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



学王阳明语录(五):




真诚精一显真功




今日学王阳明《传习录|第四节。真诚精一显真功,若心里没有一点真诚,所有的仪式都是形式。


感悟学问思辩的根本所在,在于内心的真诚精一,否则就是形式。所谓美丽粉饰的形式,最好一点都不要有,浪费时间。而庄严隆重的仪式,一定要有,当人用心了,真理就会在仪式中自然呈现。


下面读原文


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


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试说几件看。”


朝朔曰:“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凊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


先生曰:“若只是温凊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凊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凊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爱于是日又有省。


上述原文,若看不懂,个人“岚林谷”简单解读一下,重点是后面的分析。


原文中的郑朝朔,即郑一初,字朝朔,广东揭阳人。弘治十八年进士,阳明的弟子。先生任吏部主事时,郑朝朔为御史,曾向王阳明问学。


原文中提到“学问思辩”,这句话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大意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问难,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辩别,笃实地履行。


《传习录|此处为何提出“学问思辨”?个人“岚林谷”认为,这是“格物致知”的先决条件。因为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就是为善去恶,那么什么是善恶?就必须懂得“思辩”!


原文中的“毫里千里”,出自《易经|“差之毫厘,缪以千里”缪通谬。


这段原文,让徐爱受益匪浅,在这一天里,就有了很多省悟。终于弄懂了什么是善!


郑朝朔问道王阳明,至善,是不是需要从具体事物上去求得?


王阳明说,至善,只是使自己的心达到纯粹,就是达到天理的境界,这样就可以,不必在具体事物上,去探求。他反过来,要郑朝朔举几个例子看看。


朝朔说:比如说侍奉双亲,怎样才能为他们取暖纳凉,怎样才能侍奉赡养,必须做到位,才是至善。所以,才有学问思辨的功夫。


先生说:“如果只是取暖纳凉、侍奉赡养得宜这些事,一两天就可讲完,用得了什么学问思辨?


只要在帮父母取暖纳凉时,让自己的心思纯粹,都在天理上就可以了。侍奉赡养父母时,让自己的心思纯粹,都在天理上即可。


这一点,才是必须用学问思辨的功夫来求索的,否则不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所以,即便是圣人,仍然要持守“精研专一”的功夫。如果只认为将那些具体礼节做得恰到好处就是至善,那就好比是扮作戏子,将帮父母取暖纳凉等事一一表演得当,也可以叫至善了。


从这一段文字中,徐爱到底省悟到什么?原文讲“爱于是日又有省”。


个人“岚林谷”认为,徐爱学到了能分辨至善的真功夫,明的了怎样做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大意是,求学问,要真诚,真诚到内心纯粹,只有内心纯粹了,心诚则灵!这就是至善的法门!


个人“岚林谷”在读《周易|时,特别记得曾仕强讲过,知易不占,善易不卜。若有人问,不要告诉他,真想知道,要看他有多大的诚意,才告诉他多少东西。否则,会遭殃。因为他没有诚意,就是德不配位。


如今,读到《传习录|这一节,更加坚定了这一说法。一个人,求学,为人,做事,都应如此,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否则都是形式,毫无意义,反而会“害死人”!


子鲤的儿子子思,在《中庸|中,把人求学问,概括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五个关键环节,必须在其下功夫。


从上文中王阳明与追随者郑朝朔的对话看来:常人认为,“学问思辨”是人向事物上求“天理”的方法。


而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天理无须向外,只需向内心去求就好了。向内心求的过程,其实就是“去人欲,存天理”的过程。


因此,“学问思辨”,做事为人,向本心求天理时,抵达“纯乎天理之极”境界,此为“精一”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王阳明提出的“学问思辩”,道理精要贵在“精一”上。他认为,男人欲成大器,能力不是最关键的,必须做好“精一”这两个字!


王阳明与陆九渊同为心学大家,但是王阳明之所以被奉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是因为陆九渊在一定程度上没能贯彻“精一”的宗旨。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非常推崇一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他所强调的就是,对自己内心的把控,不可将一颗心放置在蠢蠢欲动的妄念之中。


王阳明强调,如何做到“精一之功”,就是要专注当下的目标!


所谓“精一”:


就是心若易简,纵然世事纷扰,人心清宁如水,静照世间种种喧嚣;

就是要专注于当下,既不念过往,亦不畏将来;

就是要专注于“志”,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那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就是专注于正念,不被负能量所扰!


若正念充满,纵然杂念纷呈,如江河之水,亦不能侵入。


所以说,“学问思辨”这些“精一”功夫的根本,在“心”,在于正心,在于“去人欲,存天理”。


在原文中,郑朝朔提出,奉事父母时,冬温夏清的程度,如何做到适当?侍奉赡养的做法,如何作到适度?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情境中向事物上求。


而王阳明却指出,郑朝朔讲的这些“温凊之节”“奉养之宜”是“事亲”的枝叶细节,这些枝枝叶叶,一两天便可以讲得明白。完全用不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功夫。


倒是“温凊”“奉养”之心,达到“此心纯乎天理之极”的程度,也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到纯粹的程度,是需要下一些“精一”的功夫的。


个人“岚林谷”认为,孝顺父母不在于物质上的给予,而是在真心敬重与关爱,不在于给两个钱就是孝顺,而是在于一颗赤诚的心。那些钱物的给予与保障,只是一些枝枝叶叶的事,而真诚精一的心,才是大树的根。


王阳明认为,“真诚精一”的心,就是天地,如果用物来衡量,可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反过来讲,倘若丢掉“真心”这个根本,专在“温凊之节”“奉养之宜”这些枝叶细节上下功夫,便是忘了本,忘了根,树若无根,还谈何枝叶?


王阳明又引用《尚书·大禹谟|的话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说,本心不存时,何来真诚,何来真诚的惟精惟一?


为此,王阳明又以“戏子”的例子,来阐述其中的道理。他说,舞台上的戏子,扮演的惟妙惟肖,如同“温凊之节”“奉养之宜”的功夫饰演的十分了得,具体仪节也是得当的,但是他们一定就是事亲的“至善”者吗?未必!


个人“岚林谷”认为,一个人对“温凊之节”“奉养之宜”,研究的再通透,落实的再漂亮,若内心里没有“纯乎天理之极”的孝心在,充其量就是个戏子


古代圣人在这方面都有论述,只不过被人粉饰了。比如曾子在《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底如何抵达“至善”之境呢?


王阳明对此,讲的非常明白,无须向心外求,因为“心即理”。抓住了“去人欲,存天理”这个“正心”的根本,再去下“学问思辨”的精一功夫,“至善”之境自然抵达。


所以说,学问思辨的根本在“正心”,核心是“去人欲,存天理”。


不知这样说明白了没有?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


2024.3.26日晨

全文2866字,闻鸡习文,不校错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五):真诚精一显真功发布于2024-05-05 2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