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八):




端正内心无邪念






上一节讲,诚意是圣门教人用功的第一义,涵盖儒家所讲的内圣功夫!顺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用尽诚意,就是最好的“格物”。

今日学王阳明《传习录|第七节。格物为八条目之首,作为一种为人处事的工具,又涵盖什么重要意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端正内心无邪念,就是格物。

以下精读《传习录|原文,文学不多,就一段话,内容如下: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个人“岚林谷”认为,应扣住“格物”的关键字眼,去寻找王阳明在文中埋下的“心眼”,然后运用这种智慧的工具,去打开“穷理”的“天窗”,使心如“明镜”,在事上越磨越“亮”,更清晰映照万事万物的规律与现象。这就是“正心”“格物”。

古圣人讲的“格物”,作为儒家大学核心思想,在“大学八条目”排第一,又称“首条目”,最早出自曾子的《大学|,后面是“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当下,学习“格物”,就应了解朱子格物思想的不足。宋代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是“二程”三传弟子李侗学生。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二程”的理本论为基础,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及佛、道教思想而形成,与“二程”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这里与王阳明说的“儒释庄老皆为我用,此为道也”是一致的。

朱熹围绕“格物”,展开充分的论述,作为学者入学的门槛,从八条目的内容看,是非常正确的。如此理论,朱熹的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根本问题又是什么呢?

个人“岚林谷”认为,不同之处,是二者目标不一致。

王阳明的志向是“学为圣贤”,非但自己的志向是“学为圣贤”,他甚至认为天下求学问者都该“学为圣贤”。

而朱喜的志向是“平天下”,始终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框架与囚笼,置力于为“统治阶级”服务,其特点是“忠于君”,而不是“忠于民”?

一个“忠于君,统一民,平天下”;

一个“忠于民,致良知,无为而治”

一个是权治,

一个是和治。


二者存在有目标上的差别,所以使用的“工具”不一样,结果自然而然也不一样。

朱熹的“格物”的论述有局限性。他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由此看来,朱熹讲的格物,就是穷究事物之理,努力做到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做到无盲区、盲点,无不知晓。

然而,世界万事万物,非人能穷尽的。佛讲有“五眼”,只有“佛眼”才能穷尽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老子讲“道非道,非常道”,有欲看和无欲看,都不一样。

禅师讲:“我眼本明,因师而瞎”。王阳明学朱熹格物,观察一棵竹子,看了七天七夜,结果格出了大病,却没任何所获。

这说明,二百年前的“朱程理学”,在实践中,还是有很多行不通的地方,存在重大的缺陷,必须改良与纠错!

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个人“岚林谷”读《易学|读了十多年,不知就是不知,也许《易|就是一本“勾起人学习欲望”的书。

个人“岚林谷”认为,学易的最高境界是,知道人与世界万物相应。如老子《道德经|,就是一部简单的易学通俗版,全文5162字。又如《金刚经|,全文5130字,字字在讲人的认识观,思考问题的维度。

当下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用以掌握的知识,去打破自己认知的极限和边界。所以“智慧”是一种执行力,是打破边界的执行力,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不是千年不变的。因为《易|是变的,尤其是其中的“不变”也是一种变。

由此说明,人的认知一定是有边界的,而世界无界,是无穷无尽的,人以有限的生命,是无法穷究与穷尽世界的“物”。

朱熹教人去格天下万事万物,求的又是无盲区、盲点,格到无不知晓。想法很好,现实很骨感。在“无边界”的意识里,智者见智,人云亦云,都是有偏颇的。

如果“死搬硬套”朱喜“格物”的一套,同佛学的思想讲,就是“着相了”,着了“实物相”和“文字相”,一时出不来,受到了思想的束缚。从根本上讲,朱熹的设想是己在实质上否定孔子的“不知为不知”。

但是,也不是说朱熹讲的“格物”,没有不好,或不对,从朱子的文化背景,利益的立场,与倡导的“格物”精神“,还是有价值的,只是层次低了一点。缺少了“实事求是”。

王阳明的观点,与文化背景是以“学为圣贤”为目的,内涵上深厚宽广,正如老子说“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欲”就是“学为圣贤,这个“徼”就人的思维观点是无边界的。

朱熹的“格物致知”后人找到一条“学为圣贤”的路子,如同“路基”。

而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为后人找到了一种“砥砺前行”的方法。

朱熹思想重视路子的实物上,

而王阳明的思想重视在心上,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格物”,主要是匡正人自有的本心,并达到“初心不变”的境界。

人生有追求。


正如季梁讲的“忠于民而信于神”,就不必向外去求,只需去调整和去除自己不正确的东西,比如习惯、方法、意识、想法,以成全心中正确的东西,比如好的习惯、好的方法、积极的意识和正向的想法。这就最智慧的“格物”。

佛说“佛无定法”,最智慧的方法是“善护念”。念由心出,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一派学者认为,人心之中只有二物,一是天理,一是人欲。

人欲多了,天理就少;反之,人欲少了,天理就能彰显出来。因此,“去人欲,存天理”是阳明心学的关键主张。

综观,孔子主张“述而不作”,看朱熹的“格,至也。物,犹事也”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但看王阳明将“格物”的“格”解作“去其心志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却与孟子的“大仁格君子”渊源相通的。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孙子的徒儿孟子,讲大德之人能匡正君心之过错。


五百年前的王阳明,讲去除心中不正确的东西,以成全心中正确的东西,两者之间,可以说圣贤者之间,有心领神会和怦然心动的灵动。


两千多年前,曾子在《大学|中,为学者提供了精进的“八条目”工具,“格物”居八条目之首。

七百多年前,朱熹给“八条目”之首的“格物”,下了个定义,为后世学者面对“困知勉行事”提供了一套初级的学科工具。

五百多年前,王阳明笃定了“学为圣贤”志向,从孟子“大人格君子”之“格”受到启发,将“格物”引向“诚意”“正心”,用来解决天命人生的根本命题。

令人感慨的是,这些两千多年前的“条目工具”,在岁月的磨洗之下,在文化进程中独创出多少力量,又何止这一两种用处呢?

所以,下“精一”功夫,以“格物”为启发点,不断去探索、创造,一定会抵达更高智慧的彼岸!

莅时,所学之术,看似无用,说不定“无用之用便是大用”!


2024.3.29日晨
全文2663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八):端正内心无邪念发布于2024-05-05 2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