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讲王阳明的故事⑧:



致良知仕途好事连连




今天,继续学讲王阳明的故事,第八回。


知行合一破困窘,

权阉灭落助飞龙。

新官上任致良知,

仕途腾达喜相逢!


先秦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作为明朝进士王阳明没少读《孟子|,更是受到南宗时期朱熹的影响,先知后行,正如孙中山先生讲“知难行易”一样,这都是与文化背景有关。


朱熹是一个游学家,而王阳明是一位苦难家,如佛所说,一切修行在渡劫难,所以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知”与“行”是同步的。


意思说,在红尘中,只要通过——


诚意净心善护念,

事上磨砺练心境,

修心做事两不误,

出世入世都能行!


提升心性,就能获得良知力量与智慧。


王阳明悟道,悟到自己的心,想清楚了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与时代背景是相反的,可以说王阳明是一位不“正襟危坐宣讲”的人,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主张。


正如《博弈圣经|“智慧”,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王阳明的思想,称为“心学”,其实是“非心学,是名心学”,贵在践行与思想高度统一,在“执行力”中的“行”,关键看如何做,而不是空想。


在上一回讲到,王阳明“看破生活而热爱生活”,躺在石棺中,悟透了生死,悟透了权阉对自已的迫害将是过往云烟。这是一种人生格局。


正如《二泉映月|的主创者阿炳一样,追求生活而热爱生活,生活就像一条河,缘来缘去都随波流走,所有的苦难也样会从自己身边淌过,不必纠结,应放下执念,重新生活。


为此,正德四年,也就是1509年,37岁的王阳明正式到“贵阳书院”当校长,重点讲授他的“心学”。


然而,在面对文化思想不统一的时候,又遇到了困境。“贵阳学院”的教学体制不一样,如同当今的应试教育。而王阳明要传授的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贵阳书院”不同于“龙冈书院”。前者是培育“升官发财的主”,后者是培养“如何真正生活”的人才。先者讲的是“朱子”一套,后者讲的是“心学”一套,出发点不一样。


好在“贵阳书院”的主管者,是一个明智的人,其办学的理念就是培育人才,这给王阳明施教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


当王阳明向“教育厅长”席元山汇报工作时,席元山却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并对他说:“你讲你最想讲的。”


意思说,朱熹讲朱熹的,王阳明讲王阳明的。有了顶头上司的支持,工作好开展,于是王阳明大展身手,放心讲起“知行合一”来。


这一过程中,王阳明又非常聪明,把教学理念变通了一下,并没有把自己的“知行合一”与朱熹的观点对立起来,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修正的工具。王阳明变通的妙法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先通过读圣贤书,把天理学会,然后再去做事。


正如一些优秀的培训教师一样,重视课本,更重视课本外,特别注重学以致用,同步精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王阳明特别制定了四点教学纲要,要求学生:


第一是立志,立下做圣贤的决心;

第二是勤学,这是做圣贤必经的路;

第三是改过,做就会有错,有错就要改;

第四是责善,同学之间要坦诚,劝善要直言。


这也是后来明朝袁了凡所著《了凡四训|的基础。


实际上,这是儒家提倡的一套老方法。就是在仿效典范和反省中获得自我,进而成为圣贤。这里说的圣贤,就是心灵自由、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人。


从王阳明的施教纲要上讲,他的思想是绕过了朱熹,又回到了儒家的根儿上。如果说“知行合一”还只是阳明心学的一个前奏,那真正动人心弦的就是“致良知”。


很快,王阳明的仕途迎来了重大转机,“致良知”也即将在他的政治实践中酝酿出来。


就是王阳明在贵阳书院讲学的时候,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不可一世的权阉刘瑾,因谋反东窗事发,被凌迟处死。这对王阳明与朝野上下来说,大快人心!


这年冬天,即1510年,朝廷的任命书下达贵阳,任命王阳明为江西庐陵县令。


王阳明终于结束了在龙场驿长达三年的流放生涯。走的那一天,驿道两旁站满了前来送行的人,不仅有曾经一起开荒耕种的苗族土著,还有听他讲授心学的学生,更有当地高官席元山和毛应奎等人。王阳明一步三停留,与众人依依惜别。


三年来,王阳明灰心过,失望过,更纠结挣扎过。


回想起,当初踩着龙场驿遍地的毒瘴荆棘,所有心中的阴霾,彷徨苦闷,都远远地抛在身后。


回想起一个令他悟透生死玄关的地方,他坚定了自己终生的志向,致力于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献给圣人之道、圣人之学。


这一刻,王阳明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这种心情大概也只有李太白能理解,因为他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阳明告别了桃花源和象牙塔,又回到了官场这个大舞台。


龙场悟的道,贵阳讲的学,如今需要王阳明自己去用实践证明,是不是经得住检验呢?


其实王阳明也不知道。


到任后,王阳明大兴调研之风,先从前任辞职入手,走访了衙门所有史仆,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深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很快,王阳明就了解了庐陵这个地方的复杂情。


这里的百姓特别喜欢告状,尤其是投诉和上访数量特别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到几百起。


主要原因是,庐陵的赋税非常高,而且只有短短三年,赋税就翻了两翻。另处庐陵的城市规划问题很大,房屋紧密,经常发生大的火灾。


王阳明通过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也抓住了问题的突破口,尤其是排查出了问题的关键点。


庐陵县的赋税之前并没有这么高,但是自从三年前来了一个朝廷特派员,姓王,赋税就开始蹭蹭的涨了。


王阳明是个明白人,“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掰倒王特派员,于是铺纸拟了一份申请减免庐陵县百姓赋税的公文报了上去,言辞正义凛然,据理力争,而且义无反顾。


一副不怕死的样子,让这个王特派员忌惮三分,同时也害怕王阳明的家世与影响力,所以只有归顺了王阳明的做法。


无可奈何地对吉安府长官说:“我看着庐陵的赋税是有问题,暂时免了吧,等王阳明走了再说。”


这一把火,烧掉了歪风邪气。这是王阳明致良知的胜利,他不像以往的县令一样,一心只向上看,不顾下面百姓的死活。而王阳明完全站在百姓的立场,用自己的正气和手段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守住了自己的良知。


此举一成,当地百姓十分感念王阳明的恩德,告状的问题自然得到改良。


接着,王阳明点燃第二把火,火烧“城市规划的问题”。王阳明趁热打铁,发布告示:出于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庐陵县城内的居民需要举行房屋改建工程。


王阳明下令,全县临街民居退居三尺,以拓宽街道用来做防火带,疏散人口;店铺店屋退进二尺,做防火巷;每户出一钱银子,用来为临巷道的房屋建砖墙,隔离火势。


这一举措,对王阳明来说,绝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为民着想的良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为了推行这一政策,王阳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了城中有名望的人领头做这件事,最终带动了全城,做成了这件事。


策略虽然复杂,但是道理并不复杂。


这个道理是什么呢?


归根到底,王阳明就是用心,作为县令,一心为百姓好,才能得到百姓拥护与支持。


用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来看,这就是“致良知”。用季梁的话是“忠于民而信于神”,用当今的话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庐陵有幸,成为王阳明创建心学后第一块“实验田”。王阳明还未来得及“烧第三把火”,他己经在朝野中火了!


1510年农历十一月,39岁的王阳明接到朝庭命令,回到京城候旨,等待新的任命。


王阳明接下来的仕途,又会迎来怎样的转机呢?


关注个人“岚林谷”,下文一探究竟!


2024.3.1日晨

全文2917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讲王阳明的故事⑧:致良知仕途好事连连发布于2024-05-05 21: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