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讲王阳明的故事⑥



绝地逢生龙场悟道




今天继续学讲王阳明故事第六回。


狱出路绝钱塘江,

死里逃生赴龙场。

石棺悟道心空清,

心外无物一道光。


1505年,明孝宗驾崩,15岁的朱厚照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


明孝宗是明代屈指可数的贤君,而朱厚照则是明朝历史上最为昏庸的皇帝(没有之一,史书一致公认)。 


朱厚照当了皇帝后,常与幼时陪伴自己玩耍的八名宦官,人称“八虎”,非常亲近,几乎对他们言听计从。这八人中,就包括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刘瑾。 


看到朱厚照对大太监刘瑾几乎是言听计从,很多正直的大臣纷纷上书,劝谏皇帝要远离“八虎”。1506年十月,给事中戴铣等上书弹劾刘瑾。


刘瑾知道消息后,说戴铣等人一派胡言,并将他们全部打入大狱。 王阳明当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看到戴铣等正直人士被打入打牢,义愤难平,于是就向皇帝上书一封,题为《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期望能将戴铣等人救出来。


 大意是说,作为言官,上书言事本就是戴铣他们的本职工作,话说得可能重了点,但出发点是好的。皇帝您是圣明的,要广开言路,心胸宽广,放了戴铣等人吧,不要因这件小事而玷污皇帝的圣明。


 整篇文章既没有过激的字词,更没有提到刘瑾一个字,但因为题目中有“去权奸”三个字,这个奏疏还是惹恼了刘瑾。


于是,刘瑾票拟圣旨,将王阳明杖责四十,并打入了大牢。杖责过程中,刘瑾还让亲信亲自监督,所以施刑的人特别认真,王阳明一度晕死过去。


 王阳明“官二代”+“富二代”的出身,使得他从小就不拘一格,不爱受世俗规矩的约束,年轻时的不少诗词都以“狂人”自许。


本来兵部的一个主事,人微言轻不说,上书这事本就超出了自身的工作范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因仗义执言招来大祸,背后自然有宦官专权的因素,但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其性格使然——不畏强权、追求正义、敢作敢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至暗时刻”,王阳明显示出了他超越常人的一面:一不抱怨,二不执拗,该低头时就低头,活着才是王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王阳明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带着满屁股的累累伤痕,在监狱里度过了几个月异常艰难的时光。期间,王阳明写下了《狱中诗十四首|,留世的仅有八首。


从诗文的内容看,王阳明虽对艰苦的环境有所描述,但对因言获罪这件事本身没有抱怨,总体上还是积极乐观的,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狱中的日子,除了疗伤,大部分时间,王阳明都在读书,偶尔也给狱友们讲讲课。如同中国文人在困难时的一贯选择,苦难的时候读《周易|,从哲学的高度去思考和破解面临的困境。


王阳明也不例外,日日捧着《周易|,遨游在哲学的海洋里,忘记了所有烦恼和忧患。 


王阳明在牢中关了五个多月,后经亲友奔走营救,于正德二年(1507年)获释。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即日前往。


贵州龙场,远离北京几千里之外,真正意义上的蛮荒之地。按照正常的逻辑,这样的安排,无异于被判了“死缓”,虽不至于立即死亡,但活着的日子并不比立即死去好多少。 


王阳明乘船沿大运河南下,急匆匆赶路,计划着去贵州前先绕道余姚回家见见家人。然而遭到刘瑾派出的锦衣卫追杀。


王阳明快到老家余姚时,被锦衣卫堵在钱塘江边,想到权阉刘瑾如此赶尽杀绝,想到自己未成的功业和未尽的忠孝,心里百感交集,于是向锦衣卫提出一个临死前的请求——给他写一首诗的时间,他还有些话要说。


不知是出于对王阳明气节的敬重,还是出于对一个将死之人的怜悯,锦衣卫给了他纸笔。王阳明一气呵成,赋绝命诗两首。


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


敢将世道一身担,显被生刑万死甘。

满腹文章宁有用,百年臣子独无惭。


面对死亡,他一身正气担世道,问心无愧尽臣忠。


面对这样的王阳明,锦衣卫们被镇住了,一时竟不忍动手。


王阳明抓住这个机会,又提出了最后的请求:留他一个全尸,让他跳江溺亡。在杀手们犹豫之际,王阳明脱下衣冠鞋帽,将绝命诗裹于其中,交给他们。


然后纵身一跃,跳入江中。后来锦衣卫带着王阳明的“遗物”回京复命了,而王阳明却凭着出色的水性最终九死一生,被一艘商船救起,艰难脱险。


后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余姚老家,告别家人后,便领着两个家仆往贵州龙场驿去了。


正德三年(1508年)春天,王阳明抵达龙场驿。那是一个古树丛棘、蛇虺魍魉遍布的“蛊毒瘴疠”之地。


土著都是与汉人语言不通、习俗相左的少数民族。王阳明一到这个地方,困难就接踵而至,他也正式开启了闯关模式。


物质层面确实是艰苦异常,但还不是让王阳明最难受的。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儒生,在这样一个不毛之地,举目无亲,既无同道,也无圣贤之书,最终他还是陷入了思考生死意义的精神漩涡。


在龙场驿,王阳明获得了难得的清净,他在那种近乎空虚的清净中复盘自己的前半生。三十多年来,他研习军事、探索理学、出入佛道、攻读辞章。


冋想人生尚未真正修得正果,却在求学、科举、仕途上屡屡受挫,他己意识到自己每次倒下都能再次站起,并且会变得更强大。


面对这次龙场驿的考验,后来他总结说:“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王阳明想到死亡会让他宏大的理想破灭,心里就异常难受。


一天,他为自己准备了一副石棺材,问自己:“圣人遇我这处境,将何如?”随后他就坐了进去,决心要悟个透彻。


山洞里浓墨般的黑暗犹如万古长夜,王阳明盘坐于石棺中回看往生。心中一点灵明,就像洞中的小小油灯。


风吹来时,微微颤动,几番将灭又复燃起。他像破釜沉舟的项羽,像背水一战的韩信,像易水高歌的荆轲,将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


这是一种归零的心境,抛除依傍、抛除希冀、抛除遗憾、抛除愧疚,如赤子般真诚,直面自己的心灵。


不知悟了多久,王阳明体内蛰伏的生命能量开始酝酿、翻腾,就像是地下沸腾的熔岩找到了薄弱的地壳,他终于开悟了!


不觉呼跃,从者皆惊!

他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彻底领悟了“心外无物”的道理,虽然当时依然是戴罪之身,却已经走上了“成圣”的道路。


所谓圣人,并不是表面上的道骨仙风,也不是一定要下笔千言著书立传。真正的“圣人”,只是可以做到“不动心”的人。真正领悟到“心外无物”,并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就是圣人。


由此,王阳明开创了一门新的学问,即“阳明心学”,其中的三大关键点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后来,《王阳明年谱|里写道:“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是他对朱子理学探究的终点,也是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从此,对于王阳明来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他已经获得了新生。天地我心,一片光明!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一连串的命运磨砺,既把王阳明推向了命运的绝境,也将他真正送上了“成圣”之途。


在贵州龙场,王阳明以己之力决胜困境,成就自我,为终成一代旷世大儒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回归自己本性,深问自己的内心,这一生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现在所追求的,究竟是想要的?还是想让别人看到的?


关注“岚林谷”公众号,看下文分解!


2024.2.28日晨

全文共2776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讲王阳明的故事⑥:绝地逢生龙场悟道发布于2024-05-05 2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