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



学王阳明语录(四):



心外无物去人欲



今日学王阳明《传习录|第三节。心即理,心外无物,去人欲,这是化繁为简的出世的法门。简单说,如何将“要你干”,变成“你要干”,仅此而已!


下面,细读原文,共500来字,不解读。因为再怎么解读,也读不出原味来!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上述原文,道理甚深,书读百遍,其含义自然而知。


从上述语录中,可读到徐爱与王阳明的对话,十分真切,接地气。妹夫问大舅哥,这种感觉,至亲至爱,首先在心里头,是致信致诚的,这是一段无障碍的对话。


所有的智者,都如同徐爱一样,在尝试着,弄明白一个一问题:就是如何获得内心的圆满?


一边是有限的生命,一边是无限的“知”;一边是无限的内心欲念,一边是有限的物质世界。如何以有限的生命,去穷究无限的“知”,如何以有限的物质世界,来圆满无限的内心?


原文引用了“儒释道”种文化,正如王阳明所说“儒释庄老皆为我用,此谓道也”。


众所周知,儒家主张,“无以为而为”。


比如说,子路追随孔子出游时,有一次落了单,住在石门。早上守城门的人,问他从哪儿来的,子路告诉他们,自己为追随孔子而来。


守城门的人却风趣地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就是说,那个出了名的明知不可为,还偏偏要坚持做的人吗?


孔子所为,之所以被“贩夫走卒”看作是“无以为”的,是因为人们看不到他“修己安人”的发心。所谓“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在世,是一定要做事的。做事时也一定会有得失。常人计较的得失,是自己的“得少失多”。


孔子讲求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经常做一些,在常人看来,是“得少失多”的事,因为他坚信,唯有如此才是“修己安人”。意思说,通过自己的改变与付出,让天下人得以安。


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后来,孟子干脆把自己舍了,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话虽然说狠了一点,若不这么狠,世人不相信,又怎能出世?这种出世方法,就统天下来说是对的,但有个前提,就是“去人欲”,因为人人“人欲未尽”,所以孔子的“仁政”推行不了,孟子狠一点,才完成了孔子愿望。


而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不为,不是不做事,而是要去掉自以为是的“人为”,回到自然之道上来,来完成出世,进而求得内心的圆满。道家的思想又要在儒家广泛一点,包含了社会底层阶级,显然比孔子的难度高。


而佛家,来得干脆,主张做事就是消业,人人带无边业来,唯有做事能消业。只是,做事时千万不能有心,一旦有心,就是在造新的业。先把各种心空掉,然后老老实实消业,才能求得内心的大解脱、大圆满。这比老子讲的道更难,几乎是不可能成的事!


王阳明深得“儒佛道”三种思维方式,认定各自的长处,但又不符合自己想法。若要想达到人人可“学为圣贤”的理想,还徐继续寻找一种更现实的方法。


于是,沿着二百年前的“二程”与朱熹的方法,在“格物致知”上下功夫,结果被“一株竹子”难住了,格得吐血,一无所获。


于是,王阳明绕过朱子理学,继续向上追溯,通过苦读“旧本”,沿着孟子的学问,寻找孔子的道门,终于丢开朱熹的“性即理”,找到“心即理”这样一个法门。


何为“心即理”?徐爱在《传习录|中,记录自己一口气问了,王阳明三个问题:


一是“止于至善”的理想,只求诸于心,会不会有所偏颇、遗漏?


二是已存的“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这些理,会不会因为“心即理”,被抛弃掉?


三是如果做到“心即理”了,像“事父”之类的事,要不要贯彻执行“冬温、夏凊、晨省、昏定”这样常规的道?


针对这三个问题,王阳明一一作了回应。


第一。“心即理”,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无心成不了事,这句话的意思与佛道是相通的,总的原则没有变。


二、“心即理”,没有在其他外物上求的道理。例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都是凭良心在做,若是在物求,都是势力眼,都是唯物主义,如同一切向钱看!


所以“凭良心做事”,就是求“正心”,心正才是天理。若心术不正,都是内心私欲的蔽障,是无法与外物及他人相应。


王阳明讲的这个“心学”的本质,就是面对自心的现实,“去人欲,存天理”。


如同一个人,总是想如何去发财,都不懂“德要配位”的道理一样。老话讲“没有那个八字命,求都没用”,必须“去人欲,存天理”,要在“忠于民”上表诚意、端正思想,善护念,此心便是接近“天理”的时候,自然而然与天地自然规律不相违背,才能自然得到圆满自在,才能达到道,甚至佛的高度!


第三,“心即理”,是发自内心,讲求外显的“礼”。“心即理”并不是不讲求已经有的“礼”,比如“事父母”所讲求的“冬温、夏凊、晨省、昏定”,还是要认真落实的。


只是落实的方式不同,不是个“礼”这个规矩要“我”落实,而是“我”主动、自觉地去实践,通过内心里“去人欲”的办法,驱动“我”,发自内心,讲求外显的“礼”,这个时候,内心才是自然、舒展的。


个人“岚林谷”认为,王阳明讲的这一点,非常重要,黄石公在他的《素书|中讲过,“道德仁义礼”一体化思想,“礼”是一切明的体现,不可或缺。


王阳明在为徐爱阐述这一道理时,引用了《礼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这句话,可以说是“心学”修炼的口决:内修“心即理”,外行“理即心”,才会内外谐和、自然舒展。


世界是世界的,内心是自己的。


以世界来成全内心,以内心包容和成全世界。一句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这就是心学的伟大之处,不知解读到位没有?我要你读,变成你要读,这就是正心,心学就是学这个?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


2024.3.25日晨

全文2859字,晚睡不耽搁早起,不校稿!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四):心外无物去人欲发布于2024-05-05 21: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