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二二):




明镜之明照真知

?



用足够的真诚,来一场隆重而庄严的仪式感,读“明阳心学”,如同穿越历史千年,过了一把瘾!突破三维空间,看世界,世界在心中,真好!


下面,以今天的学习内容为纲要,以《明镜之明|为题,学写一首自由诗文,用以增强文气。


心如明镜万物空,随感而应灵光通。

良知指引行无惑,知行合一学孟孔。

世事纷杂皆可照,应变无穷自从容。

洞彻玄机悟真理,超凡脱俗阳明中。


这首诗以明镜比喻内心,表达了个人对王阳明“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思想的感悟。强调了通过致良知,实现知行合一,从而能够应对各种变化而不穷尽。


诗中描绘了在良知的指引下,人们能够从容地面对世事纷杂,洞察玄机,领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可以在文后留言!


今日学王阳明《传习录|第二十一节。了解圣人是如何做到应变无穷,从而达到料事如神的境界!


下面先读原文: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


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


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功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通过初读原文,感觉有必要翻译一下:


陆澄问王阳明:“圣人能应变无穷,莫非事先研究谋划过?”


王阳明先生说:“圣人哪有精力顾及到这么多?


圣人的心犹如明镜,由于这个明,使它感而必应,无物不照。过去所照物影已不复存在,未照的不可能预先具备。


若如后人所说的那样,圣人对什么都事先研究过了,这与圣人的学说大相背离了。


周公旦制礼作乐惠及天下,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尧舜不全部做了,而非要等到周公呢?


孔子修订《六经|教育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周公不先做了,而非要等到孔子呢?


可见,所谓圣人的光辉事业,只是碰到特定的历史条件,才有的。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


学者研究时事变化,与镜子照物的道理是相同的,但学者须有一个“明”的功夫。对于学者来说,不怕不能穷究事物的变化,只怕己心不够清明。


这一段原文,王阳明主要讲,事在心上磨,把心磨成镜子一样,可照万物的现象,从而分析出其道理。原文非常经典,一定要多读几遍!


王阳明以《论语|为例,阐述明镜之明的道理,如果能从《论语|中读到圣人之高明的话,就可以证明,此人已经达到用心“学为圣贤”的境界。


从陆澄的提问方式来看,他己绝对进入到了“先学后教”的境地,只是为了教学,才假设这个问题。


陆澄马王阳明这种对话的方式,是借鉴了佛学文化,就是“是法,非法,是名法”的意思。


王阳明以明镜之“明”,讲述“随感而应,无物不照”的道理,回应陆澄所问题,帮助其解惑。一看,王阳明绝对是一个教“真东西”的好导师,比现代某些研究生导师,强一百倍还有余!


读过《学记|的人知道,其中有句名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意思是说,靠死记硬背一些零碎的知识,是成为不了一位优秀的老师的。优秀的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并可以随时解答学生所提出的疑惑。学生如果没有提出问题,最后诱导他从某一方面开始研究;告知以后,还是理解不了,就不要继续往下说了。


这说明,为“人师”是要人“继其志”的,传承的是文化精神。“圣人之学”经无数儒生广为流传,为什么历史长河中真正可以称得上圣贤的屈指可数呢?其根本原因,便在于“经师”比比皆是,“人师”寥寥无几。


学问本身,是为着解决问题而存在的,不解决任何问题的学问,不会存续下去,那只是假大空。


王阳明讲“上古之治”缺乏典籍依据,无以恢复,“春秋以下之治”,多是功利之心,不值得推崇,唯有“三王之治”本之于道,且有据可凭,值得恢复与提倡。


文中,王阳明以孔子为例,讲孔子穷其一生以“天之木铎”的姿态,“克己复礼”,删《六经|,规划厘定中华文化流向,解决时代问题的学问,得以流传,所以成为圣贤。


这样的故事,不断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如,尧、舜得上古之道,潜移默化,终于成就文化宗脉的可勘源头。


又如,周公集这些源头活水之大成,制礼作乐,以文天下,使民族脱离茹毛饮血的蛮荒。


还有,孔子在礼崩乐坏之时,以实际行动,克服天下由来已久的“重虚文而轻实行”之弊病,删《六经|,厘定民族文化的源头与走向。


综观历史,孔子以下孟子,孟子以下王阳明,存圣贤之志,后世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等等,有圣贤之名者,无不如此。


从尧舜、周公、孔子、孟子等,这些圣贤的杀伐决断中,去剖析其解决时代命题的学问,难道都是预先准备好的?王阳明提出这样史诗般的反问,意味深长。


王阳明认为,若都是准备好的,不知要准备多少东西,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恐怕连超级计算机,也无法推演出一套,可以解决一切时代问题的学问。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却提出了,明镜之“明”的哲学观点,讲“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一语就捅破了天机!


这与《河南程氏遗书|的“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都是一样的意思。


学问之道,不是“记问之学”的累计,“记问之学”的累积只会压垮活人。说来说去,不过是王阳明讲的“存天理,去人欲”,此心充满天理之时,自然如明镜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至于成“圣贤”,又与成龙成凤没什么区别。只需尽自己的人事,“存天理,去人欲”,何妨安自己的天命。


怕就怕有物来照时,“我”心没有明镜之“明”,难以照见问题的机理、困局,哪里会有真正的圣贤,如同怀揣一身功夫的莽夫一般,盼着天下有事好“驰骋”一番似的。


圣贤之心,净如明镜,纤尘不染。常盼天下无事,好自逍遥。倘天下有事,能“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个人“岚林谷”,读到这里,非常感慨,读佛书也是如此,读《庄子|更是如此,读《黄帝内经|的上古智慧就是这样,人与万物相应,相生变化。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但是孔子“述而不作”。他不创造学问,只是学问的搬运工。如有偏运的莽夫来求教,他没有具体心解决法子。


孔子只是帮他理清思路,权衡两种极端下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最后由他在自己的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一句话,至关重要!智慧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如“相由心生”一样,学霸不可复制,作业不可抄袭,唯有用心去照。


照见自己的心迹,就如圣人一般行事而已。


2024.4.12日晨

全文2699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二二):明镜之明照真知发布于2024-05-05 21:11:13