之由“上头”而“上身”。


这个时候,朱熹的“格物”之训,似乎也能起到作用。王阳明讲“精一”之功,就是专就某一具体问题、某一具体事物,下穷究的功夫,不达目的不罢休,求一个无盲区、盲点,求一个无不知晓的结果。


王阳明的意思是,一个具体问题、一个具体事物参详得透彻了,也是能突破困局、豁然贯通的。这又是别一种“格物”的功夫。说的一点,就是独立思考践行!


反观现实中,真正敢称自己是“生知安行”者的,天下没有几个。对于多数常人而言,还是要下“格物”的功夫的。


用心中的知,抵制私意,焕发正心的能量,人在事上磨,事在心上磨,顺人性办事,逆人性做人,功夫到家了,心镜清明,可映照天地间一切法。


2024.3.30日晨

全文2819字(晨起习文,时间仓促,不校错字)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


上图:为个人“岚林谷”手稿图(部分)?九龙护主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九):在格物上下功夫发布于2024-05-05 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